Prayer and Reflection 1-4 2020

30/4/20

我的救主

當你的信仰被親友嘲笑,你會怎麼做呢?你會找辦法繼續信仰主,還是會放棄呢?今天,斐理伯告訴我們,一定要繼續加深信仰,但更重要的是,要跟著聖神的帶領走。太多教友只是在靠自己努力經營信仰,但我們要牢記,住在我們內的天主聖神是我們的導師和最好的朋友。今日聖言的背景並不是初期教會一帆風順的時期。他們正面臨第一次的大迫害。然而,聖神仍然在帶領,吸引更多的人走到主耶穌那裡去。值得注意,也值得學習的是,斐理伯是一位很聽聖神的話的人。換句話說,他跟聖神很熟。我們也被召培養這樣的關係。每一位聖言的祈禱者,若是堅持每天讓聖言填滿身心靈,那遲早我們也會熟悉聖神,且認出祂的指示。聖神喜歡的是我們深入祈禱聖言,不僅是唸讀經而已。不只是腦子裡懂,而是從心靈「認識」聖言所描述的主耶穌。就如聖神催迫斐理伯趕上坐在車上的厄提約丕雅的太監,要他解釋那段聖經,聖神也常鼓勵我們越來越深入祈禱聖言,也把聖言傳給他人。聖言就像橋樑一樣,把人和天主聖三連結起來,使人成為天主的朋友、成為祂的愛子和愛女,也成為祂的使徒。這是多大的祝福啊!讓我們渴望祈禱聖言,「讓基督的話充分地存在你們內」,也積極地把這美好的福音傳給身邊的人。

29/4/20

到祂那裡去

能信仰耶穌真是我們的福氣,因為祂先把自己賜予我們作為「禮物」,而且每天都是新鮮的禮物:「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裏來的,永不會饑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在信仰的路途上,我們需要學習「到耶穌那裡去」,這也是祂今日三次邀請我們。無論是身體到耶穌面前,還是在忙碌中舉心向上,我們都要先克服一個最大的阻礙,那就是「自己」。很多時候,人懶得想太多,也不喜歡做太多的努力,喜歡事半功倍。所以,很多人面臨每天的挑戰和避開衝突,都會有自動性或習慣性的模式來反應。例如:跟婆婆,我就用這樣的心態;跟太太,我就這樣對待她;跟孩子,我習慣這樣跟他互動。然而,最真實的真理就是我們每天都在改變,沒有一時,我們不是在改變的。所以,若是一直用習慣性的反應來對待彼此,一定會產生不少的痛苦和摩擦。主耶穌給我們的邀請:「到我這裏來」也可以用在他人身上,我們要在心思上從自己的老模式「到對方那裡去」;這意味著跨出自己,才能到對方那裡,發現對方其實跟昨天有點不一樣。復活的主耶穌透過住在我們內的聖神在每人身上,引領我們每一天更有復活的樣子。我們都是正在復活過程中的人,正在被聖神轉變,正在活著天主的生命,信仰的生命。讓我們保持對彼此的開放,對主聖神能力的開放,見證祂正在讓一切煥然一新。

28/4/20

舉目向天

今天,聖言給我們指出兩個很熱愛天主的人,一位是斯德望,另外一位是掃祿。兩位都很愛主,一個是用聖神啟發他的方式愛主,另外一個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愛主,導致他在過程中不停傷害他人,越是信主、為主服務,越是心硬、不願悔改。其實,我們每一個人裡面都有一位斯德望和一位掃祿。我們都渴望愛主,渴望活出真正的自己,但很多時候,就是缺乏像斯德望與主那樣的親密關係。這樣的連結讓斯德望在極大的痛苦中也能注目向天,看見耶穌在天上為他加油,教導他寬恕。我們多少人在痛中還能舉目向天呢?主耶穌祈禱時,就是舉目向天,而且告訴我們說:「這些事開始發生時,你們應當挺起身來,抬起你們的頭,因為你們的救援近了。」斯德望牢記耶穌的話,在痛苦找出了足夠的信德,為抬起頭來舉目向天祈禱。掃祿呢?他的雙眼直視著身邊的經師們、司祭們。他們雖都是愛慕天主法律的熱忱者,但終究是人。人心的狡猾和軟弱,常讓人受到誘惑、被欺騙。他們其實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渴望的是掌控天主和天主的事。掃祿最後被耶穌的光弄瞎了眼,表示他真正的狀態是瞎子,因為他只看見人的事。讓我們學會舉目向天,不只是看見人的事,而把人的事也舉手獻給主,渴望聽主的指引。

27/4/20

工作的價值

耶穌說:「你們不要為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對要上班的人、要擔心生計的人、要為家庭未雨綢繆的人而言,要怎麼活出這句聖言呢?明顯的,我們不能從字面上了解耶穌的話。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導說:「人應該靠工作來賺取他每天的食糧……提高他與別人……的文化和倫理的水平」,也說:「工作為人是好事──為人類是好事──因為藉著工作,人……使自然界適合他自己的需要,他也達成人性的完美……他更成為人」。若是如此,什麼樣的工作或心態會讓人失去人性呢?或許,這正是耶穌所抱怨的:「你們尋找我,並不是因為看到了神跡,而是因為吃餅吃飽了。」我們工作多時只是為了「吃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滿足無底的貪慾,也因此不斷的要求他人。也許,今天我們該反省,你的工作—無論是在上班的工作,還是在家的服務,這些工作是為了誰,是為了什麼呢?如果只為了要賺錢而已,那就會容易對工作感到厭煩,你所服務的人也會感受到你只不過是把他們當成是工具看待而已。但如果有福氣意識到自己是透過工作而在造福人群,連外送食物的服務也有造福社會的價值。你看到你雙手辛苦所創出的價值嗎?無論別人的回饋,只要你在天主面前,與創造者一起創新社會,連炒一盤菜也有它無價的美德,你也會變得更有人性。

26/4/20

請祢留下

你曾經因為不理解經文而感到挫折嗎?只是看看經文,但耶穌的話並沒有存在你的心中?對於多年的教友來說,耶穌的話我們可能早以習以為常,但耶穌的話不是簡單看過去就可以了解的,我們需要花時間祈禱,藉由祂的話去認識祂、了解祂的心,然後更愛慕祂。今天福音中那兩位在路上行走的門徒因為耶穌的死亡而感到哀傷絕望,這是因為他們不理解經文,不了解耶穌的死亡代表什麼。也因為沒有真正認識耶穌及祂的使命。當耶穌靠近門徒、跟他們行走時,他們的眼睛認不出祂、耳朵也聽不出是祂的聲音。也難怪耶穌嘆息,說他們是「無知」的人,心是「這般遲鈍」。然而,耶穌在說這話時,心中是帶著憐愛的。祂知道門徒的有限,因此祂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花許多時間解釋關於祂的話。而那兩位門徒,雖然沒有很了解,他們的心卻是「火熱」的。也因為這個心對心的關係,當耶穌假裝往前行時,門徒們趕緊將這位熟悉的陌生人強留下來,因為他們渴望更了解耶穌,也真心關懷著這位「朋友」晚上沒有地方落腳。這份心對心的關係是耶穌所喜愛的,也因此在擘餅中,耶穌顯現給他們。你可能有發現,那兩位厄瑪烏門徒中,其中一位沒有名字,那一位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讓我們意識到我們認識祂的渴望,並主動叫住祂:「耶穌,天晚了,同我們一起住下吧。

25/4/20

走出自己

有時候,人被困在難受的經驗中,並不是因為當下發生的事情,而是因為過去不好的經驗帶出的反應,因此走不出自己。如果願意觀察自己的反應,你會因為自我認識,而不陷入慣性的反應模式;這樣,你不但會幫助自己走出自己設立的監獄,也會改善與他人的來往。「走出自己」這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良藥。今天,教會慶祝聖史馬爾谷。有機會一鼓作氣唸完這部福音的人,就會發現,這部福音的特色就是「走出去」。馬爾谷描述耶穌時,沒有紀錄祂的童年,而是立刻寫到成人的耶穌。馬爾谷福音把耶穌的事跡都安排在一天之內:祂能宣講福音、召喚門徒、給人驅魔、治好無數的病人,還有時間和體力祈禱。馬爾谷也很喜歡用希臘字 euthys,中文翻成「立刻」來拼起一個連一個的行動。馬爾谷福音可說是一部很有行動性的福音。華人也有這特色;我們喜歡精神飽滿、一刻不停、積極不倦地做事。讓我們善用天主賜予的天性,來為祂積極地「走出自己」,回應今日的邀請,「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漏。讓我們的忙碌相似耶穌的積極,即便還是會被自己的難過捆綁著,讓我們靠著耶穌的能力走出自己,為無私的愛而忙碌不已──忙於愛人,也忙於祈禱,求主愛我們。

24/2/20

和主在一起

耶穌能為我們每一個人行奇蹟,你相信嗎?但祂需要我們完全配合祂。聽到這裡,你會不會感覺到壓力呢?講到要配合耶穌,那我們應該是很會做事、很有能力的人才,對嗎?一定要很愛天主、沒有私利、心地純潔,對嗎?耶穌揀選門徒們時,祂已完全認識每一個人,也知道每一個人的心意。那麼,耶穌要求的是什麼呢?首先是要「跟祂在一起」,然後「被派出去宣講」(谷三14)。這裡沒有提到人的能力,只講到耶穌就是要他們跟祂在一起,做祂做的事。主耶穌看人,實在是和我們所顧慮的很不一樣。所以,一個基督徒只在自己評估心靈有多純潔,判斷他人的善行和能力有多少,那恐怕遺漏了跟隨主的重點。難怪在今日的教會,不多人能見證主的奇蹟和供應。無論我們像斐理伯一樣,只注意自己實際要付出的量有多少,或像安德肋,只看到自己和他人的不足。然而,只要我們常跟主在一起,並且勇於跟祂對話,那事情就好解決。其實,基督徒該害怕的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沒有把事事帶到耶穌那裡去,詢問祂也聽聽祂的觀點。換句話說,沒有跟耶穌溝通和來往的基督徒,還算是基督徒嗎?讓我們從最小到最大的事都找主耶穌來聊,你會發現,祂真的會帶領我們,今天就行五餅二魚的奇蹟。

23/4/20

自由為了聆聽

你如何面對歧見呢?你會堅持自己的立場?還是試著說服對方,還是為了減少對立而順著大家的意見?還是願意聽一聽天主意見呢?價值觀和認知的不同、經驗的差異等,加上個人的自我保護和情緒波動等因素,都會讓人難以捉摸要如何面對衝突。但很清楚的是,若堅持某一種方式讓你失去內心的自由,那一定要換個更好的模式。今天,宗徒們面對想要殺害他們的猶太人,說:「聽天主的命應勝過聽人的命。」你敢這樣說嗎?或許我們都希望可以這樣勇敢,但問題是,要怎樣聽天主的吩咐呢?我們需要先被釋放才能聽到天主的話。宗徒們為何能這麼自由自在呢?首先要注意的是,他們渴望把主的話活出來,用主的愛去治癒受苦的人。可見,第一步是渴望走出自己,真心地祝福他人,因為「自我」是高度安全制度的監獄。渴望自己從自己的手中被解放出來──從情緒中、從難過的記憶中、從偏見中被解放出來。走出自己,是每天要毫不倦怠地走出一小步,雖然路途很長,但重要的是,要對自己耐心,學會讓痛苦的自己有點支持。聖神必會在這一切時刻用心工作;祂是第一位想要解救你的。有一天,你會不知不覺地發現,你竟已站在監獄門外,懂得聽天主的話,也勇於向他人分享祂具有生命力的話語。

22/4/20

有關生命的話

人生在世有三大挑戰:一是痛苦;二是罪惡;三是死亡。我們忌諱談它們,好像避免談論就會沒事。人不願意面對,多半是因為不懂、害怕、也沒有實際解決的辦法。然而,對我們基督徒而言,我們既不怕談痛苦、也不怕面對罪惡和死亡,不是因為自己厲害,而是主已為我們開了通往生命的大門,就如天使為宗徒們開了監獄的門一樣,並且告訴我們:「你們去……把一切有關生命的話,講給百姓聽。」在今日社會的氣氛裡,我們是否在散發「有關生命的話」呢?很多人認為要活著,就是要成為「有用」的人,相對來說,沒有用的人就是一個負擔,不應該享有同樣的資源。其實,這就是在推動一些「死亡」議題,例如:安樂死、自主自殺、墮胎等的核心思想。我們或許不會贊同這樣的作法,但是否也會以「有用」、「沒用」來評估自己、他人和天主呢?主耶穌的復活強烈提醒我們,人不是以「有用」、「沒用」來定義,而是你、我和他從起初已被天父深愛;祂要我們存在,只因為我們是祂的,只因為我們被愛,而且是活著到永遠。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被愛的我們,不需要再逃避痛苦、罪惡、死亡,這些廢石頭,反而把面對它的時候所體會的無用感,讓自己更勇敢、更誠實、更領悟到自己是白白的被愛。

21/4/20

先問一問主

假設,你在處理一件困難的事。雖然你心中已有想法,但仍然去請教更有能力的人,為了驗證那想法。當那人的回答和你的想法不同,你會無法接受對方的建議嗎?福音中,尼苛德摩也如此質疑耶穌的話:「這事怎樣能成就呢?」我們習慣用人的意識與經驗去判斷,掌控讓自己有安全感,眼見為憑,這有可能成為信仰上的大阻礙。尼苛德摩問耶穌:「人已年老,怎樣能重生呢?」,耶穌回答:「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天主的國……風隨意向那裡吹,你聽到風的響聲,卻不知道風從那裡來,往那裡去:凡由聖神而生的就是這樣。」要順服天主的旨意必須學會交託,在思、言、行為上不固著於人的習性,任由聖神帶領。這並不容易辨別。在競爭激烈、講求效率的社會中,我們無法那麼隨性,放棄自己認為是安全的作法,去投靠一個陌生的模式。這會顯示自己缺乏能力、没有價值。當若你願意在行動或做決定前先祈禱,和天主聊聊所面對的狀況,請求聖神引導,讓所行所言越來越出於無私純淨的愛,把結果放在天主手中,不以人的標準去判斷優劣成敗。這樣,我們才能學習品味永生天國的幸福喜悅。耶穌渴望我們「在他內得永生」,但人必須用心去聆聽,花點時間咀嚼聖言,活出聖言,讓聖言的力量大於其他擾亂心房的聲音。

20/4/20

由聖神生的

復活期就是聖神的時期。你認識聖神嗎?祂就是我們的好朋友;沒有祂,人一無所能。其實,沒有聖神,我們連做十字聖號也不行,更何況深入且活出聖言。這些都是聖神恩賜給我們的禮物。在福音裡,有一位名叫尼苛德摩的猶太人的首領,類似於神父的等級,在夜裡找耶穌。看到黑夜來到了,你會做什麼呢?開燈,對嗎?尼苛德摩在夜裡找耶穌,意思就是,他意識到雖對經文都很熟,但仍活在黑夜裡,渴望耶穌—世界的光—為他照亮生命。尼苛德摩渴望成長,渴望轉變生命。所以,耶穌給他指出最好成長的方式,就是要「由上而生」,讓聖神重新生他。以往,尼苛德摩都靠著自己的能力做好人,但人的努力只能帶他走那麼遠而已。其餘的都是要讓聖神帶領他。每天在聖言祈禱的,對你說話的,就是聖神。你有在用心去聽祂,開放讓祂帶領嗎?用頭腦了解和用心去聽是兩回事。學會聖言祈禱、學會聽聖神,需要我們先像尼苛德摩一樣,承認自己的無能,意識到自己像在黑夜裡摸索燈光的開關。雖然一開始會覺得很無助,很不實際,但繼續信賴,繼續開放自己。每看聖言時,持有更夫待旦的心,期待主聖神的來臨,期待自己被祂重生,期待大地煥然一新的那一天。期待聖神在我們身上的工作,因為祂不會讓人失望。

19/4/20

歡喜受試煉

「為此,你們要歡躍,雖然如今你們暫時還該在各種試探中受苦,這是為使你們的信德,得以精煉。」這話會不會太不近人情?沒有人喜歡接近痛苦,遭遇痛苦時也竭盡所能想要擺脫,甚至苦於無法逃脫而陷入憂鬱沮喪,怎能歡躍呢? 然而,你和復活的主有多親近?你相信祂是活生生的主嗎?有一個事實是,因著主耶穌的死而復活,我們被更新、重生了,我們的新生命因為有耶穌而充滿希望。這希望指向天主早就為我們預備好的靈魂的救恩。而這救恩的獲得必須靠信德,以信德的眼光,看見主耶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足跡,順境時祂在,逆境時祂也在。祂用祂經歷死亡的痛苦而復活的真實生命來告訴我們,逆境可以重生,可以淬鍊出更豐富的生命,而且祂會陪著我們一起走。人逢順境時,會以為靠自己就夠了,不會想到要找耶穌。但在逆境痛苦,無能為力時,才會謙卑的尋求耶穌,才有機會貼近耶穌的愛,在耶穌寬容與温柔的指引下,接納自己的軟弱和限度,超越舊我的框架,心更柔軟、有彈性,才能夠以開放的心聆聽天主的聲音,打開生命的可能性與視野,接受天主所賜予的恩寵。就像聖畢奧神父所說的:「耶穌不斷告訴我『不要害怕,我會讓你受苦,但我也會給你力量。』『我希望你的靈魂得到淨化,並從每日隱藏的苦難通過試煉。』」「為此,你們要歡躍!」

18/4/20

再學習相信

活到你這個年齡,你是否得承認,你的心變得越來越硬,難以信任別人,難以相信幸福會發生在你身上?現在只要沒有什麼不好的事發生就謝天謝地了?與家人相處其實不用什麼事都說;以前很捨不得的朋友現在成了面目模糊的陌生人;愛錯了人,疼痛讓你學會保留;進入婚姻,發現人畢竟是孤島,沒有人能替你填補心中的空虛和恐懼。成人的世界是否讓我們不再全心投入了呢?保留自己,因為要保護自己?今天的人就像福音中,耶穌三次去拜訪的門徒們一樣。他們雖然跟了耶穌三年之久,但心中仍然有所保留,不敢太相信,因為害怕受傷。婦女們去找他們、團體的弟兄去給他們報告「耶穌,正如祂所說的,已復活了!」但他們不願意相信。相信別人的話有多難呢?真心相信的代價又是什麼呢?相信死亡比相信生命還更容易嗎?最近的疫情會讓你和我透徹心房,看看自己深信的到底是什麼。感謝耶穌,對這些門徒們,對我們不離不棄;我們心硬、冷漠,祂仍然不僅一次、兩次、三次,而且是天天來找門徒們,希望刺激他們走出死人的恐懼和害怕,走出自己理智曾未經驗過的。最後,耶穌還信任他們,委託他們成為福音的傳遞人;不容易信任的人對不信的人說福音,這是最有效的方法。讓我們也善用自己的缺點,為主見證。

17/4/20

認出祢

你是否有過奔波忙碌許久、卻毫無所獲的經驗?你當時的感覺如何?在今天的福音中,門徒們花了一整夜的力氣捕魚,但卻一隻魚也沒有捕到,想必他們又餓、又累、又氣餒。而耶穌一大早就站在岸邊等待著他們,但門徒們卻沒有認出祂來。這些門徒其實就是我們,總是想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很多事情,但是當我們無力完成時,我們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也認不出那已經在我們身旁的耶穌。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反思復活的基督是否真正活在我們的生命中,還是祂只活在彌撒或讀經班中。而耶穌想必心疼祂的門徒一夜毫無所獲,祂可能心中也在想,祂復活後已經顯現給門徒們兩次,他們卻還是不知道祂的復活代表什麼。但耶穌有無比的愛和耐心,像父親一樣對他們說:「孩子們,你們有魚吃嗎?」今天耶穌其實也在對我們每一位說:「孩子們,你們有魚吃嗎?你們即使知道我是誰,還是用自己的力量捕魚嗎?」我們的確就像門徒一樣,即使已經長大了,還是像小孩子一樣任性,想靠自己的力量捕魚,完全忘記了那一位愛我們的耶穌在岸邊凝視著我們,等待著我們認出祂來,等待著我們呼求祂的名。因此,讓我們學習不是只有在豐收時才認出耶穌,而是在生命中大大小小的事上都意識到祂用愛注視著我們。讓我們成為福音中那位耶穌愛的門徒,認出祂,並向身邊的人說:「是主!」

16/4/20

無力的力量

今天,復活的主耶穌問我們每一個人:「你們為什麼恐懼?」人怕的不是鬼魂,而是貪生怕死。最近的疫情讓人看到比死亡還要可怕的是,看到人的無能為力,看到自己無法掌控生與死,而這讓人很痛苦、很焦慮。不管是疫情也好,還是讓人長期頭痛的人際關係,其實,人很多時候是無能為力的。在福音中,門徒們也感受到自己的無力感,但復活的耶穌卻仁慈地去尋找他們,如同牧羊人去找迷失的羊群一樣。祂安撫他們,也請他們看看祂受傷的手腳。為什麼呢?貪生怕死的人會逃避任何的痛苦,但復活的耶穌是帶著傷痕活著的。我們的信仰並不會讓人解脫苦架,而是用主的力量去背負人生的苦和痛。我們都是傷痕累累的基督徒,但我們仍然是活著,而且是在主的愛內永遠活著。復活的耶穌告訴我們,我們不必要逃離痛苦,但要學習與令人不滿的人事物共存,與自己的無能為力共存,學會接納自己的不足,也學會包容自己的無力。社會教導我們,當我們沒有辦法改變某件事或某個人的時候,要用力,更用力去改變他。但耶穌卻教導我們先要去接受他。耶穌接受了自己的苦架,接納了自己的無能為力和死亡。這樣,祂才能復活。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們越要改變,我們更不能改變什麼;我們越會接納,會交托,我們越能真正轉變,而且是越活在主的真實生命中。

15/4/20

祈禱中對話

很多時候,我們一旦碰到不如意的事,就會開始抱怨,或向身邊的人或到網上社群媒體發洩不滿的情緒。同樣,福音中兩位門徒面對耶穌受難的事,滿懷沮喪,一路彼此抱怨,在眼前只有阻擋他們幸福的一道牆︰他們原指望耶穌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但如今,祂不但被釘死,連遺體也不見了,因此他們的希望全毀滅了。當他們陷在抱怨中時,連走在身旁的主耶穌他們也認不出來。遇到陷在抱怨的漩渦的人,你會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協助他們呢?可幸的是,耶穌並沒有指責他們,反而細心聆聽他們,讓他們把不滿都說出來。在耶穌身上,我們看到聆聽高手的作風。他沒有馬上糾正或給予答案,卻在陪伴中,讓對方澄清自己的感受。也許,他明白,門徒們難過的心,只有在被足夠的同理後,才能接受新的資訊、新的真理。試問,在聆聽別人時,你是否給予對方百分的聆聽?福音中,耶穌做完聆聽的工作,也開始為門徒解釋全部經書論及祂的話,也慢慢把祂的真理啟示給他們。這就是祈禱,是兩方的溝通:有我們表達和發洩的空間,相信耶穌很願意聆聽;也有安靜聆聽的時間,讓耶穌對我們說出祂的真理。如果我們常常練習這樣的祈禱,我們就會像福音中的門徒一樣,漸漸的被改變,漸漸讓我們沮喪的心情又開始火熱起來。

14/4/20

引導渴望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瑪利亞.瑪達肋納迫切的想要找到耶穌。她的尋找反映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存在的一個特徵,就是渴望和尋求。我們每一個人都想要被愛、想找到幸福、渴望過個美好的生活、渴望好好去愛一個人,等。無論你是否有意識到,我們都會嘗試用各種方法去滿足這些渴望。換句話說,其實我們每天所做的一切,其背後都有某種渴望在推動著。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靠近瑪利亞並問她:「妳找誰?」今天祂也同樣問我們同樣的問題:「妳找什麼?」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渴望,並澄清我們該如何實現或滿足它。這問題可以是我們祈禱的內容,在祈禱中和天主真誠的對話,請祂來幫助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渴望,並讓祂引導我們的方法。福音中,瑪利亞.瑪達肋納因為找不到耶穌而倍感焦急、絕望。很多時候,我們渴望卻沒找到會讓我們充滿焦慮,因為我們不停的想要更多東西。但你是否能體悟,人心無法被物質滿足的道理。只有當我們能在生活中見到耶穌並與祂建立親密友情時,我們的心才會平安。就如瑪利亞一樣。只有當耶穌叫出她的名字時,她才找到平安,因為她遇到了自己尋求的愛,一個無條件愛她,也可以幫助她了解人生的耶穌。

13/4/20

平安

「願妳們平安!」「不要害怕!」這是耶穌復活後重複向門徒們說的話。聽到復活的消息,婦女們雖喜樂,但因這是她們首次見識復活,它對她們接下來的生活,基督團體的影響又是什麼,她們其實是毫無地方著手的。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耶穌親自迎上來安撫她們。「不要害怕!」是因為她們很多事還不明白,卻因為耶穌活著,會一步一步的引導她們。當你遇到困惑、遇到不熟悉的環境時,你是否尋找耶穌,或更好說,在祈禱、讀經中讓耶穌找到你,讓祂的話給你平安,也指引你的下一步呢?還是,你會像福音中司祭長和長老一樣,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當看守的兵士把所發生的事全告訴了司祭長時,他們同樣聽到耶穌復活的消息,但是這個消息給他們帶來的不是平安,而是恐懼。也許是罪惡感作怪,也許是權威和利益完全蒙蔽了他們的心,也許是擔心復活的消息散播出去會影響到他們的信用、權勢,他們選擇依靠自己的智慧,設法控制未來的趨向。你可以想像,當他們越是想用謊言塑造自己的平安時,真正的平安越是離他們更遠了嗎?就如很多時候,當我們犯錯,想用謊言遮蓋自己的過失時,我們的心終究得不著平安的。今天耶穌歡迎每個人到祂面前得到平安,即便我們曾經走錯路,也不要再繼續遠離祂了。

12/4/20

渴望耶穌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了復活的耶穌和三個最親密的朋友相遇。我們還看到他們每個人的信仰經歷都不相同。瑪利亞.瑪達肋納極其渴望遇到活著的耶穌,因此沒有任何事能阻止她尋找耶穌。許多時候,我們在信仰的道路上也需要這樣的渴望,不要只滿足於遵從誡命、參與彌撒、或對祂略微認識。因為,若我們積極尋求、祈求、等待祂時,祂必賜給我們和祂相遇的經驗,讓我們感受到祂的愛。有時候,天主會透過簡單卻真實的小小記號碰觸我們,就如福音中瑪利亞來到墳墓,看到的知識挪開的墓門。但是,這小小記號卻足夠讓她心中燃起小希望,飛奔去報告伯多祿和若望。有時,當我們心灰意冷,感覺遠離天主,對祂沒有渴望時,也不知道如何尋找天主時,我們周圍的某些人的信仰見證能再次點燃我們的信仰,使我們重新又渴望或好奇心去更了解天主,並與祂有更深的互動。伯多祿和若望就因為這樣,急忙跑到墳墓看看瑪利亞.瑪達肋納所告知他們的。留意,當他們到達時,他們各自有不同的經歷,看到來自天主不同記號。原來,每個人信仰的經驗和與天主的相遇時獨特而個別化的。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對天主來說都是特別的。今天,我們同樣可以和復活的耶穌有獨特的相遇,但前提是,我們必須渴望祂,積極尋求祂。

11/4/20

復活的希望

1980年代流行了一首歌《明天會更好》,歌詞有句說:抬頭尋找天空的翅膀,候鳥出現牠的影跡,帶來遠處的飢荒無情的戰火依然存在的消息。三十多年過去,今天的世界仍存留飢荒和戰爭的消息,再加上天災、病毒、貧窮、邪惡……這讓很多人懷疑:善良及和平難道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嗎?還是到最後,黑暗和抑鬱將奪走人們的喜悅?不是的!在基督裡,這肯定不是最終的結局。在復活前夕的福音中,天使兩次向婦女們宣布復活的訊息:「妳們尋找被釘死的耶穌。衪不在這裏,因為衪已經照衪所說的復活了」,「衪已經由死者中復活了」,就是要強調基督已戰勝死亡,是真的復活,不是假的。因基督復活了,我們是有希望的!我們可以希望罪惡被赦免、祈禱被應允、錯過的機會再次重來、破裂的關係得到修復、身體的疾病痊癒、受傷的心靈得到醫治、教會被復興、社會能太平。這一切不是因為死亡不存在,而是因為基督已經通過死亡,並戰勝了它。因此,死亡不再勝過生命、黑暗不能勝過光明、仇恨無法壓抑愛的力量、善良必定感化邪惡。身為基督徒,我們像福音中婦女們一樣,被耶穌派遣去像世界宣揚這個希望的訊息,用我們的見證、喜樂、選擇、和希望影響這個世界。

10/4/20

十字架的犧牲

耶穌受難日對你有什麼意義?和你有什麼關係?試問,你最後一次留步在十字架前,注視著十字架上的耶穌是什麼時候?你是否意識到,耶穌之所以掛在十字架上,是和你有直接的關係?還是,你對十字架的記號已經習以為常,不再對耶穌愛的犧牲有所感觸了。今天,不要再做個忘恩負義的基督徒了。讓我們抽點時間,在十字架下陪伴耶穌。痛苦的耶穌需要渴望並需要我們的陪伴。讓我們細讀今天的讀經,細細和祂對話。「祂沒有俊美,也沒有華麗,可使我們瞻仰;祂沒有儀容,可使我們戀慕。」全能的天主子,祢被殘酷的釘在十字架上,受盡了苦,是為了誰呢?是為了我嗎?「祂所背負的,是我們的疾苦;擔負的,是我們的疼痛。」耶穌,祢是天主,原可以逃脫痛苦,為什麼卻不這麼做?祢不願享用祢的特權,卻接納無助的痛苦,難道是為了選擇和我們一樣。「祂被刺透,是因了我們的悖逆;祂被打傷,是因了我們的罪惡。」耶穌,多時我妄用祢給我的自由,選擇驕傲、貪婪勝過謙卑去愛和給予。「因祂受了創傷,我們便得了痊癒。」耶穌,對不起,我的心硬不斷打擊祢已經受傷的身體。但,即便我還沒悔改,祢已經無怨無悔的承擔了我罪的後果。主我當不起祢如此愛我,但我真的需要祢這樣愛我,也不願再繼續傷害祢了。

9/4/20 

以愛去扶持

「若我為主子,為師傅的,給你們洗腳,你們也該彼此洗腳;我給你們立了榜樣,叫你們也照我給你們所做的去做。」耶穌是師傅,是團體中的領袖,卻在受難前夕,放下身段,以一個僕人的姿勢,一個一個的為門徒們洗腳。這樣的畫面在現實社會中很難看見。一般,在社會工作,我們不會期待高階的主管做低階的工作,又何況是清潔工作呢?而且,很多時候,人們努力工作,期待升遷,為的是不必再作卑微的雜物,而要做「重要」且「風光」的事。但是,今天耶穌卻要讓門徒們看到,當大家都想自我提升、在別人的眼中有威望時,真正偉大的人,是那些高居上位,卻能彎腰服務他人的。耶穌知道自己馬上要離開門徒了,為他們留下最好的禮物,就是祂愛的榜樣。師傅以僕人的姿態服侍門徒,這樣強烈的對比讓門徒們意識到,服務是愛的選擇,而不是弱勢的後果。這是基督團體的標記。一個團體能夠在社會上成為基督的見證,需要的不是聰明、有才幹、有野心的人,而是願意愛、願意付出的人。試反省,當我們還在憧憬並追求著成功閃耀的生活時,在背後默默為我們付出的是誰呢?是我們的父母、伴侶、兒女、員工嗎?你是否有珍惜他們的付出,為之感恩呢?今天,耶穌是否也要請你放下身段,以愛去扶持他人呢?

8/4/20

不經意的出賣

「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什麼?」猶達斯為了三十塊錢,把耶穌出賣了。三十塊錢並不多。有人說,猶達斯並不是想要那些錢,而是因為他想要一個勝利的默西亞。出賣耶穌只是想逼迫耶穌發揮神能,拯救自己和以色列。試反省,你平時是否也有意或無心的把耶穌給出賣了呢?你為了什麼出賣耶穌呢?想一想,有多少個主日天早上,我們為了賴床、為了補眠,選擇不參加彌撒,也不把兒女帶到教堂接受信仰栽培?難道耶穌只值你兩個小時的睡眠嗎?想一想,有多少時候,當非教友的同事、同學正批評基督信仰,談論教會的醜聞時,為了面子,我們把十字架、玫瑰念珠收起,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基督徒?難道耶穌和教會內也有的好,不值得你去維護嗎?幾時我們為了求得好成績、機緣、求平安,也跟著他人去廟裡拜拜,心想,反正好事不嫌少?甚至,一些在教會內從事侍奉工作的人,也常注重成就和效率過於耶穌,爲了有多半個小時的電腦時間,把與耶穌相處的祈禱時間賣了。今天,我們可以像福音中的猶達斯,開口問耶穌:出賣你的人是我嗎?勇於面對耶穌並承認自己出賣祂的地方,能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多麼需要祂的憐憫,鼓勵。讓我們對祂的愛在一次又一次真誠的對話中加深,使我們更有意識的選擇用愛回應祂。

7/4/20

一對一回應

耶穌的最後晚餐的場面、不是單純的浪漫、溫暖的,而是被各種懸念、猜疑、不解、假設等籠罩。可見他們的團體正面臨一個危機。這樣的場面,不時也在各團體、各組織、各家庭上演。當它發生時,你的反應會像福音中的哪一個角色呢?也許你像愛徒一樣,斜倚在你最喜愛的朋友身邊,對你來說忠實最重要,即便你清楚一切?也許你像伯多祿,講義氣卻不願明顯透露自己的柔和的一面,選擇請別人去關懷耶穌。或是你像其他的門徒,有一百個疑問卻怕冒險、怕衝突而選擇沉默,讓不對的假設導致誤會越發加深,錯過挽救的機會?或是,你像猶達斯,雖和耶穌同席,但卻感覺是邊緣人,心已不和大夥兒在一起了?無論你今天發現自己和哪一個角色有共鳴,讓我們意識到,在危機中,耶穌仍然在。無論是誰,祂都願意親自回應。祂對愛徒的疑問做出回應,即便只是一個暗示。讓我們向耶穌祈求恩寵以能聽懂祂的回應。耶穌看清猶達斯心,並讓猶達斯看到他是自由的。讓我們在危機時,也意識到自己不是被動的受害者。當我們有自由選擇轉向天主或離開祂時,你會怎麼選擇呢?對於伯多祿的自誇,耶穌沒有諷刺。在危機中,耶穌可以引導我們去認識自己、認識祂。讓我們不要害怕自己的錯誤和軟弱,且要相信祂的愛。

6/4/20

珍惜耶穌

耶穌對你來說是誰呢?祂對你來說重要嗎?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可以看到耶穌把每個人當成朋友,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真心對待祂。有些人為祂擺設宴席,瑪爾大為祂服務,拉匝祿花時間和祂在一起,而那位在耶穌膝旁聆聽祂的瑪利亞,這一次用極珍貴的純「拿爾多」香液敷抹了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但耶穌的門徒猶達斯,看到這一幕,只在乎那瓶被浪費掉的香液,並不在乎耶穌或是路上的窮人。可見,每個人接近耶穌的動機都不同。雖然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雖然並沒有戳破他們的動機,仍舊接受他們、愛他們,但是我們也能感受到,耶穌好希望有真正從心底在乎祂的朋友。祂需要和瑪利亞那樣願意用最珍貴、最純潔的愛去愛祂的朋友在一起,因為即便最強的人也需要有懂的珍惜祂的人。瑪利亞把她最珍貴的香液和最大的愛奉獻給她的朋友,因為她懂耶穌的需要。那我們呢?我們是否把耶穌當成我們珍貴的朋友呢?還是把祂的愛視為理所當然?現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都因為COVID-19疫情而取消主日彌撒、堂區活動、避靜等等,我們可能才驚覺到能夠參與彌撒,在聖體聖事中領受基督的身體是多麼幸福的。讓我們不要白白的獲得,而要學習瑪利亞,好好珍惜耶穌,用最大的愛讓我們心靈的屋子充滿香氣。

5/4/20

安靜的力量

你對安靜熟悉嗎?你最後一次享受完全安靜的時段是什麼時候?還是安靜對你來說就是不舒服、沒有效率,所以你把每一刻醒來的時間裝滿音樂、資訊、八卦新聞、甚至是自言自語?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的安靜對照了總督、司祭長和長老的喧嘩。雖然耶穌是被審判的,看似弱勢,但祂的安靜卻顯出祂的沉穩、平安。相反的,總督、司祭長和長老雖然看似有主導權的人,但他們的不安靜顯露他們的慌張、操縱。相較之下,耶穌的安靜是比較吸引人的,不是嗎?也許,只有心裡正直的人才能享受安靜。這安靜不是冷漠和沒有氣息的,而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安靜。在靈修方面,安靜讓人能在毫無干擾和噪音的環境下,鍛煉聆聽天主,使天主能夠復興靈魂。在一個噪音污染的世界中,很多時候我們連自己的心聲都難聽到,更何況要聆聽天主呢?但,有意識的選擇安靜能讓我們從必須說話或聽取話語或音樂的衝動解放出來,在心中挪出空間讓天主想對我們說的話語能夠迴盪。安靜也能鍛煉我們的感官。當我們不急於回應或反彈時,我們可以退一步觀察周圍在發生的事,更深的體悟天主的作為。也許,耶穌的安靜就是一個觀察、一個體悟、一個聆聽天父以及一個交託,讓祂有力量和動力面對眼前的困難。你渴望品嚐安靜的力量嗎?

4/4/20

以祈禱面對

今天我們看到猶太人的領袖聚集一塊,討論如何面對耶穌給他們帶來的「麻煩」。他們活在羅馬帝國管制下,原本自由和權力就被受限,但是至少安安分分的,他們還能享有宗教及管理權。但是,耶穌到來開始激發人們嚮往更豐富的生活時,領袖們擔心連這樣微薄的權利也受到威脅,因此,耶穌成為他們的眼中釘。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他們決議用最省麻煩的方式解決問題:「叫一個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滅亡:這為你們多麼有利。」很清楚的,這樣做並不正義。我們不妨自問,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我們又會做出什麼類似的舉動呢?比如說:當你因被夾在高層權勢和大眾期盼間而感到壓力時,你是否巴結高層,犧牲大眾呢?也許我們也可以想想,面對團體內理念不同、意見不一的成員,怎麼樣對待他才是正義的呢?在福音中,我們可以向耶穌學習。當大家都轉向死亡、黑暗時,耶穌沒有堅持自己的權利、沒有用暴力直接對抗,卻暫時退到荒野的地方去。聖經中荒野的地方常是耶穌去祈禱,和天主相遇的地方。我想,很多時候,生活中的答案並不明確,但耶穌總會回到祈禱,去聆聽天父的心,接受天父的愛和力量,並接受聖神的帶領,分辨祂接下來該如何做。當你被煩惱和困難圍繞時,你是否記得先到曠野尋找天主呢?

3/4/20

認錯與改進

忠言逆耳,你是不是也一樣,只喜歡耶穌對自己好,喜歡聽耶穌愛的道理,喜歡耶穌在生活中美好的安排。但卻不喜歡聽祂的真理。難道我們忘了耶穌不是來討好人類,而是真正的愛嗎?真正的愛,除了肯定、欣賞、仁慈以外,也包括在人走錯路時,斥責、糾正及懲戒他們,為的是不要讓他們繼續傷害自己和他人,不是嗎?但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這道理,但當我們被別人糾正時,還是會像猶太人一樣氣氛、狡辯、甚至有暴力的回應?難道是我們的驕傲、自尊心太強,不願意別人指出自己的不足嗎?在這個四旬期,讓我們意識到,驕傲和不謙卑常是讓人們錯過悔改和救恩的主要因素。今天我們也可以選擇改變,鍛煉自己在他人給我們的建設性的糾正時,不要馬上有所反彈。相反的,讓我們退一步,反省他人的話是否有其道理,並讓我們嘗試接受他人糾正背後的好意。其實,對耶穌來說,錯誤不是問題,願意解決、改過就好,因為真正的智慧就來自知錯能改,不是嗎?

2/4/20

認識天父

「你們不認識他,我卻認識他。」試反省:你對天主有多認識?你對天主的認識是從哪裡來的?是小時候主日學學到的嗎?那麼,到你目前生命的階段,你是否在自己和天主的關係中繼續下功夫、培養更親密的認識呢?這很重要。想一想,我們和父母的關係豈不是隨著年齡、生命不同階段的際遇而改變的嗎?我們肯定不會永遠以小時候看待父母的方式對待他們,這是不成熟也不足夠的。同樣,雖然天主不改變,但是因為我們的生命在改變,我們和祂的關係理應也要有發展、成熟的過程。如果我們沒有繼續經營和天主間的關係,兒時的信仰必定追不上現實生活的複雜性,我們也容易因此對祂產生懷疑、不解、以及錯誤的想法。但是,天主看不見,我們從哪裡開始認識祂呢?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說過:「光榮我的就是光榮我們的天主。」比起耶穌時代的人,其實我們是佔有優勢的。我們有福音,讓我們認識耶穌——天主聖言降生成人。在福音中,耶穌讓我們看到天父對人類的愛到賜下祂的獨生子走在人間,體驗人類必須體驗的挑戰。透過福音,我們看到耶穌,可以反省、默想祂的思言行為,並意識到天主對我們的邀請。透過福音,我們可以效法祂如何經營和天主的關係,並完全的信賴祂。

1/4/20

自由的道路

猶太人聲稱自己是亞巴郎——信德之父的後代。這對他們來說是個榮耀、是個特權。可惜,把持這份優越感,他們變得驕傲,以為自己已不需要更認識天主和祂的道路,因此拒絕耶穌的真理和他的奇蹟。對於他們的行為,耶穌清楚的說「假如你們是亞巴郎的子女,你們就該作亞巴郎所作的事。」亞巴郎所做的事業就是,懷著小孩對父母般的信心把自己奉獻給天主,把天主當作他的嚮導。他是謙虛的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的限度和缺點。相反的,驕傲的人意識到他們自己的尊嚴和學識,捍衛他們的權利和特權。比起亞巴郎,猶太人已失去亞巴郎對天主的單純相信,更對身邊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抱有強烈的敵意、猜疑。當我們強烈的討厭某人或某件事情時,也許我們也在捍衛著某件事。是得,沒有人喜歡被糾正。但若我們謙虛並擁有良好EQ,當別人批評我們,我們不會馬上爭辯、拒絕。我們可以選擇停頓片刻,反省他人的話中是否也有對的地方?我們也會監視自己的情緒:為什麼我不服氣他人的批評?我到底害怕失去什麼?也許他人的批評也不是全對,但謙卑的人不會因為他人的誤解而大發雷霆,畢竟錯誤的批判沒有奪走我們的尊嚴。如果他人的批評有對,謙卑的人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道歉,顯露出自己最謙虛和真實的一面。

31/3/20

信德的力量

有時候,耶穌的話很難懂,聽了會不舒服。今天的福音就給人這樣的感受。他很清楚地把自己與猶太人分開:「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你們是出於這個世界,我卻不是出於這個世界。」而且三次重複說:「你們必要死在你們的罪惡中。」耶穌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呢?是為了要打壓人嗎?還是要提升人呢?在福音的最後一句說:「當耶穌講這些話時,許多人便信了祂。」信德是需要熬出來的;沒有挑戰,我們的信德只不過是裝飾品而已。勇敢接受挑戰,相信天主造你的時候,早已給你足夠的內在力量克服所有的難題。然而,信德並不會立刻驅走所有的黑暗,而是像一盞明燈,照亮眼前的一步而已。這盞燈雖然小,但足夠於我們走完人生的旅途。而且更妙的是,主耶穌親自走在我們身邊。不要再心硬了,不要允許自己墮落,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每一刻,多點接受耶穌的話,多點活出愛,多點接納自己和他人,即便你心裡還沒有完全順服。積極地求祂說,「主,我不要死在我的罪惡中,那我該怎麼做呢?開放我的心,讓我看見你的美善,讓我行動出祢的愛。」光是想「天主是愛」對人沒有好處,我們要允許愛人的天主教我怎麼去愛他人,付出自己如同耶穌一樣。讓主耶穌愛的犧牲成為我們的動力、目標和耐心。

30/3/20

換位思考

經師和法利賽人要求耶穌判決犯姦淫的婦人,耶穌並沒有否認他們的指控,沒有否決梅瑟的法律,更沒有包庇婦人,為她的罪過辯護。然而,祂卻藉著換位思考,讓在場的眾人重新思索什麼是罪,也讓他們意識到什麼是憐憫。耶穌沒有像經師和法利賽人一樣直著身子,嚴厲控訴婦人,而是彎下身,用指頭在地上寫字。這個彎下身的動作顯示出耶穌並非高高在上的指控者,而是願意低下身去了解並愛那一位犯了罪的婦人。耶穌肯定知道婦人的過錯,但祂也知道婦人的過去和她的心,不像站在外圈的人們,只知道婦人的罪。那我們呢?我們是否也常把別人推到中間,要耶穌制裁我們看不順眼的人?即使是基督徒,我們也常用戒律來審判其他人。如果他們沒有遵守誡命,我們就會批評他們,認為他是不良的教徒。抑或者是自己的家人、配偶、朋友、同事、長官等等,當他們犯錯時,我們可能更想要制裁他們,想得到一種正義,想要看到他們被擊倒,讓他知道他並沒有那麼好。我們卻被邀請用愛來幫去助他,而非是用自認為正義的法律來攻擊他。因此,意識到自己黑暗的一面時,要向耶穌學習,蹲下來,用不同的高度看事情。我們這份嘗試會讓耶穌開心,祂在我們犯錯時,也會慈愛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平安地去吧!」

29/3/20

脫胎換骨

四旬期的第五主日邀請我們正視「死亡」,正視人生的脆弱。近期的肺炎病毒讓許多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重新面對自己的死亡。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被許多虛假的保障迷惑。我們認為自己可以買保單,生命就有保障,認為只要有錢,一切都不成問題。現代社會不會教我們如何面對死亡,只會教人吃喝玩樂。你願意想像自己死亡的那一刻嗎?願意想像自己像福音中拉匝祿一樣,病死了、被安葬了,而耶穌卻還沒來。但祂來的那一刻,會站在墳墓外,大聲喊說:「某某某!出來吧!」這是我們的盼望!連在死亡中,我們也不會是孤獨一人。在每天的祈禱聖言中,我們學會聽祂的聲音,在死亡中,也能從死亡的睡夢裡回應祂的召喚。因此,無論是活著,還是死了,我們都離不開天主的具有生命力的聖言。先前所計較的、所執著的、所放不下的,都會在死亡來臨之時便得毫無意義。所以,正如聖方濟說,死亡是我們的姊妹,因為它幫助人看穿很多事情,幫助我們活在真理中,活得更踏實、更有勇氣,教導我們真正的保障就是寄託在愛我們的主耶穌手裡。就如祂為了所愛的拉匝祿冒著生命的危險,去拯救他,耶穌也已為了我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承諾祂會來叫醒我們,帶領我們進入到祂光明的國度。

28/3/20

有想法

一百人有一百零一種意見。在福音中,大家都在問「耶穌是誰?祂從哪裡來?」各有自己的見解。有人說祂是先知,也有人說祂是默西亞,甚至是差役還因為贊同耶穌而不服從司祭長的命令。連法利賽人當中的一位──尼苛德摩也有為耶穌說話。好多的意見,到底要聽誰的好呢?他們說了那麼多之後,卻不直接找耶穌澄清,而是做了一個很特別的決定,「他們就各自回家去了。」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開會時因為意見不合而沒有結論。大家先回家,但各自私底下繼續討論、批評他人。這樣的溝通方式,當面不說,但在背後就批評或不同意別人,特別是領導者的看法,很容易造成更多的誤會。但這也是一種技巧,不當面說,而在暗中試著改變民意取向。所以,福音的結局,「他們就各自回家去了」,意思是,法利賽人會在暗中說服民眾。你呢?你會這樣溝通嗎?不願意正式討論,而選擇在別處說你的不滿。這不但會破壞團體的溝通和默契,產生負面的影響。不願意找耶穌正面溝通,法利賽人要做的是炒熱民眾對耶穌的反感,用他們的話來指控耶穌。到最後,在比拉多面前,群眾大喊要除掉耶穌。原本站在耶穌那一邊的民眾到最後失去了能力做有理智的選擇,而只好盲目跟著說:「釘祂在十字架上!」

27/3/20

做選擇

世界上有三種人。第一種相信有天主在,第二種不敢做選擇,第三種是惡人。先從第一種談起,他相信無論如何,都會有幸福的結局,信心十足因為有天主為父親。他就是今日聖言說的「義人」。你是義人嗎?不管你的能力如何,不管狀況如何,你每天都會保持一種希望和平安:「天主都知道。」這樣的信心讓你的心很穩,不會因為他人的眼神、言語等而動搖,也不回因為病毒等的威脅讓你失去對天父的信心。耶肋米亞先知說:「凡信賴上主,以上主作依靠的人,是可祝福的;他必像一株栽在水邊的樹木,生根河畔,不怕炎熱的侵襲,枝葉茂盛,不愁旱年,不斷結實。」第二種人不敢選邊站,無論外表有多英勇,內心其實很膽小,他不敢選,所以說:「我不知道!」他不敢太相信天主,也不敢不相信祂。其實,不敢有立場比作惡還辛苦。聖經說,這人就像「海裏的波濤,被風吹動,翻騰不已。」他採取一種「再看看」的態度,有點像今日聖言形容惡人的態度一樣:「看看那些常上教堂的人下場怎樣,如果生活順利,我會多一點相信天主。」我們信賴天父不是因為祂欠我們情,而是因為祂早已賜給我們祂的愛子,這就是無限愛的證明。我們不需要更多的證據,而是更多的交託。

26/3/20

心硬

人往往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行事,於是每日都被自己的憤怒、嫉妒、驕傲所蒙敝、所煩惱,跟着自我封閉,不想再聽天主的聲音。正如今天的褔音中所說:「若翰好比是一盞點着而發亮的燈,你們只是一時高興享受了他的光明。」我們的信仰是否一時高興地信靠天主呢?真是值得我們去反省。
祈禱是我們與天主交往的途徑,但我們每日究竟願意用多少時間去祈禱,去聆聽天主的聲音呢?我們是在祈禱中願意去接受天主的旨意,還是藉祈禱去祈求天主,希望成就自己所想的事情呢?為什麼舊約中的以色列子民要鑄造金牛犢也不信靠天主?就是人往往認為自己就可主宰一切,完全忘記了天主對他們的仁慈。
相反,天主卻永遠彰顯衪的仁慈對待我們,甚至派遣主耶穌基督為我們贖罪,好讓我們誠心悔改。我們試撫心自問,每當我們每遇到困難時,天主不是透過我們身邊的人,或所發生的事,讓我們去醒察、去領悟天主的旨意,遠離罪惡的誘惑嗎?倘若,我們仍不能察覺天主對我們的慈悲,只是我們心硬罷了!

25/3/20

人類模範

預報救主降生的瞻禮,讓我們再一次體會天主救恩的奇妙。無限尊威的天主竟然決意要進入我們軟弱卑微的世界。祂要自作犧牲,為能夠把我們從無法自拔的罪惡中釋放出來。

舊約時代的祭獻其實是理性所能參悟的最高贖罪形式了。新約的光照帶來超越我們理性的真理。基督來到世界上,祂沒有把身外之物當作犧牲,而是奉獻了自己的身體。因為基督是天主,祂的奉獻具有無限的價值。我們都因祂的奉獻而免於永遠喪亡的厄運。祂救贖的工程也需要我們人類的參與。在福音中,我們看到一位配合天主救恩的人類模範 — 瑪利亞。她用自己的身體孕育了基督的肉體。她的未婚夫也將在撫養基督成長的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今天我們重溫預報救主降生的奧蹟。在我們讚歎驚奇的同時,也激發效法瑪利亞和若瑟用生命參與天主救恩工程的好榜樣。讓我們也獻出我們的生命,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切實的傳播福音,將天主的救恩顯示給周圍的人。

24/3/20

配合耶穌

病患三十八年的人,心中到底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抱怨、自責、內疚、憤怒……或許他會開始懷疑天主的存在,即便存在,也未必愛他,而是要懲罰他。耶穌遇見他的時候,他已經陷入自暴自棄的無力感。主耶穌知道,所以沒有叫他多做什麼,而是當下叫他「起來!」隨手撿起他躺臥的那墊子,開始行走。這人也真的這樣做了!主耶穌對我們的憐憫是值得我們深深感恩的。連在今天,祂仍然在我們心深處治癒我們,愛著我們。然而,只有耶穌一個人的付出是不夠成就人完全的得救。聖奧思定說:「天主創造我們,不需要我們,但祂為救贖我們,不願沒有我們」。意思是說,天主為了拯救我們,需要我們的配合。在福音中,雖然耶穌治癒了那癱瘓者,但他卻選擇靠猶太人那一邊站。雖然癱瘓人的身體被治癒了,但他的心神仍然因為三十八年的委屈而傷痕累累。這時候,若是他願意走出一步,求耶穌治癒他的心,那麼結局就不一樣了。最後,這人選擇離開耶穌,選擇回到黑暗中。長期累積的情緒、惡念、習慣等等不會在一夜之間就改過,而是需要我們每天耐心地配合耶穌的治癒,每天多一點恩待自己如同主天天恩待我一樣。每一天多點包容他人,如同主包容我一樣。這樣,我們就會配合耶穌,一起拯救自己,拯救所有耶穌愛的人。

23/3/20 

活上去

哪一位醫師能跟福音中的那位父親說:「你的兒子活了」,不是未來式,而是過去式,代表他已經走出了死亡的陰霾。誰能這麼有自信地說這樣的話呢?只有主耶穌基督,只有祂是生與死的主宰。最近的肺炎病毒再次讓大家看到生命的脆弱;在緊急的時刻,什麼比生命更位寶貴呢?以往在乎的事情,在死亡的陰影下似乎都消失了。重要的是,那人可以活著,我還可以活著。在四旬期,我們再次提醒自己,活著才是最重要,不僅是在地上活著,而是永遠在天主的眼前幸福地活著。每一個人無論是否是信徒,我們都已經分享天主的生命;在天主的眼前,人人都是活人。死亡只是生命的改變,並非結束。所以主耶穌在福音中一直強調「他活了」,你和我都已經在活著,我們永遠都不會死。因此,我們要越活越活上去,越有品質的生活。要怎麼才有更好的永恆生活品質呢?福音中的奇蹟指出,只有主耶穌是給予真生命的那一位,而且祂是透過話語,即祂的聖言,給人永恆生命的享福。我們唯一能做的是「信」。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心裡深深地相信和信靠,就如同那位父親一樣,他憑著信心,空手回家,卻找到活著的兒子。沒有信德,一切都會失去味道,但有信心,我們越能活在永恆的國度裡。

22/3/20

曾是瞎子

四旬期第四個主日的重點在於啟示:「我曾是個瞎子,現在我卻看見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曾是瞎子,但如今靠天主對你和我的憐憫,我們看見了。我們一生下來,就活在世界世俗的氣氛裡,對天堂、對圓滿無私的愛完全沒有體會。但有一天,主耶穌路過了,看見了我們,如同祂看見了瞎子一樣,便叫我們去領受聖洗聖事,洗淨了雙眼。我們也因此「看見」了,看見了天父對我們的無限大愛;祂把我們這些路邊的陌生人當成是自己寶貝的兒女,還把耶穌全部的寶都灌滿在我們身心靈,使我們在這忐忑不安、誘惑重重的世界上活出天主子女的真福。這都是一份禮物,都是恩寵加上恩寵,這是天主自身啟示給我們的。越有赤子之心,越能享受在其中。因此,這主日也稱為喜樂主日。今天,我們可以重新意識到自己是受過洗的教友。我們不再是世俗的人,而是天國的子民。讓我們以這美好的身分為傲。就像那被治癒的瞎子一樣,充滿勇氣地對法利賽人宣認他的新身分,雖然被他們排擠,但他卻不害怕。這樣的勇氣吸引了主耶穌再次來到他面前,給他第二次、一個更深層的「啟示」。耶穌面對面對那人說話。我們也多渴望有這樣面對面、心對心的「啟示」,因此,我們也每天盡力愛耶穌、愛他人,做出對信德有益的選擇。有一天,我們也會俯伏在地,全心朝拜我們心所愛的主。

21/3/20

用心良苦

「來,我們回到上主那裏去,因為衪撕碎了我們,也必要治癒;衪打傷了我們,也必要包紮。」有沒有覺得天主很不怕麻煩?既然撕碎了還要治癒,打傷了還要包紮,為什麼要這麼費心費事呢?上主是愛懲罰人的天主嗎?又或者是祂的用心良苦呢?你懂天主的心嗎?仁慈的上主必有他的作為。就好比都更,為了更新市容,必須將老舊建築打掉重新規劃,改建成新穎美觀的建物,讓街道城市景觀煥然一新。唯有打破舊我才能重建新我,更肖似於祂的新我。上主深知人的執拗和自我,人的軟弱和限度,人的固著和執迷。被人生的經歷撕碎、打傷,人會經驗到打擊和痛苦。看著祂所愛的人受苦,天父的心更痛,但這都是會讓人轉向天主必要的工程,這是天父的慈悲。當我們遭逢變故、天災疫病、創傷意外、挫折打擊,經歷恐懼、悲傷、無助、困惑、痛苦等種種心情,還不了解天主的旨意時,我們更需要信賴天主,全心仰望祂,在祈禱中和祂對話,依靠祂,求主垂憐。「來,我們回到上主那裏去。」問祂:「發生這件事,祢要告訴我什麼?你要給予我什麼?」並且耐心聆聽祂。祂正在守護你,等待你轉向祂,等著為你包紮,治癒你。你願意貼近天主愛你、渴望把最好的給你的心嗎?「讓我們認識上主,讓我們努力認識上主!衪定要像曙光一樣出現,衪要來到我們中間。」

20/3/20

愛上祢

耶穌告訴我們最重要的一條誡命是全心愛主。你是否問過祂:我的愛那麼有限,為什麼祢需要我一心一意的愛祢?為什麼第一條誡命不是要我去幫助別人、去賺錢奉獻給教會、去做大事,而是竭盡所能的愛祢呢?就像在若望福音中,耶穌三次問伯多祿:「你愛我嗎?」天主父和耶穌好像是小小孩,祂不要很多,祂不需要我們的全燔祭和犧牲,祂只要我們很真、很純的愛祂,不帶有目的和算計。然而,當我們愈長愈大,跟天主的關係也愈複雜,我們靠近天主只為了求恩寵、求平安等等,但我們可能也沒有很認識祂。也因為跟祂不熟,也無法和祂培養真愛的關係。因此,我們需要認識真實的天主,才能真正的愛上祂,需要培養和天父親密的關係,不和祂劃清界線,不把祂當成有距離的神,而是把祂當成我們親密的家人、朋友、配偶等等,願意花時間跟祂在一起,聽祂說話,和祂對話,有什麼想法第一個想要跟祂分享,有什麼問題第一個跑去問祂。而天父並非虛無飄渺的在我們的想像中,而是活生生地藉由耶穌化成血肉,在聖體、聖言和聖事中讓我們和天父相遇,培養愛的關係。因此,讀天主的聖言是一件神聖的事,因為天主就在我們身旁,鼓勵、安慰、陪伴我們。那我們是否願意花時間去認識天父,愛上真實的祂呢?

19/3/20

我是主人

什麼叫義人呢?很多時候,我們自稱是義人,別人是壞人,所以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這或許是事實的一面而已,但我們也是自己情緒的主人,可以選擇用最、最明智的方式處理別人丟給我們的垃圾。在今日的福音裡,若瑟得知了一個破壞性的消息,他最愛的未婚妻懷孕了。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公開羞辱瑪利亞,導致她被社會定罪、處死。若瑟沒有選擇這衝突,能發洩自己委屈的方式,而是選擇默默地休退她。若瑟為何選擇瑪利亞的尊嚴和價值。其實,我們每天也會面對一些我們無法忍受的人事物,或許他就是你的老闆、你的婆婆、你的同事、你的配偶、你的親戚。就像若瑟,我們也有兩個選擇,直接侮辱對方,徹底地冷漠他,還是選擇給他保留下台的位子。我們的情緒、邏輯、記憶通常會讓人衝動想要懲罰對方,讓他感受到我的痛苦。這時候,或許我們可以請聖若瑟幫助我們祈禱,在憤怒或失望之時祈禱。把心情轉變成真誠的祈求,向天主訴苦,信賴祂會給我們找出最好的出路。最後,天主告訴若瑟要完全接受瑪利亞,若瑟也做了。做有正義感的人不是一時的功課,而是一生的修練。從那天起,若瑟開始修聖德之路,只聽天主的指示,重新學習信賴那傷害他的瑪利亞,學會在不是他親生寶寶的臉上,看到天主的應許。

18/3/20

優先位置

天主教徒有什麼「法規」要守呢?就從我們最熟悉的開始,每個主日都要與天主的子民聚集在一起舉行感恩祭,每年至少要潔淨心靈辦和好聖事。這些是規矩,也不算是規矩。因為若是把天主當成是家人,每週與祂聚一次,每年跟祂和好一次,這樣只能拉近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在今日的經文中,梅瑟吩咐不太認識天主的百姓要遵守「法律」,透過對「法律」的重視,他們能認識天主,並且承受祂慷慨的恩許,就是能進入並且長久佔領土地,擁有自己的家鄉,不再是流浪四處的游牧民族,不再是被強國欺負的奴隸。只要他們願意聽從天主,這美好的夢想就能成真。而天主的法律並不難,只要他們把祂擺在他們生命中的第一位就行。例如:把最好的時間給天主,把最好的食物作為祭獻,把最好的精力來祈禱。其實,天主並不需要我們這樣做,反而是我們自己需要,而且必須這樣做,為了約束自己無止盡的慾望,為了真正學會愛自己和愛他人。就如法國詩人拉馬丁說:「能力有先,慾海無邊;人是貶入凡間的神,他沒有忘記天國的一切。」要真正走上天國的路,不是要放縱慾望,而要謹守身心,教育自己把天主放在真神的位置上,只崇拜祂一個。在四旬期的旅途中,讓我們找機會把優先位子還給天主,親近祂,祂也會更親近我們。

17/3/20

獻給祢

回顧你生命的歷程,是否曾落入無法解決問題的絶望中呢?感嘆不公平,為什麼倒楣的是自己?阿匝黎雅是被禁在巴比倫的以色列的貴族青年。他因為不願朝拜巴比倫的偶像而被投於火窯中。在面對看似不可逆的死亡處境下,他向天主請求援助,用祈禱代替一切。他信賴天主對他祖先所做的承諾不會改變。他理解以色列成為最弱小民族的原因,在於群體犯罪背離天主,所以先承認自身的過失,而不是抱怨、懷疑天主的信實。我們在尋求他人協助,設想和好彌補關係時,習慣會買些禮物、說點甜言蜜語來達成目的。倘若手中没有任何籌碼,大概就會放棄嘗試。然而,阿匝黎没有任何祭品可獻給天主,仍勇敢地求主悅納。他獻上懺悔的心,擺脫不智的行徑返回通往天國的正途;獻上謙虛的精神,意識到人的限制與不足,願意接受天主的安排。當生命、財富、地位、權力、尊嚴遭受危及時,要意識到只有天主是我們強而有力的後盾,祂對我們的愛不會改變。在傳染疾病無法控制的擔憂中,在人際互動溝通無效的失落時,在求職不順升遷無望的挫敗裡,在病痛纏身生命脆弱無力的情境內,人到底還可以依賴什麼?但在人所不能的盡處,往往是看見天主工作的開始,讓我們學習阿匝黎雅,能全心隨從天主,敬畏天主,尋求天主的慈顏。

16/3/20

拒絕恩寵

我們都認識自己的家人,對嗎?主耶穌也一樣,祂認識祂家鄉的人,所以知道他們聽了祂講的話一定會不高興,但祂還是要講。耶穌的話有前半後兩部分。前半部提到依撒意亞先知書的六十章,但耶穌多加了一句:「(上主的神派遣我)……宣佈上主恩慈之年。」大家聽了都好開心喔!但當耶穌提醒他們,要具備一些重要的條件以免像前人一樣錯過了上主的恩慈,他們卻憤怒不已。他們自認為身為耶穌的親人本來就有得到恩慈的權利,但卻忘記,「天主是不看情面,凡在各民族中,敬畏祂而又履行正義的人,都是祂所中悅的。」(宗十34-35)若你是主耶穌的親人,你會怎麼反應呢?或許一開始會不舒服,因為家裡有那麼優秀的人,當然要把好處先留給自己人享有。但對耶穌而言,祂屬於全世界,而要分享的禮物超越空間和時間。若能接受這一點,那麼親人一定會更謙虛些,求耶穌告訴他們,要怎樣才能得到恩寵。可惜的是,耶穌的家人並沒有那麼謙虛,他們讓憤怒沖昏了頭,採取暴力對待耶穌。但祂就從他們中間離開了,象徵天主的恩寵也離開他們了。這也要提醒你和我,要多多珍惜天主的禮物。我們不能說,自己是老教友,是熱心教友而想得到福利。反而,更要謙虛地順服主耶穌,天天問祂要如何在恩典之路上前進。

15/3/20

投資在天國

人是理智的動物。誰不希望自己投資在銀行裡少量的錢能賺取多倍的利息?誰不希望自己付出的少少努力能夠換來眾人大大的肯定?因此,我們把時間和資源投資在最能讓我們得到滿足的事物上——如去旅遊、社交、學才藝等。但也在發現那活動沒能給我們所預期的收穫時,很快轉移投資目標。但是,你知道嗎,今天耶穌告訴我們,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在祂旨意、投資在愛上。看看今天的福音:耶穌開始時對撒瑪黎雅婦女請求一杯水。看到又累又熱又陌生甚至可能因長途跋涉而有些狼狽的耶穌,撒瑪黎雅婦女遲疑了。為什麼她需要把辛苦汲來的水分給耶穌呢?但我們知道最後,其實耶穌才是那個能夠賞給撒瑪黎雅婦女源源不絕的活水的人。在我們生活上,耶穌也邀請我們把生命投資在不起眼的人身上——如照顧年老生病的父母、犧牲事業在家陪伴年幼的兒女、同理被排擠的同學、真心引導叛逆的學生等。這樣的付出像一杯水,不起眼,可能也得不到他人的認同。但是,若我們在其中感到失去動力是,只要回到祈禱、和耶穌交談,祂必定能讓能讓你看到你的投資是多麼可貴、多麼值得的。你相信嗎,透過耶穌,愛的付出能夠讓我們內心湧出金錢買不到的滿足——喜樂、同理、人情、感恩、大愛,讓我們品嚐到天堂的美好。

14/3/20 

因認罪得自由

對你來說,要向別人道歉、承認自己的錯,是否很困難?很多時候,當我們發現自己得罪別人時,我們不一定會馬上道歉,因為道歉代表我們承認自己錯了。也許我們會花更多時間找藉口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為自己辯護,或把部分的罪投射到他人身上,只為了不要承認自己的確搞砸了,不是嗎?你知道嗎,當我們因為怕在別人眼中失去地位而逃避面對自己的過失時,我們也失去的其實是得到寬恕、放下過去重新來過的機會。這樣不是更累嗎?如果你在祈求寬恕方面有困難,讓今天的經文給我們勇氣去嘗試吧。在今天的經文中,米該亞先知為美麗的祈禱顯露出以色列人民對自己過去的罪過,發自內心的懺悔,祈求天主的赦免,渴望和天主恢復以往單純親密的關係。他在回憶天主從埃及的奴隸中解放了以民。天主的好是以民的希望。無可否認,我們是軟弱的人,驕傲卻容易被誘惑、容易跌倒、更無法做出完美的事。天主怎麼會不知道人的軟弱呢?但,即便我們真正跌倒了,我們在天主的眼裡的價值不會少一分。米該亞先知祈求天主把人民的罪惡踏於足下、投入海底,意思是要天主征服罪惡,並把它忘了。這是天主的愛。當我們真心在天主面前懺悔時,天主一定會去除我們的罪過,保守我們。有祂的庇護,我們還需要害怕認罪嗎?

13/3/20

交還給祂

天主把好葡萄園委託給園戶,園戶卻如此囂張把它佔為己有,這真讓人為家主打抱不平。不是嗎?他們憑什麼把家主的產業歸為己有?憑什麼下手傷害家主派來的僕人、兒子?但,轉過來看看自己,我們是否也是一個不義的園戶呢?想一想,天主今天也把什麼好東西委託給你?也許它們是你的家庭、你們夫妻間的關係、是你的學習、你的工作、你的時間、你各方面的才華、你的自由。我們很願意享受這些好東西,但在過程中,我們是否忽略了天主的意願、天主的計劃。試問:你什麼時候在安排家庭活動時有考慮到天主應有的一份?或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只顧自己的感受而不為別人想?還是,你多時因為嫌麻煩而忽略了祈禱、忽略了孩子的信仰培訓、忽略了行善?也許你也曾經自負的說:時間是我的,自由是我的,為什麼我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其實,這豈不是園戶們的作為嗎,把天主給的好東西佔為己有了。福音中,天主派遣僕人和自己的兒子來收果子。他們就是天主不斷派來的機會和人,戳破我們虛幻的安全感,自私的邏輯,要我們意識到天主給我們的不能任我們佔有利用,而要回饋天主、回饋團體、回饋世界的。要知道,天主沒想奪走我們的好東西,祂是因為相信且愛我們才希望讓我們參與祂管理世界的計劃。

12/3/20

愛大於恐懼

今天的福音非常挑戰我們。拉匝祿在富人家大門前躺著,富人卻沒有看到他,沒有分給他一點吃的。書面上,我們很容易判斷富人,覺得他怎麼這麼自私、這麼沒有憐憫之心。但其實,很多人在捷運站看到遊民、看到乞丐,不也是匆匆從他們身邊走過,不敢多看一眼?我們迴避他們,把幫忙他們的責任推到社福機構;我們迴避他們,假設他們被詐騙集團操縱;我們迴避他們,說什麼給他們錢不知道他們會用來做什麼事?但很多時候,我們嘴裡這麼說,其實卻說服不了良心,因為到頭來,我們迴避他們,只是因為我們怕髒、怕臭、怕麻煩、怕吃虧、怕在面對人類痛苦前的那種無力感。若你今天承認自己的害怕、自私,為它感到羞愧的話,你是有福的,因為你的良心不是麻木的,而且不像富人,你還活著,還能選擇用不同的方式面對他們。我們可以從鼓起勇氣看他們,嘗試抓住他們的眼神,因為他是人,是有尊嚴的,而不是一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從來沒有嘗試過分享什麼給他們,今天也許你也可以試試看,因為愛就是要超越自己。讓耶穌透過這個愛的冒險跟你說話,也許你會對整個貧窮、遊民問題有更深的意識、理解及同情。最後,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更可以為他們祈禱,甚至可以看著他們把耶穌的祝福賜給他們。

11/3/20

聆聽的功夫

你是聆聽高手嗎?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暗暗把門徒帶開,向他們預言他將面對的痛苦:「看,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於司祭和經師,他們要定祂的死罪;並且要把祂交給外邦人戲弄、鞭打、釘死。」但是門徒們似乎沒有聽到祂話語後的感受──害怕、孤獨、無奈,更沒有給任何適當的回應。更何況,接下來他們的話題就轉移到耶穌王國來臨時門徒們各自的地位,可見,他們根本不在聆聽,沒有真正讓耶穌所講的話碰觸他們,只是在等待輪到自己說話的機會。你是耶穌的話,你的心情會怎樣?一定會很難過,因為門徒無法和祂最深的心情連接。你在聆聽這方面是否比門徒及格,能夠在他人傾訴內心時,給予所需要的安慰、回饋、肯定呢?通常,不懂聆聽的人會犯下某些錯誤,如:當別人在說話時,我們的心中已經開始尋找要回應他的答案。有時,在面對不容易的話題,如有關痛苦、死亡、軟弱、或挑起負面情緒的話題,我們會不自覺的轉移話題,或馬上向為對方解決問題、提出意見,等。但是,你是否知道,多時,人們和你傾訴自己的內心時,要的不是解決方案,更不想聽到膚淺的安慰。他們也許只需要發洩情緒,分享他們的渴望,希望有個人能同理他們,陪伴他們,讓他們在傾訴中也能釐清自己的思緒,得著力量再站起來。你願意學習如何聆聽嗎?

10/3/20

天主的家庭

福音中,耶穌阻止門徒們去效法經師和法利塞人的行為。經師和法利塞人本是猶太人的法律專家。因此,他們的態度和行為會對猶太人有很大的影響力,人民會向他們學習並模仿他們。但是,耶穌卻看出他們的舉動並非出自對天主和人們真誠的愛,而是為了尋求自己的利益,得到認可。耶穌想教導或邀請是什麼呢?首先,耶穌要讓我們知道,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有必要認清心中真正的動機是什麼。也許我們習慣了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也許很多時候我們的舉動是為了確保個人成功、舒適,而非出於對他人無條件的愛。這就是為什麼耶穌在福音中邀請門徒要活得不一樣,做得不一樣。祂提醒門徒,他們和眾人都是同一父親──天父所生,是天父的兒女,彼此也是兄弟姐妹。門徒們可以,甚至必須忘記他們的頭銜、地位,卻不能忘記他們是同一天主的兒女,而是眾人的弟兄姐妹。這種認同感應該促使我們有更大的視野。如果人們都是一家人,那麼,我們豈不是要彼此幫忙、彼此提升,讓大家都能在這個家庭內一起好起來,而不是只顧及自己的利益,卻讓某些弟兄姐妹背負著沉重的負擔呢?耶穌是最愛天父的兒子,是我們的長兄。今天,就讓祂教導我們去認識身為天父兒女的美好身份及人物,讓祂教導我們如祂一樣去愛。

9/3/20

健康的罪惡感

「吾主,滿面羞愧歸於我們,歸於我們的君王,歸於我們的首長以及我們的祖先,因為我們犯罪得罪了禰。」經文中,我們聽到先知代表人民向天主承認他們的罪過,也聽出他們心中的罪惡感。你知道嗎,健康的罪惡感是天主給的禮物,是我們身心靈成長的必要因素。怎麼說呢?當我們犯罪或傷害別人時,適當的罪惡感能夠讓我們正視自己行為所產生的不良後果,並激發我們去改變,停止傷害人的行為。因為健康的罪惡感來自天主,它也會促使我們靠近天主,尋求祂的憐憫、祈求祂的原諒。你能回顧在生活中,這健康的罪惡感如何帶領你更依靠天主嗎?但是,有時候,我們卻會被不健康的罪惡感捆綁。那時,我們會為了某些事,久久不能原諒自己。那些事可能根本不是你的錯。試想:有多少父母因為兒女天生有殘缺而責怪自己?或無法滿足孩子的每個需要而自責?有多少人因為某種意外失去摯愛而久久不能原諒自己?有多少業務員因為沒有達到公司的業績、長上不高興而陷入憂鬱?這樣的罪惡感不會改變環境,只會讓一人失去希望和生命,是不仁的自我懲罰。今天,讓我們意識到,天主不喜歡這樣的罪惡感。天主站立在我們這一邊,為我們辯護。今天,就讓我們勇敢面對這樣的罪惡感,拒絕讓它剝削我們的生命。

8/3/20

更深的啟示

你認識耶穌嗎?回顧你對耶穌的經驗,品嚐你們間的交情:對你來說,耶穌是誰?同時,問問自己,你是否預期你和耶穌的關係會不斷的成長、改變呢?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和伯多祿,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也有親密獨特的關係。他們跟隨耶穌傳福音,想必他們對耶穌的個性、價值、喜好亦有相當的認識,也懂得如何和祂相處。但耶穌依然願意向他們顯示更多的自己。耶穌單獨把他們帶開,在高山上向他們顯現祂最真實的身份——天主子。你若能把自己放到福音的畫面中:看到發生在耶穌身上的變化——「祂的面貌發光有如太陽,祂的衣服潔白如光,梅瑟和厄里亞同祂談論、雲彩遮敝、雲中有聲音說起話來」,你是否會像門徒一樣害怕起來呢?有時候,我們也會在生命的某個轉折點感受不到耶穌,或可以說,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感受不到我們熟悉的耶穌,且不明白祂在我們身上的工作。這時,我們也許會像門徒一樣慌張。這時,我們能做什麼呢?福音中,天主的聲音只說了一句:「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從祂!」聽從祂,就是要聽祂的聖言,不要讓我們的感受左右我們對祂的信賴。聽從祂就是允許祂一步一步的帶領我們去認識祂的真面目,分享祂的使命。你願意讓耶穌向你啟示跟多的自己嗎?

7/3/20

超越自然

照理來說,「愛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並沒有錯,是自然的。我們喜歡同珍惜我們、有共同目標、可以溝通合作的人相處;同時我們本能的迴避觀念與自己很不同又無法溝通、不接受、甚至會傷害我們的人。在你目前生活圈子裡,有誰會被歸類於近人,誰又會被歸類為仇人呢?對於這些仇人,當你想起他/她,會有什麼情緒從心中浮現呢?也許是隱藏的痛苦、無力、內疚、傷心、自卑;也許凸顯在外的不服氣、憤怒、想勝過他、證明自己,甚至想傷害他,希望他過得不好。這些情緒雖是自然的,但是,在天主面前,我們可以更深思考:你真的想被這些情緒一直捆綁嗎?一定不想。在冷靜思考時,我們會發現,很多負面的情緒來自渴望善良、合一、溝通卻不被滿足的心。今天耶穌要對你說,那個渴望原是來自天主。我們是天主的兒女,分享了祂成全的生命和愛。也許生活中的不完美讓我們對他人失去希望,但,不完美的際遇無法奪走我們內心天主的肖像。「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若我們就被這些打倒,而不努力超越,我們會因為還未活出天主兒女的成全而不能擁有幸福。今天,讓我們不要期待別人來滿全我們,而要學習超越自己,活出天主兒女的身份。今天耶穌也願意帶領我們這麼做。

6/3/20

「復仇」是上主的事

身為社會的一分子,耳濡目染,難免會被俗世價值觀感染;誠然在初期教會時代,聖保祿宗徒已經囑咐基督徒們不要被世界同化。可是,每當看見社會上有人作惡,我們自不然會感到憤怒,又或因自己的無能無力而感憤怒,如此反應豈不是犯了七罪宗中的「憤怒」?畢竟主耶穌也警告過:「凡向自己弟兄發怒的,就要受裁判。」
作為基督徒,內心經常被這種矛盾的心情所困擾,害怕違背了主耶穌的教誨,害怕違背了福音精神。究竟應該克服自己的情緒,還是讓這種負面情緒支配自己的生活?時至今天,說真話竟然需要勇氣,為不公義發聲可能被標籤為偏激、不包容云云。面對社會的不公義,站在道德高地上高喊包容固然可做到面面俱圓,但這種溫吞的反應是否辜負了主耶穌與我們分享的先知職呢?是否也違背了主耶穌的教導:「是就說是,非就說非」呢?
另一方面,當我們看見惡人得到所謂「報應」時,儘管世人大多會幸災樂禍,但我們切勿如世人般反應,畢竟這有違福音精神,「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復仇」是上主的事,惡人的所作所為,自有天主的裁判,「我實在告訴你:非到你還了最後的一文,決不能從那裡出來。」
求主保守我們,緊記主耶穌的提醒,保持醒寤,按照福音去生活,不作假善人,不隨波逐流,拒絕俗世的價值觀,重視自己的信仰生活,善用天主賦予我們的恩寵,因為我們知道:「除非你們的義德超過經師和法利塞人的義德,你們決進不了天國」。

5/3/20

求祢的國

耶穌今天向我們保證:「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祂在告訴我們,天父能給我們的比任何人多。既然天父如此慷慨,為什麼我們常常尋找卻好像找不到呢?為什麼還常不快樂呢?或許,我們多時太花心了,不敲天主的門,而去找別的人事物來滿足自己。比如說,我們渴望得到社會的頭銜、名聲、學經歷,渴望擁有許多能力、技能讓自己被看重,期盼家人配偶、上司同事的認同。就算入了修會,我們還渴求團體成員的愛和認同多於耶穌。當然,求這些並沒有不好,然而這些都是會消逝的,也無法帶給我們生命真正的滿足和快樂。因此,耶穌告訴我們:「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耶穌教導我們尋求常存的果實,而非易逝的光榮。當我們渴望尋找天主時,心中必得滿足,而天主也會照料我們其他的一切。相信天主的好,今天讓我們充滿信德的像天父祈求我們所需要的一切。當然,天主不是販賣機,我們不能祈求後馬上要求祂實現願望。但,讓我們用祈禱每天啟發信德,耐心等待天主,祂必會在適當的時機回應我們。我們也祈求祂賜給我們敏銳度,能夠發現祂今天已經在工作,在為我們的一切做出安排了。

4/3/20

放下立場

為什麼福音中「這一世代」的人要求看到徵兆呢?是否,只有在看到特別的徵兆後,人才肯相信耶穌是天主派來的默西亞呢?但,我們不難發現,在這以前耶穌其實已在猶太人中行了不少奇蹟。為什麼他們仍然不相信祂呢?我想,那是因為有時人心中對某件事已經有了強烈的立場,而這立場和耶穌或他人的立場相反。因為不想改變自己的立場,耶穌即便給再多的徵兆,或看到再多的證據,他們也不會改變。看看今天福音中的兩個例子。對尼尼微人來說,約納是一個外國人,他給他們宣講悔改的訊息,想必不會太悅耳。即便如此,他們卻聆聽了,也因此悔改得救了。再看看南方女王,她聽聞撒羅滿的名聲,千里迢迢來拜訪、聆聽他。相信南方女王也因此而改變了。可見要有信德,要跟隨耶穌,一顆開放於改變的心是不可少的。試問自己,對你來說,在什麼狀況下,要放下自己的立場去相信耶穌、或耶穌派來的使者呢?是的,要放下自己的立場有時候很困難,是需要莫大的謙卑的。謙卑能讓我們在聆聽耶穌、聆聽他人時,不單只接受那符合自己心意的話語,而要開放自己去接受那挑戰、糾正、對照、甚至讓我們驚訝的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超越自己,發現耶穌更大的承諾。

3/3/20

天主經

今天耶穌告訴門徒們說:「你們祈禱時,不要嘮嘮叨叨。」為什麼耶穌會對嘮嘮叨叨特別有意見呢?試回顧,當父母親對孩子嘮嘮叨叨時,多是為了什麼呢?因為孩子貪玩忽略了自己的責任?因為孩子沒有做到自己的本分嗎?但,天父不是這樣不懂事不負責的孩子。祂比我們更懂得我們的需要。那麼,我們對天父祈禱時,應該抱著信心才對,不需要狡辯,不需要解釋,更不需要一直和天主談條件,而是要把我們最真誠的需要交託。只要我們求的是對的,天父一定不吝嗇給予你我所需要的一切。所以耶穌今天和我們分享祂自己的祈禱——就是我們現今的天主經!當我們認真、仔細一個字一個字,用心唸時,你會發現天主經的內容是多麼美好的。它包含人們對天主最親密的稱呼——父親。可見,祈禱的基礎是建立在與天父愛的關係,而不是始於想要滿足自己某種渴望或需求。因為愛天主,我們渴望天主的名被尊為聖,願意祂的國度來到人間,願意祂的旨意在人間承行。真正的祈禱離不開願意接受並順服天主的計劃的前提。再來,我們祈求天主給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包括恩典,在每天的生活中活出祂的旨意。我們也承認自己人性的軟弱,容易跌倒。因此我們祈求彼此寬恕的力量,並祈求抵擋誘惑的力量。

2/3/20 

信仰化成行動

有時候,你是否覺得信仰很抽象?要如何聽從並跟隨兩千年前走在人間的耶穌?是的,有時我們能在宗教禮儀、祈禱、聖事和在參與各善會的服務找到身為教友的歸屬感及身份。但是,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有怎能把信仰和生活連結呢?今天耶穌告訴我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你能在所有人身上看到耶穌嗎?還是他們對你來說就是數字,就是陌生人,和你沒有關係。德蕾莎姆姆在加爾各答的貧民窟裡,擁抱最貧窮的人,因為她認出他們就是耶穌的化身。她以慈愛與關懷的行為,服務這些最需要的人,並帶領人們去愛耶穌。這樣的愛運行在最窮困與殘酷的環境裡,建立起天主的國度。可見,活出信仰需要把信仰化為行動。環視我們身邊的人:他在感情上受到挫折嗎?臥病在床嗎?孤獨或悲傷嗎?在精神上有很大的負擔嗎?他們的需要是否催促你向他們伸出關懷的手?不要猶疑,就用行動來活出信仰吧。今天你能夠選擇與沒有朋友的人做朋友、與什麼都沒有的人分享你所擁有的。這樣,我們就愛了耶穌,耶穌也必讓我們享受到來自天主的福樂。小心,不要被我們的冷漠、懶惰、怕麻煩、怕吃虧打敗,因為,當我們把有需要的人拒在心門外時,我們也同時讓自己和天主隔絕了。

1/3/20

拒絕誘惑

在今日的福音中,耶穌在曠野中面對試探,教導我們如何在生活的種種試探中,得著自由。首先,在耶穌感到飢餓,魔鬼建議祂將石頭變成麵包來滿足自己。我們也感到飢餓,不僅是身體上的飢餓,還有身心靈的飢餓。我們希望被愛,希望感受到幸福,這是很自然的。只是,有時我們想用不妥的,甚至可以傷害我們的人事物、習慣、感覺來滿足自己。今天耶穌教導我們,心靈的飢餓其實更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誠實地面對自己和天主,承認自己需要改變的地方,也讓天主以真實的愛來餵養我們。再來,當魔鬼挑戰耶穌跳下懸崖並要求天主拯救祂時,這對照了我們把天主當作護身符的誘惑。有時我們會考驗天主,求祂讓我們的生活都順利,沒有困難,挫折。但是,天主不能任我們使喚、利用。我們需要淨化我們對天主的心,和祂建立個人化的友愛關係,接受祂來陪伴我們度過生活的曲曲折折,這才是生活中最可靠的希望。第三個誘惑是對控制和權力的慾望。多時,我們想控制生活,不喜歡感受到脆弱或不足,但事實是我們並無法控制一切。我們需要接受我們的脆弱,並學會和它共處。放下控制,我們將能夠更享受生活及其他人的臨在。

29/2/20

脫胎換骨

你是否能相信你和我的想法,與主耶穌的想法非常不同?在今天的福音中,法利賽人和經師們生氣耶穌揀選了他們看不起的税吏員。換個角度想,如果耶穌選的是他們,法利賽人還會生氣嗎?應該不會喔!法利賽人的標準就是自己,自己才是十全十美的。耶穌的標準卻是他人的需要,病人需要醫師,罪人需要得救。這才叫真愛,看到別人的需要而走出自己。我們多次停留在妒忌、輕視別人、對他人的反感等就是因為我們仍然以自己為中心和出發點,以自己為標準和尺寸。我們經常想:「別人應該體諒我」、「別人應該對我好一點」、「我因為付出多,應該得到更多」。我們用自己的標準衡量什麼叫作「好命」,什麼叫作「好的祈禱」,什麼叫作「好人」。然而,若我們願意細看主耶穌,祂會打破我們許許多多的虛幻和自我中心的標準。若是我們有足夠的謙虛和勇氣,允許祂帶領我們走出自我中心的貧瘠之地,我們將踏上以耶穌福音價值觀為中心的福地。福音中的肋未就是放下了自己,放下了自己對自己的評斷和自卑、也放下了他人的眼光,脫骨換胎,成了天國的子民,天主的孩子。但願我們基督徒也渴望有這樣的經驗,不僅滿足於法利賽人般的信德,而是全力以赴跟著主耶穌每天的召喚一起走。

28/2/20

我的救主

耶穌時代的猶太人集體性的守齋,主要是為整個以色列民族的罪過而禁食,求主寬恕,讓默西亞快來臨。然而,主耶穌要指出的是,默西亞,就是耶穌自身已來臨,但他們卻認不出祂來,因為祂長得太不像他們心中的救主。所以他們繼續守齋,求默西亞的來臨。舉例說,這好像你期待某位貴賓的到來,忙碌為他準備一切,但他其實已坐在你身邊,但你卻認不出他來,甚至還跟他抱怨說:「為什麼那位客人那麼晚到?」這聽起來很荒謬,對嗎?但這就是很多人的問題:認不出耶穌來。什麼叫作基督徒呢?我們就是一群人承認耶穌為主;在受苦受難的耶穌身上看到了救主,看到希望,看到天主的祝福和愛。非基督徒卻把希望託付在宗教儀式,在金錢、權利或政治,在強有力的趨勢上。誰能在2000多年前被釘死的耶穌身上看到2020年的希望呢?回頭來看,重點不是守不守齋,而是守齋的意義;空洞期盼於心中想像的天主,還是虛心期望於十字架上的耶穌。不但寄望,也更是跟祂在一起。基督徒的守齋,也是為了分享耶穌的受難;體會到飢餓和飢渴,就聯想到祂走苦路時的飢渴;體會到禁食帶來的疲累,就想到主為了愛我們而奮不顧身地背起世界的罪過。這樣的守齋是與耶穌一起守齋,就聖言說的,伴郎與新郎的同甘共苦。

27/2/20 

我的十字架

教宗方濟各說:「人們花費許多經歷逃避苦難的處境,以為可以埋藏現實,但不論在何處,都不缺少十字架。」你認同嗎?生活無處沒有十字架;某一個人的言語和眼神,別人的評論和不諒解、成長時的委屈,身體的病痛等,這都是我們的苦架。我們沒有其他國家的治安問題,但心裡仍然不平安。主耶穌告訴我們,只有一個解脫的方法,那就是「該棄絕自己,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棄絕自己」意思是,別再以自己為中心。從消極的角度去看,棄絕用自己的狹義心胸去理解一切的事情,別再以為什麼事都在針對自己,學會劃分界線,不要接受別人丟給你的情緒垃圾。棄絕自己的積極意義就是主動、無私去關心他人。在這一點,重要的是「無私」,因為即便是服務他人,還會有那麼一點的私心在,所以還是以自己為中心去服務。「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到最後,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十字架其實就是受綑綁的自己。所以,問題多時是從自己不健康的心而開始。背著自己的十字架,意思是接納自己。不要因為自己無法活得開心,而責備、輕視自己。對自己耐心乃是謙虛的開始,也是真悔改的起點。只有一個能接納自己的人才能名副其實的跟隨耶穌,帶著自己的真面目,允許祂做我們生命的主,走上身心靈得救的道路。

26/2/20

被醫治中

什麼叫「假善人」呢?主耶穌在四旬期的開始呼籲我們不要做「假善人」,但要做「天父的子女」。就如天父的子女會依賴祂而生活,假善人仗著自己的努力生活,導致他們一失敗就會沮喪,缺乏耐心也容易放棄。天主的子女即便很難寬恕他人,也會繼續相信天父會改變他們,會賜給所需要的恩寵。因為,他們不失望,也不會缺乏耐心,但會懷著赤子之心等待自己和他人的改變。很多基督徒因為很少跟天主心對心的來往,因而只停留在法利賽人般的信德中,靠著許多的「應該」而生活。舉例說:你是神父,你應該是完美的;你是教友,你應該比較善良;她是修女,她不應該這樣跟我說話。這些標準蒙蔽了心裡的聖神。因此,信仰成了沈重的要求和負擔,缺乏喜樂和平安。在四旬期中,讓我們求主,幫助我們找回信仰的核心,那就是僅僅活在天父面前,與祂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主耶穌的受難、死亡和復活都是為了讓我和你與天父連結,永不分開。教會建議三個重要方法:施捨、祈禱、禁食都是為了幫助人淨化自己,從「假善人」走到「天父的子女」。施捨,為了視人人為天父所愛的孩子,所以他們的需要也是我要關心的。祈禱,為加強我和主的關係。禁食,為積極給自己驅魔,覺察並且處理自己裡面的各種的惡念和惡習。

25/2/20

要我全屬於祢

我們憑什麼稱自己為天主的子女呢?就是因為天父和主耶穌派遣祂的聖神來住在我們裡面,我們才能與天主連結。我們能祈禱,一切都是聖神在幕後默默地啟發,使得信德成了路上的明燈,引領人走向與天主的圓滿共融。然而,在我們裡面,除了聖神以外,還有許多的小魔,牠們來自多年浸泡在世俗的價值觀裡,也來自身為人的種種慾望。這些都與聖神競爭。舉例說:我們知道耶穌邀請我們寬恕,但一看到對方,就怒氣填胸,善意都拋出窗外。我們為何不能活出所知道的呢?很可能,我們還沒有完全受到聖神的帶領。我們仍然在一種拔河中,導致自己很辛苦地活著。唯一的出路是把自己完全託付給聖神。「天主以嫉妒愛慕他在我們內所安置的神靈」的意思。天主父、子和聖神非常嫉妒,也難過我們寧願聽從非來自祂的聲音,也不順服聖神。天主傷心我們因此而彼此紛爭,墮落迷惘。唯一解決的方法就是:「你們要服從天主,對抗魔鬼,魔鬼就必逃避你們;你們要親近天主,天主就必親近你們」。你們能怎麼親近天主呢?增加祈禱的次數嗎?去參加平日彌撒?更積極去包容?無論如何,要知道,關鍵的是你自己靈魂的得救。不要因為與他人鬧得不愉快,而不聽從聖神在你裡面的帶領去愛。順服於愛,就能住在與聖三愛的共融裡。

24/2/20

祈禱和禁食

主耶穌說:「這一類,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有太多的事情,人是辦不到的,但我們還是硬著頭皮,要把它扛在自己身上。而且做得不好就責備自己,責怪他人。我們好像被福音中又聾又啞的魔鬼附身了,我們看不到真相,痛苦、迷惘地過生活。誰能救我們,把又聾又啞的魔鬼趕出去呢?我們要怎能再次説讚美天主、讚美他人的話,再次能聽到天主的聲音、他人的聲音呢?只有靠著祈禱和禁食才可能。祈禱,因為深信一切在於天主的德能。祈禱,讓人意識到自己雖然很渺小,但卻有靠山。祈禱首先不是要改變惡運,也不是要改變對方,而是要軟化自己的心,讓人再次意識到天主已先愛了我,那麼,我們應該放手、交託,把所關心的人事物都放在祂的手中,只要盡力而為就好。祈禱時一定要禁食,因為要認出自己的慾望。因為這些慾望多時是會與祈禱的意向完全對立的。例如:有人在祈禱時求先生改變惡習,她願意交托,但在生活中卻無法停止批評先生。那麼,太太就沒有做到「不說壞話」的禁食,也沒有真正交託。那麼,又聾又啞的魔鬼能從她和她先生的身上被趕走嗎?因此,祈禱和禁食不可分開,一個是在祈禱時刻對主的交託,另一個是在面對慾望和心裡的小魔時的交託。

23/2/20

聆聽與信賴

今天的讀經,耶穌教導我們「不要抵抗惡人」:有人打我們的右臉,要把另一面也轉给他,被人索求内衣時,連外衣一起给他;有人强迫我們走一千步時,就陪他走兩千步……這些很難被理解接受。我們讀書,學做人,追求信仰真理,不就是要行善除惡,追求公理正義嗎?為什麼對於惡人,我們不能反抗,要委曲求全,形同懦弱無能之人?其實這是耶穌告訴我們成聖的祕訣之一——就是要能禁得起磨難,鍛錬我們的心思意念,不與惡人起舞,才能轉危為安,真正攞脫惡勢力的控制。「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猶如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只會讓雙方處於惡性因果循環中,不知不覺變成像惡人一樣,遠離了耶穌,親近了魔鬼。當我們能不計形象尊嚴,放棄物質需求,克服體能限制,進而以寛恕、同理、分享、慷慨回應時,我們是超越了強權惡勢壓迫,去服從於至高者天主,實踐了最大的誡命:「全心,全靈,全意愛天主在萬有之上。」通往成聖之路,光是忍辱負重並不夠,耶穌說還需要積極去愛人如己,這個「人」包括了善人,也包括了惡人,包括我們的親友恩人,也包括我們不喜歡的人、對立的人或傷害我們的人。天父的兒女必須擁有和別人不同的標記:那就是愛,無私的愛,公平的愛,超越人類意識判斷的愛。

22/2/20

認識耶穌

誰是這世界上最被誤會的人呢?答案很可能是天主。天主是世界上最被誤會的。生活上若有什麼問題出現,第一個被責怪的是祂。別人對我們不好,我們可能馬上問:「天主,你為什麼這樣對待我?」人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被過去的經驗深深的影響。舉例說,在成長過程中經歷過父母親的不重視,就會讓人對無限愛我們的天父有所懷疑。在賞或罰的體系長大的人,我們對信仰也帶著同樣的鏡片去理解;在身上發生開心的事,就是天主在讚賞我。若是發生不愉快的事,那就是天主在懲罰我。這些想法都扭曲了天主的真面貌,難怪許多基督徒都聽不到天主的指示,也分不清楚天主對他們的旨意。其實,天主離我們並不遠,而且祂積極向我們啟示自己,透過聖言和聖事啟示祂的真面貌。但我們是否有聽進去呢?主耶穌在今日問門徒們說:「你們說我是誰?」伯多祿的回答:「祢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這讓耶穌非常開心,因為耶穌認出這樣的答案是天父啟示給他的,而不是伯多祿想出來的。讓我們渴望從天主的聖言中認識祂,不要以為唸過神學、上過靈修課,我們就會認識天主。認識天主是一份祂給我們的禮物,我們只要求,只要渴望,因為認識祂,我們才會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美好和價值。

21/2/20

活著的信德

有人會說:「我是小信德的人。」那我們下一句可以問:「這小信德是死的,還是活的。」重點不是信德的大小,而是信德是死的,還是活的。雅各伯提醒我們,信德的用意是要救我們的靈魂,讓人在天主面前「成全」,讓人成為天主的朋友。你的信德可以拉近你和天主的關係嗎?可以減少你和他人的距離嗎?今日聖言提出兩種冒牌的信德的樣子,一個是,表面上關心人。看到有需要的人會說:「你好好保重喔!」但沒有給實際的幫助。這樣的信德一定是死的。另外,也有一種人口說自己信天主的存在,但也同時信其他鬼神,所以天主只是神明中的其中一位而已。雅各伯說,連魔鬼也會這樣信。這樣的信德並不會讓人與天主有獨一無二的親密關係。反而,這樣的信德是一種迷信,而不是基督徒的信德,讓人成為天主子女的信德。基督徒的信德是以亞巴郎的信德為榜樣。他因為信,而信賴、順服天主,即便要做一些不合邏輯的事,例如獻上自己的兒子,他也願意聽從。我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順服天主呢?雖然面對不順心的事,也因為信賴,而繼續以耐心、堅忍、和平、溫和的心,帶著平安和微笑過每一天。這就是活著信德的行為,是日常生活的「恆常心態」,無論面對天主、親人或陌生人,我們都以同樣的愛心款待。

20/2/20

身份和使命

在聖經中,耶穌被稱為「基督」、「默西亞」、「天主子」、「人子」、「厄瑪努爾」、「愛子」、「天主的羔羊」等等。而歷代許多的人對耶穌是誰也有許多的詮釋和推測,但無論我們怎麼稱呼祂,或聽別人怎麼談論祂,你曾經認真想過耶穌對「你」而言是誰嗎?或許我們像伯多祿一樣,對耶穌的身份不太了解,也對祂的使命更有誤解。福音中,伯多祿知道耶穌真實的身分是「默西亞」,也就是「救世主」。但是,當耶穌很清楚明白地讓門徒知道祂的命運:祂必須受苦、被棄絕、被殺害,但最後會復活時,伯多祿卻無法接受。也許,他認為救世主應該要在世界上做偉大的事,而非像耶穌預言一樣下場如此悽慘。我對耶穌的身份和使命有哪些誤解呢?為了真正認識耶穌,今天我們不妨花時間問祂:「耶穌,祢到底是誰呢?」祂在短短的三年間,即沒有許多門徒,也沒有偉大的事業。但是當我們真正了解耶穌的身分時,我們也才清楚祂在世界上的使命,是藉由祂的死亡和復活來拯救世界。我們也可以問耶穌:「耶穌,那祢說我是誰呢?」而當我們真實意識到我們的身份時,我們也才有辦法活出我們的使命,也可以很自由的受苦、被棄絕、被殺害,但最後也帶著希望和喜樂和耶穌一起復活。

19/2/20

敞開內心的過程

耶穌不只一次使瞎子復明,除了本段福音,還有治好耶里哥瞎子的記載。然而,這兩個故事的不同,是耶里哥的瞎子巴爾提買,主動尋求耶穌醫治。他一聽說是納匝肋人耶穌,就喊叫說:「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罷!」;在本福音片段的貝特賽達瞎子,卻是由他人送到耶穌面前,求祂撫摸。可見,不論是我們個人的直接祈求,還是他人真誠的代禱,天主都會俯聽,祂願意每一個人都到祂跟前來。

如同這位瞎子一樣,我們每人身上都有不同的限制、脆弱、傷痛。這些看起來並不光明的盲點,卻是天主親近我們的途徑。今天的福音非常詳細地記述了耶穌治愈瞎子的過程:祂拉著瞎子的手、在他眼上吐唾沫、給他覆手、又按手在他的眼睛上。耶穌的手多次觸碰瞎子的眼睛,是天主願意親近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走近耶穌的過程,是一個敞開我們內心的過程;需要敞開的,不但是健康光明的地方,也包括脆弱、痛苦和陰暗的地方。

18/2/20

聆聽與信賴

耶穌所說的:「你們應當謹慎,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耶穌說的酵母是一個隱喻,在提醒門徒小心法利賽人和黑落德的影響,而門徒們卻把焦點放錯,以為耶穌在說他們沒有帶餅。即使是一直跟隨在耶穌基督身邊的門徒,聽耶穌說話也仍然會放錯重點。這就像今天有許多基督徒信耶穌基督很久了,看耶穌聖言不一定聽懂祂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一樣。是因為我們不夠認識祂嗎?還是我們對他不夠信任?又或者是我們習慣性地靠自己解讀,擔心甚麼,就朝那個方向解讀,沒有真正的聆聽?耶穌對門徒的反應雖然感到失望,說他們:「還不明白、還不了解嗎?心仍然遲鈍嗎?」但他仍然繼續教導他們,提醒他們才剛發生不久的兩次增餅,最後剩餘12筐、7藍,透過這兩個神蹟告訴他們,也告訴我們,天主給的恩典絕對夠用,我們只要信,不要怕。耶穌要我們看重的是和天主真實的關係,不是像法利賽人的虛有其表和黑落德黨熱衷利益追求,而忽略真誠向主的心。天主在我們的生命中顯現過無數的奇蹟,你有用心看見嗎?有一一細數而感謝祂嗎?這份感謝的心可以幫助我們更信賴天主,全心歸向祂。

17/2/20

樂於被考驗

今天聖言一開始就說了驚人的話:「幾時你們落在各種試探裏,要認為是大喜樂」。一般人被試探時會自責、難過、覺得不堪當、想要逃離團體和天主。雅各伯卻說,被試探時是大喜樂。很明顯的,雅各伯的人生目標跟我們的相差很遠。現代人期待的是「錢多、事少、壓力少」的生活,但雅各伯鼓舞基督徒要在天主面前要成為「成全而又完備,毫無缺欠」的人。而必備條件就是能經過考驗的信德。你的信德經得起考驗嗎?受到試探而跌倒的你,願意回頭、悔改、求天主和他人的寬恕嗎?若是願意的話,你的信德在考驗中結出了謙遜、寬恕的果實。你學會接納自己和他人的軟弱,對自己和他人耐心,如同主對你有耐心一樣。即便跌倒千次,我們也不必沮喪地離開主,因為祂對我們的耐心就是我們的希望。大家都會被考驗,但只有那願意悔改的人才能讓信德成熟起來。一天一天耐心去行善,靠著實際的行為,而做出補贖的行動。其實,仍然有許多基督徒還誤以為信德是靠自己的力量,然而,我們都知道信德是因為考驗而結出的忍耐和謙虛而成熟的。信德是謙虛求來的禮物。所以,今天雅各伯也請我們一心一意地求「智慧」,使之能分辨善惡,使自己學會真謙虛,做好本分,而在天主前活得像恩寵的乞丐,完全依賴祂而生活。

16/2/20

實踐生意

沒有正義,人很難獲得幸福。要幸福的活著,人人都要活在正義中。那什麼叫正義呢?只有主耶穌能給予最完美的詮釋。祂告訴我們,正義的核心是「愛」,沒有愛就沒有正義。實踐正義就是愛,而且要謹守自己的身心靈,分別「不可殺人」、「不可姦淫」和「不可發誓」。「不可殺人」,今天或許能詮釋為「不因為生氣而記恨」。看到親人不合你的心意做事,你就會氣到不願意寬恕他嗎?這樣的行為因為缺乏愛,就等於缺乏正義,也因此,等於在心裡「殺」了那個人,不給他第二次機會。儘管去懲罰對方,儘管能得到短暫的安慰,但卻丟失了含有愛德的正義,其實自己心裡也會很痛苦。人的心非常狡猾,所以要謹慎「不可姦淫」。廣義了解「姦淫」,就是不可為了滿足自己而利用他人。我們多少次,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愉快,就拿親人、孩子做出氣筒,而在過程中傷害了大家?要實踐正義需要我們學會掌控自己,不隨心所欲放蕩自己的情緒。學會把心中的一切帶到天主那裡去,因為只有祂能真正地安慰我們。最後,耶穌說:「不可發誓」,意思是,不用刻意維護自己的清白;被誤會時,要適當說明,但若是對方不願意相信,那就求主賜與力量放下重擔,交託給主。天主會在最適當的時候,讓真理顯示出來。

15/2/20

全然獻上

在今天在這段耳熟能詳的福音中,耶穌其實賦予了我們一個重要的使命:祂邀請我們了解祂的心,而後奉獻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把它分送給其他人。你看,當一大群跟隨耶穌的人,三天在荒野中沒有東西可以吃,耶穌叫門徒過來,傾訴祂的心情:「我很憐憫這批群眾。」耶穌並沒有直接叫群眾坐下行增餅的奇蹟,而是先讓門徒了解祂慈悲的心。這實在是耶穌對我們莫大的信任!祂容許門徒思考:「在這荒野裡,人從哪裡能得餅,使這些人吃飽呢?」,並引導他們發現自己所擁有的:「你們有多少餅?」今天,祂雖也清楚我們的限度,但,祂也亦然渴望並需要我們的奉獻即使只是七個餅和幾條小魚。對於我們全心的奉獻,祂會充滿感謝地拿起,: 祝謝、擘開、遞給我們、並叫我們分開,遞送給其他人。你也許有經驗過,當你有限的奉獻被祂的恩典充滿後,就會從有限變成豐盛,像在荒野中出現了小溪。當可惜的時,人經常愛看自己的不足,與有才華的人、歷史偉人或聖人相比,覺得自己渺小,不適合為耶穌服務。然而,耶穌要鼓勵我們,我們只需開放自己、交託所有,祂的恩典將在我們生命中流動,影響許許多多人的生命。在給予我們所有後,我們也不會感到空虛,因為耶穌會把最好的陪伴保留給愛祂的人。

14/2/20

全權的交託

在今天的福音中,「有人」把聾啞人士帶到耶穌面前,讓耶穌覆手後便得到治癒。這人雖無名,卻對聾啞人的得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沒有他,那位聾啞人士或許沒有機會遇見耶穌、也沒有機會痊癒。在我們的信仰旅程中,我們都需要”有人”把我們帶到耶穌面前,我們需要”有人”向耶穌祈禱,我們也往往因為「有人」的努力,我們才能更深入認識耶穌,愛慕祂並獲得治癒。你為你生命中這些人感謝耶穌了嗎?或許你也是那位常常幫助別人、為別人祈禱的那一位。感謝天主給你這樣和祂合作的機會。但是,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發現那位「有人」把聾啞人交到耶穌手中後,卻默默的退出畫面,留下的就聾啞人和耶穌的互動。的確,有時候我們熱心福傳卻免不了帶點私慾:我們希望更多人來到我們的團體、我們渴望自己的付出有重要的結果、我們希望改變他人、希望解決他人的問題、我們希望當英雄……。但當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做太多或表現太過時,不但別人無法感受到單純的愛,反而因為壓力而離開。今天,讓我們記得,福傳最重要就是帶領一個人去和耶穌有一個相遇,讓他經驗到耶穌偉大的愛時,而其它的一切發展、改變就會從這裡開始。試問,我們有這樣的謙卑和慷慨,以單純的愛帶領他人經驗耶穌的愛嗎?

13/2/20

愛的犧牲

為了擁有好東西,你會付出什麼代價。福音中的婦人是外邦人,生於敘利尼基。照理來說,她與她的女兒都沒有資格分享猶太人的救恩。當時的猶太人認為天主只選猶太人為救恩的繼承者,其他的民族是沒有分的。耶穌認識當時的文化,也多少被它影響。所以,當祂首先拒絕那婦人時,那是「正常」的。但,那位婦人卻似乎明白天主的大愛應是「不正常」的,是超越性的的。這是因為她是個母親嗎?的確很多當了母親的女人不都為了照顧兒女而犧牲了原來的生活嗎?愛的深度和力量,不是法律或文化能限定的。試問,是否有哪些經驗讓你對愛的認識被擴大了呢?婦女因為愛女心切,不在意雖耶穌暗示她是小狗,堅持以謙虛和智慧扭轉耶穌的話。婦人沒有停留在抱怨自己的命運,也不介意被認為是小狗,不介意只吃到碎片。她的謙虛和毅力感動了耶穌,為女兒打開了救恩之門。換你,你為了愛願意付出什麼代價、願意承受什麼羞辱呢?真愛是少不了犧牲的。要相信,愛的犧牲在天主眼裡是不會白費的。如今我們也可以記起耶穌為了愛人類,受盡了多少的屈辱、甚至奉獻自己的生命。祂已經為我們開啟救恩之門,我們亦都不是外邦人了。如今,祂賜我們的是完全的救恩,不是碎屑。只要我們願意求、願意和祂建立關係,便能得到!

12/2/20

聖潔的聖殿

每個家庭、每個人的衛生習慣都有小差異。這些差異輕的也許會讓人覺得驚奇或有趣,重的甚至可能是室友、婆媳、夫妻間不合的因素。今天,如果你發現自己也經常因為衛生習慣不同而對某人不滿時,讓我們聽聽耶穌對群眾說的話:「不是從人外面進入他內的,能污穢人,而是從人裏面出來的,纔污穢人。」藉此,耶穌要告訴我們更值得我們守護的是心裏的純潔。「凡從外面進入人內的,不能使人污穢,因為進不到他的心…… 凡從人裏面出來的,那纔使人污穢,因為從裏面,從人心裏出來的是些惡念、邪淫、盜竊、兇殺、姦淫、貪吝、毒辣、詭詐、放蕩、嫉妒、毀謗、驕傲、愚妄」。這句話很實際。試反省:當我們不滿別人時,我們心中想的難道不是如何能夠讓別人承認自己是對的、如何能夠證明自己比較好、如何讓其它人都站在自己一邊,等嗎?這無非在反射自己心中好勝、渴望操控、自我中心的雜念!如果你今天發現自己心中存有不潔的思想和慾望時,也不必太沮喪,更不要否認、隱藏它。耶穌已經知道我們是軟弱的,容易跌倒。我們可以做的是祈求耶穌用祂純潔無私的愛澆灌我們的心、充滿它,因為,就像一個容器,當我們用純潔的思念充滿我們的心時,自然而然的,我們心中存有的污穢思想就會被沖淡、取代。

11/2/20

愛與虔誠

有時候,人越虔誠也變成越挑剔,即過分執著細節,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比方說,很多虔誠的教友在聖堂幫很大的忙,但同時,他們的嘴巴也常批評別人、愛管教他人。或者有教友很熱心祈禱,但是只會祈禱求天主改變對方,卻未曾看到自身的毛病。主耶穌在今日的福音中提醒我們不要做假善人,不要因為固守自己的想法而「廢棄了天主的話」。若是這樣的話,無論我們參加多少彌撒和祈禱會,奉獻了多少錢和力氣,我們的心卻是遠離天主。「他們恭敬我,也是虛假的……」。福音中耶穌譴責經師和法利塞人嚴守規矩卻忽略了愛父母及他人。同樣,要整合信仰和每日的生活並不容易,但卻是真正成為基督徒必要做的功課。要確保我們的心不遠離天主,其實訣竅只有在不斷練習實行愛德,因為天主就是愛。也許,我們可以從簡單的愛德開始。或許現今,有人惹我們生氣了。與其習慣性的回應或冷漠對待他,讓我們選擇比較有愛的方式面對。也許我們可以對天主祈禱,說︰「主啊!我生這人的氣,我為了他向你祈禱。」能為惹我們生氣的人祈禱是一個美好的愛之舉動,是福傳的行動。讓我們今天就這樣做吧,重新溫習耶穌活出的愛的理想,無論遇到什麼,都給自己一個愛他人的機會吧!

10/2/20

渴望地滿足

病人渴望治癒,所以會找名醫;學生渴望智慧,所以會找良師;人們渴望奇蹟,所以會去神聖的地方朝聖……福音中,我們看到人人都追著耶穌來,因為他們看到、聽到、認出並相信耶穌就是那位最好的名醫、最有智慧的良師、最神聖的人。你對耶穌的印象是這樣的嗎?每天,你是否渴望祂、花點時間尋找、靠近祂?還是更多的時候,你其實沒有把祂放在心上?你對耶穌的渴望和你身邊的人相比是否有落差?為什麼今天人們大多會湧去購物中心、美食中心、去學各種才藝、社交,卻不見很多人湧向耶穌,想要認識祂呢?是耶穌不再厲害、不再有效了嗎?還是其實他們根本沒有聽說過耶穌的好?今天我們可以問問自己:耶穌到底「有效」嗎?身為基督徒,我們不是要戴上徽章,把大道理掛在口邊,而是要見證耶穌在我們身上行的一切好事。試問自己:你能清楚有力的說出耶穌如何影響你、如何醫治你、或如何引導你走過生命的低谷嗎?耶穌能帶給你什麼,是購物、飲食、學習、社交無法滿足的?若我們知道答案,為什麼不大膽告訴大家,讓更多的人知道是耶穌賜給我們生活的力量,與祂交談是美事,默想祂的話對我們有多麼好?若我們還沒有深深體驗過耶穌的好,不妨祈求祂賜你這樣的經驗,在你心中留下不滅的痕跡。

9/2/20

地上的鹽

鹽巴在我們家裡是不可缺少的調味料。雖不起眼,它卻能讓食物添加美味!耶穌對門徒說:「你們是地上的鹽」便是要提醒他們,雖然他們很平凡,但卻有重要任務把天主的味道帶入世界來。試問,在你每天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來自天主的味道呢?哪些地方你感覺到氣氛不對、價值觀不正確、讓在它內的人們喪失生命、希望、愛德呢?看看你的家庭、它少的是什麼?你的辦公室,它缺乏的是什麼?你和身邊的人相處是否讓你們變得更好?有時候,我們雖然看到生命中不足的地方,但是因為習慣了、因為覺得沒有用,我們不再積極改變。你知道嗎,當我們沒有活出自己的身份時,最早吃虧的是自己。滿足現況只能讓我們成為不鹹的鹽,使生命越來越沒有勁、沒有方向。不但如此,我們也剝奪身邊的人真正生活的機會。今天耶穌不要我們當失去味道的鹽。相反的,在缺乏生命的地方,我們更要活起來。問天主:主,在這無味、不足的環境,祢渴望什麼改變?耶穌沒有強迫我們一定要怎麼做,但祂會在我們心中放置一個更大的視野、對生命更大的渴望。今天就是回應耶穌,也是回應我們最深的身份的時候。你願意活出自己獨特的生命,發揮自己最美善的一面,把天主的生命帶到世上嗎?

8/2/20

有意義的忙碌

2020年才開始,現在已經是二月了;一周剛開始,瞬間又到了星期五;你剛換工作,如今又過了好幾年;最後一次和某位朋友喝茶已是十來年前的事了……這些經驗讓我們驚嘆時間的飛快流逝!你對匆匆流失的時間抱又有什麼心態?有些人會覺得總是沒法完成很多事而感到壓力;另有人覺得每天重複的忙碌很沒有意義?還有人不斷尋找新刺激,新體驗,彷彿這樣生命才有意義。今天的福音中,宗徒們也是忙碌的人。他們忙著把福音傳遍天下,連吃飯的功夫也沒有。這時耶穌卻邀請他們說:「你們來,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會兒!」原來耶穌不是工作狂、活動狂。認真工作固然重要,但要讓時間結出最有意義的果實,不是要埋頭苦幹,或把最多的活動擠在有限的時間內。相反的,適時停下腳步,私下到荒野去休息能讓我們對時間所帶來的恩典產生敏銳度。試反省:你最後一次刻意排休,為了去一個安靜的地方避靜、單獨和耶穌面對面交談,尋找祂的指引是什麼時候?你最後一次認真做省察,和耶穌一起收集每天聖神在你生命中撒下的恩寵是何時?蘇格拉底說過:「未經審視的生命是不值得生活的的」。只有當我們有意識的去拾回每段時間所帶來的禮物時,我們才能意識到,原來我們的生命是如此豐富的,是被祝福的。

7/2/20

漸漸跌倒

黑落德是壞人嗎?若是壞人,為什麼福音說他敬畏若翰,因為知道他是一個正義聖潔的人,曾保全了他?黑落德是好人嗎?那為什麼他因聽不下若翰的譴責,逮捕了他,押在監裏,最後讓他成為自己炫耀的犧牲品?其實,這就是人性。我們每一個人都像黑落德,有黑暗混沌的一面、也有嚮往光明和真理的一面,不是嗎?在我們的生活中,常會出現許多誘惑。也許為了某種利益、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為了勝過對手,你也被誘惑要使用不乾淨的手段——欺騙、毀謗、巴結、威脅……試回顧當下的你,心中有哪些感受。這時,若你心中感到不舒服、有罪惡感、或失去喜樂時,這就是聖神在內心說話,啟發你的良心,想阻止你犯罪。你是否認真對待聖神的聲音呢?還是,你像黑落德讓慾望勝過良心,最後漸漸的把良心覆蓋過去了。福音中,若翰也可以說是黑落德的良心。黑落德殺死若翰不是一天的事,同樣,我們的良心死去,也是一個漸漸的過程。當我們選擇一點一點的向罪惡妥協,良心就會麻痺。不知不覺中,善良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充滿理想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積極負責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消極的老頭!今天讓我們醒寤清醒,不要讓黑暗和罪惡漸漸的削弱我們的良心,導致最後,我們的幸福和生命也被騙走。

6/2/20

愛的力量

相信從小我們就學會「權威」或「權力」代表對他人的控制。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強過他人,必須具有競爭力,擁有更好的職位、資源或技能。也許我們也以這種方式生活。我們想要超越他人,為了能擁有更大的權力或認可。同時,我們也會按照他人的能力、頭銜或職位來定位他人的權威;並輕視或使喚那些沒有這種能力的人。今天的福音卻賜給我們一個機會,按耶穌的理解去反省並調整我們對這單詞的認識。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派遣門徒們去傳播福音,並將祂自己的力量和權柄賜給他們。耶穌今天也與我們分享祂同樣的力量和權柄。但耶穌的力量和權柄又是怎麼樣的一回事呢?耶穌今天教導我們,真正的力量和權威是愛。愛有能力驅逐我們內心、家庭、社會中的邪惡。愛有能力創造各種奇蹟,治癒人心,建立共融,帶來和平與希望。愛是真正的權威,因為真正去愛的人能在別人的心中贏得一席之地,建立起不能裁斷的愛的線索。愛能把人們結合起來,而不是把他們分隔。愛的力量是長遠的。如今,當社會許多人為了權威和力量而鬥爭、彼此威脅、彼此傷害,造成許多人莫大的痛苦時,我們更需要和耶穌的門徒一樣,以愛的力量行動。只有與耶穌建立友誼,只有得到耶穌的愛,我們才能理解這種新的力量。

5/2/20 

放下偏見

人在認識新朋友時,通常都會對對方的背景、身世感到好奇。如果知道對方有特殊的身份,或有突出的背景,我們是否對他額外敬畏呢?這是家庭和社會影響我們對人的價值判斷的地方,讓我們無形中覺得什麼樣的人值得被表揚、什麼樣的人卻不需要。耶穌從不在乎任何人的背景及來歷。祂只在乎人們的需要和對祂的開放。福音表示:「耶穌從那裏起身,來到自己的家鄉,門徒也跟了他來。」耶穌不在乎門徒們知道被人稱揚的師傅竟然只是個木匠。這與我們的想法很不一樣。多時,我們想透露給別人的是最好、最美、最強的「我」;平凡的、醜陋的、或見不得人的一面我們便設法隱藏,不是嗎?福音中,耶穌不在乎人對祂的評論,因為祂只在乎宣揚天主的國,把救恩帶給他人。當耶穌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最值得的事上時,祂是自由的。我們可以學習耶穌這樣的專注之心,在認出生命中最值得的事物時,能不讓名利和其它世俗價值左右我們的情緒。福音中最吃虧的是耶穌的鄉親,因為他們雖然聽見也看見別人對耶穌作證,但仍以祂的身分、職業、親友來判斷祂,結果他們什麼也學不到,什麼也得不到。讓我們今天不以貌取人,卻要學習開放接受每一個人,把他當成天主派遣來讓我們彼此學習的人。

4/2/20

祂要我好

在今天的讀經中,我們看到兩個痛苦的人:一個是女兒病重的父親,另一個是遭病魔折磨多年的婦女。相信我們也曾經經歷類似的痛苦,無論是當我們非常愛的人正在面臨苦難時,或我們自己正在經歷困難的情況。有時,當我們在面對痛苦時,去向別人表達自己的狀況、或是主動去求助並不容易。但是,這或許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在痛苦中,即便我們想封閉自己,但,我們也許更需要一個能夠深刻理解和安慰我們的人,在黑暗中陪伴,帶來希望與和平。試問自己,你身邊有哪些人可以這樣支持你呢?福音中這兩人因為聽說並相信耶穌可以幫助他們,就冒險靠近耶穌了。試著留意到他們靠近耶穌的姿態,你覺得他們間有何區別嗎?也許那婦人只是聽說過有關耶穌的話,卻自認離耶穌很遠,所以偷偷靠近。即便如此,耶穌確實比任何人都更知道她的痛苦何在,也感受到她摸了祂的衣裳。雅依洛雖光明正大靠近耶穌,但在人群只有耶穌知道他的心急。原來,耶穌對每一個人的理解是個人化的。耶穌也親自認識我們,願意傾聽我們的聲音並親自回應我們。我們祂來說是重要的。與耶穌的友誼能夠帶給我們安慰、和平與希望。今天,讓我們勇敢接近祂,與祂分享我們的痛苦,相信祂能了解我們,並接受祂願意給我們的安慰與和平。

3/2/20

耶穌的救恩

福音中這位附邪魔的人讓你心中有什麼感覺?也許我們會感到厭惡:人怎會有那麼醜陋、不受控、又煎熬的一面?也許你心中對他產生恐懼、不想靠近他,因為害怕被傷害;也許你覺得他很可憐,但卻對沒人能解決這問題而感到生氣!今天這被許多魔鬼糾纏著的人可能在我們身邊。附著他的魔鬼有很多名字:怨恨、自卑、嫉妒、驕傲、控制、壓力、倦怠、憤怒、急躁、等。你能認出你身邊被這些魔鬼折磨的人是誰嗎?人的生活會因為無法控制或超越這些魔鬼而失去自由、失去喜樂,不但傷害自己,也傷害身邊的人。當一個家庭、國家長期被某些魔鬼糾纏時,整個家庭也會失去平安與和諧。你能說出影響你生命、家庭、國家最嚴重的魔鬼是哪些嗎?看到自己或別人被魔鬼欺壓得不像人時,你會怎麼做呢?是放棄他或繼續放縱他嗎?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沒有放棄或放縱他。耶穌更沒有遠離他,反而繼續向他伸出祂的憐憫。為了拯救一個人,恢復他應有的尊嚴,耶穌不惜犧牲了兩千只豬。原來,人的價值是不能以物質衡量的。那人的束縛就如豬群被耶穌憐憫的海水沖走一樣。當你無力面對自己內心的魔鬼、或身邊被魔鬼超從的人時,最重要的是邀請耶穌進入,賜予祂的救恩。你願意為那位附魔的人得到釋放付出什麼代價呢?

2/2/20

時時臨在

天主啟示西默盎他在未看見上主的受傅者(默西亞)前不會見到死亡。因此,當他在晚年因聖神而認出耶穌為默西亞時,欣慰的讚美天主說:「主啊!現在可照禰的話,放禰的僕人平安去了!因為我親眼看見了禰的救援……」。你能感受西默盎的幸福和喜悅嗎?後來,西默盎這段美麗的祈禱文成了天主教會傳統的夜禱中必然誦讀的祈禱文。在每日的結束前,讓我們也花點時間和西默盎一起朗誦這段經文,並嘗試發現默西亞今日如何在我們生命中出現。福音中,西默盎在小耶穌身上認出默西亞:有時默西亞的來到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壯觀、閃耀、明顯;祂可能悄悄的來、平凡不已、甚至容易被我們忽視。因此我們需要求聖神教導我們如何在許多小事情中看到默西亞的足跡。今天試著去留意:是否有哪些人的一句話、一個微笑、一個舉動讓你感受溫暖、被接納、被支持呢?感恩天主因為祂透過它們愛了你。是否有些「陰差陽錯」讓你獲得意外的收穫?感謝天主因為祂掌管一切,照顧一切。是否有哪些衝突或不順利?感謝天主邀請你成長。是否面對艱難的選擇?感謝天主給你自由和良心去選要當怎樣的人。當我們用信德的眼光看每一天時,便會意識到原來默西亞每日都在陪伴、引導、邀請我們成長。

1/2/20

試煉中的平安

讓我們用想像力進入今天的福音。門徒們在一個漆黑風雨飄搖的小船上,海水更要滿進了船。門徒們使勁地想穩住船、想往前航行,到達對岸,但卻無法前進。他們又濕又冷又累,當下的心情一定是無比的恐懼和焦慮。這時他們看到耶穌在船尾依枕而睡,似乎對他們的遭遇漠不關心。你能體會到他們對耶穌的氣憤嗎?「師傅!我們要喪亡了,你不管嗎?」他們覺得耶穌忽略他們,感到受傷和委屈。我們一定曾經有類似的經驗:我們陷入困境,費盡精力卻無法解決,而本想依靠的人也幫不上忙,讓我們恐懼和焦慮。當感受來襲時,一不留意,我們就會淹在負面的想法內。這時,呼叫耶穌,即便是痛苦的呼號,也是一個祈禱。耶穌會回應你的祈禱,問題是,你會去等待、去聆聽嗎?福音中,耶穌平息了風浪,然後對門徒們說:「為什們你們這樣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耶穌真正要問我們的是:你會以信德和順服的心,相信我的臨在嗎?事實上,基督信仰帶給我們的不是痛苦的豁免權,而是試煉中的陪伴和平安。我們必然也要通往十字架,面對那些受苦、失望、恐懼甚至是死亡。但耶穌卻要告訴我們,這時,我們更需要依靠祂,尋找祂,因為只有祂有能力平息風浪。

31/1/20

有生命力的聖言

今天的福音有兩個比喻。在第一個比喻中,種子自身就是重點。人唯一的行動就是把它種在地裡,而它自己紮根、長苗、生長、結果。耶穌還說:「那種子發芽生長,至於怎樣,他卻不知道」種子的成長完全與人無關。種子代表天主聖言。我們閱讀它,聆聽它,有些我們聽得懂也記在心裡,也有許多我們聽了左耳進右耳出。但這不代表聖言沒有在我們內發揮作用。聖言自身「是神,是生命」,是能拯救我們靈魂的聖言,祂有能力感化最硬的石頭心,給人天上的智慧。所以,我們若每天聽聖言,閱讀它,把一兩句話像聖母一樣默存心中,無論我們當下聽懂與否,聖言也會慢慢的在我們的腦海和心中紮根。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撒種,其餘的事聖言(基督)自有能力去做。在第二個比喻裡,重點就在大小的比較,雖然種子—天主的話與其他世俗的影響力比起來,現在看起來是最小的,但只有聖言有永恆天主的德能,其他的東西就像不久以後會凋謝的花朵一樣。「凡有血肉的都似草……草枯萎了,花也就凋謝了;但上主的話卻永遠常存」。因此,讓我們把心和努力都放在祂的話上,只受天主話的影響,這樣我們的內在就會像那顆大樹一樣大,如同永恆一樣源源不絕。

30/1/20

點燃黑暗

在若望福音裡,天主的話就像光一樣,照耀在這世界上,有些人會接納祂,也有一些會拒絕祂。無論如何,光在黑暗中照耀,而黑暗絕不能勝過祂。這光來到了你和我的生命裡,點燃了我們的黑暗,顯露了我們要隱藏的醜陋和不足。若是願意一直讓光照耀我們,願意一直聽祂的話,那我們的裡面、外面、過去、未來和現在都會被天主的光照耀,沒有一個角落是陰暗不明的。一切都在於我們如何聽祂的話。聆聽的一個挑戰就是,我們一定要把所聽到的分享出去。聖言就是燈台上的光一樣,它沒有辦法只為自己燃燒,它的光一定會吸引別人靠近它。因此,聆聽聖言的基督徒有一個特徵,那就是他的生命會變成「見證」。大部分的人不喜歡這個字,但基督徒就是要給基督作見證。若他失去了這個功能,信仰對他也毫無意義了。當然,我們不用刻意站在街頭大聲嚷嚷信耶穌有多好,但你會不會跟你的同事和親友分享天主如何照耀了你,如何幫助了你,如何恩賜了你。一個不會分享的基督徒就像一個隱藏在床底下的燈,對自己,對他人都毫無益處。但如果基督徒開始勇敢從最小的事情開始分享,那我們的社會會多一點光明,少一點黑暗。不要給自己不妥的壓力,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百分百才能分享,但求主賜予謙虛的心,學會感恩就學會分享天主對你的好。

29/1/20

聆聽主的話

今天,主耶穌講了很多「話」。你都聽得進去嗎?還是因為長篇大論而失去焦點,還是因為撒種的比喻聽了很多次所以自以為懂了,就停止專心聆聽?聆聽是人類最珍貴的能力之一,而聖保祿說:「信德來自聆聽天主的話」,意思是,看你怎麼聽,你的信德就會成長。在聆聽的過程中,一個大障礙就是不專心。我們在坐在餐桌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機來。在聊天中滑手機,等於是撒種比喻中,「話」落在路邊,被飛鳥吃掉了。要進步聆聽的能力,或許可以在聆聽的過程中問問題,給予對方一些回饋,但仍然把中心放在對方身上。你曾與一個只愛講他自己的人在一起嗎?你只要說「嗯」,對方會滔滔不絕地講自己。這裡有好多「話」,但卻沒有友誼的交流。在祈禱中,你也是這樣嗎?你講,也會給天主時間講話嗎?你會回應祂在聖言所啟示的嗎?把自己的想法和祂的對照起來,其實就叫咀嚼聖言。不會咀嚼的人,就像「話」落在堆滿石頭的地裡,祈禱結束後,什麼都忘光了。接著,在溝通時,千萬要意識到且掌控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對方成為你情緒的受害者,帶著情緒聆聽的人什麼也聽不進去。他就像種子落在荊棘中的人,親友之間珍貴的關係就被情緒耗費、破壞了。

28/1/20

行主的旨意

今天,主耶穌也問你和我:「誰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祂注視著我們:我們的主教和神父們、修女們、教友們。有誰能舉手說:「主,我就是你的母親,我就是你的兄弟!賴著你的恩寵,我盡心奉行主的旨意。」但願今天,耶穌可以找到愛祂的家人。奉行主意,聽起來抽象,但聖保祿說:「天主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聖。」然後繼續說:「應以聖潔和敬意持守自己的肉體……不要侵犯損害自己的弟兄」。要如何以聖潔和敬意持守自己的肉體呢?看看天主怎麼對待人的身體,在母胎裡照顧脆弱的寶寶。你對你自己的身體有同樣的照顧嗎?還是你常虐待它,讓你無限要做的事情掌控你的休息時間,讓你想賺錢的慾望勞作它?天主的旨意要我們成聖,就從我們如何對待祂給我們的肉體開始。一方面,要照顧好自己,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讓肉體的需要成為崇拜的對象,把養生的念頭當成是聖經的話看待。當你的身體衰弱時,你也能感恩嗎?你也能耐心地善待它,給它時間恢復?天主的旨意也在於善待自己的弟兄姊妹。人最難愛的是自己的家人,因為熟悉讓我們彼此鄙視,讓我們看不到他進步的空間。做天主的旨意就是開始愛那離你最近的親友。對那些很難愛的人,不如先為他們祈禱、禁食、作補贖,對天主表示你渴望與那人和好,也因此得到力量和恩寵。

27/1/20

感謝主的祝福

主耶穌不是帶來罪的寬恕嗎?那麼,為何今天的福音提到「誰若褻瀆了聖神,永遠不能赦免的罪」呢?在福音裡,經師看到耶穌忙著做善事,連停下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便開始人身攻擊,說祂的能力來自邪魔。你曾經因為不喜歡一個人而看他樣樣不順眼嗎?也許你的心靈被嫉妒、仇恨、偏見矇住,導致心靈的封閉,無法欣賞他人的能力。在過年期間,我們更容易陷入比較和嫉妒,聊天時開始閒聊別人。聽到別人被讚美、被肯定,就感到自己被冷落,心魔隨之浮現,讓整個心都被仇恨和怒氣蓋住。這是我們人性的軟弱。然而,在討厭他人的同時,我們能不能把對方的能力歸功於天主,而不是說來自魔鬼,或其它不明之處?要是我們在嫉妒他人的當下,仍然能保留一縫隙,讓謙虛幫助我們認出一切美善的根源來自天主,那我們是有福的。或許,我們可以學會慷慨一些,對主說:「主啊!雖然我看那個人不順眼,但是袮卻喜歡把這些好東西給他,那我也沒話好說了。讓我學會讚美祢的慷慨,而少注意自己的不足,少跟別人比較。讓讚美祢成為我的武器和力量,良藥和撫慰。」換個角度看,我們所能成就的,所能擁有的,那一件不是來自天主的慷慨呢?天主是公平的。只要我們多多學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便會停止比較,多多感恩,才能做人大度,做事也有深度,幸福也更有高度和寬度。

26/1/20

主的應許

耶穌召喚門徒的地方是加里肋亞海,不是經師聚集的會堂,祂挑選的人也不是達官顯赫、家世不凡的人,而是生活簡單、沒有太多學問的漁夫。然而,和其他人不同的是,西滿、安德勒、雅各伯和若望一聽到耶穌的召喚就立刻捨下網、拋下船,雅各伯和若望甚至拋下了在船上的父親,就為了跟隨耶穌。到底是什麼讓他們立刻拋下自己習以為常的安穩工作,來跟隨一位才剛見面、不知道是否可以給他們未來的陌生人?這瘋狂的舉動就像是賭博一樣,把他們自己的事業、財產、家人全都賭在上面,如果賭輸了,就一無所有了。耶穌到底有什麼魅力呢?很有趣的是,耶穌並沒有答應給他們財富和地位,唯一應許是:「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然而,那四位大男人卻選擇相信祂,為此走出了舒適圈,踏上了一條未知的路。在耶穌和四位門徒的相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天國已經在他們之中,因為他們與耶穌有一個心對心的相遇。這個相遇就像是依撒意亞所說的:「在黑暗中的百姓,看見了浩光……」而耶穌就是那道浩光。當祂走向這些漁夫時,祂已把天國帶給了他們,讓他們生命的廣度幅度加大、加深,讓他們看到祂的許諾是超越他們需求的,而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刻回應祂。而當他們用生命回應了耶穌,耶穌也同樣會用祂的生命來實踐祂的應許。

25/1/20

春節的祝福

今天是大年初一,按習俗逢人就恭喜祝賀,祝福新的一年新生命的開始,消災解厄,萬事如意。但是人的生活真的能夠事事如意、避厄解災嗎?人生時常充滿非預期事件,時常有考驗。問題不是問題,如何應對問題才是問題。主耶穌升天之前說:「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因為他深切地知道有天主父為父親,在父的愛中,在父的引導下,在父的恩寵中,即便遇到考驗,我們會知道如何面對,也會有力量面對。主耶穌也許諾:「信的人必有奇蹟隨著他們。」回想一下生命中曾經遇到的挫折和低谷,不也都走過來了嗎?而且從中也得到了許多的學習和成長,這不就是奇蹟嗎?在這過程中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天主父都親自陪伴著你走過每一個困難。或許你現在還在低谷裡,記得轉身看一下身旁的天父,他用無限的耐心,正在陪著你走過困境,你有耐心允許自己走過難關嗎?今天紀念聖保祿宗徒歸化,他被耶穌的一道大光射中,眼睛霎時完全看不見了。這麼大的打擊,卻讓他得到重生。他人生際遇全然翻轉,走向不逃避痛苦但卻是極為喜樂的人生,並且一生奉獻福傳,分享天主父最美好的愛與祝福。耶穌也一樣派遣我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這是新的一年能夠給予他人最好的祝福。

24/1/20

寬恕到底

主耶穌為什麼要揀選背叛者依斯加略的猶達斯呢?聖保祿說:「天主的恩賜和召選是絕不會撤回的」,祂的選擇是始終如一,祂不會因為人的不忠而改變主意。天主的愛是如此的堅定,如此的可靠啊!然而,人很容易變心。猶達斯跟隨耶穌三年之久,漸漸發現耶穌不是他想像的君王式的默西亞,反而更像受苦的僕人。受苦的僕人怎麼能拯救以色列人呢?猶達斯一開始就是壞人嗎?應該不是,但是他允許自己懷疑耶穌。以前所敬愛的耶穌,現在越看越不順眼。難道耶穌不會感覺到猶達斯變了心?主在路上一定多次為他祈禱。但若一個人的心是封閉的,說什麼也無法挽回。到最後,耶穌仍然愛猶達斯,且愛到底。耶穌選擇在他面前作僕人,給他洗腳。但或許對猶達斯而言,耶穌這樣的舉動更讓他看不起師傅。今天的你和我呢?我們可以接受耶穌的方式嗎?在生活中,我們願意寬恕到底,愛他人愛到底嗎?讓我們記得,耶穌揀選門徒,首先要他們「同祂常在一起」,意思是心連心,透過深入聖言,重新打造我們的價值觀。然後,要積極去分享給他人,不然,沒有分享出去的信仰等於是被悶死的信仰。最後,要憑信心,一次一次被心魔打敗後,再次悔改,歸屬那一定會寬恕我們的耶穌。若沒有重複作這三樣動作,恐怕我們也有可能變成背叛耶穌的門徒。

23/1/20

福傳心

福音中有三種與主耶穌來往的人。一、許多民眾,二、門徒們,三、邪魔。邪魔是他們中最厲害,最有洞察力的,只有牠能認出耶穌為「天主子」。然而,牠卻被禁止顯露耶穌的真身分。為什麼呢?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說:「緘默而實踐,比雄辯而不實踐好得多。」邪魔雖然認出天主子,卻不會跟著祂的話去生活,反而會為非作歹,引誘相信牠們的人離開耶穌。這教導宣告耶穌是天主子的我們,要盡其所能,讓生活結出聖神的果實。恰好與邪魔相反的是門徒們,他們以小團體活動,積極聽從耶穌的話,積極回應主的需要。耶穌要他們走到哪裡,他們也跟著,要他們給祂預備一艘小船,他們也做了。門徒們的生活重心就是耶穌。你呢?你屬於一個能滋養你的小團體嗎?彼此深深認識、互相接納,互相扶助的小團體嗎?信仰需要個人化,而在小團體裡成長的信仰可以有更多的個人色彩和參與感。最後,福音提到群眾,他們從猶太地區和非猶太地區而來,好像「找耶穌」這樣的渴望已磨平了原本讓他們隔離的種族紛爭。他們知道自己的需要,也謙虛地來求耶穌的幫助。今天的社會裡也有好多這樣的人,他們渴望被祝福,渴望被醫治。但誰能帶他們到耶穌那裡去呢?不就是你和我嗎?讓我們勇敢地承認自己是門徒,不但積極去幫助身邊的人,也更積極去加深自己和主耶穌的關係。

22/1/20

愛惜生命

主耶穌今天問的問題應該長留在我們心中:「安息日許行善呢,或作惡呢?許救命呢,或害命呢?」你說呢?我們該努力行善,還是作惡?救命,還是害命呢?相信各位祈禱者都會全心救命,而不是傷害生命。那麼,讓我們今天與在美國的各個教區的基督徒合心祈禱,因為1月22日是他們的「為未生嬰兒祈禱及補贖日」。就如福音中的法利塞人和黑落德黨人一樣,現代人也收到死亡文化的極大影響,似乎相信死亡能解決一切的問題。當一個人感到無路可走,他可能想自殺。婦女意外懷孕,可能會選擇墮胎。另外一個人患了末期的疾病,為避免成為家庭的負擔,或許會選擇安樂死。然而,死亡或殺害生命並不是解答,而會造成更大的創傷。今天,讓我們重新對生命,無論多弱小,無論多麻煩的生命,重新說:「是!我願意。」讓我們從心底信賴那常在身邊的天主,祂會拯救我們,不讓人陷入絕望的大主。讓我們不要再被世俗的氣氛感染,導致看不見生命的道路就在眼前。在福音中,主耶穌承諾會治癒一切。你相信嗎?天主是賜予生命的主,是愛的天主。祂會給我們希望去安慰絕望的人,去憐憫那憂慮者,使他得到紓解和實際的幫助。今天,讓我們特別採取積極的行動,對弱小無助的人表示最大的敬愛和開放。

21/1/20

被揀選

今天的聖言指出天主很清楚知道祂要揀選的人。對達味的父親葉瑟和撒慕爾來說,前幾位兒子都非常的優秀。這些英勇的男士正是作王最適合的人選。但是「天主的看法與人不同:人看外貌,上主卻看人心。」天主卻選了一個小孩,在這少年身上看到他的潛能,看到了帶領選民的心。被天主親手揀選的達味並不是一夜之間就變為聖人,反而他犯了許多嚴重的錯誤,但一次又一次,他知道怎麼謙卑自己,對先知、對天主認錯。達味的偉大就在於他的謙虛,他不允許自己的權威讓自己傲慢,但牢記是天主揀選了他,從牧羊人把他培養成國王。在世俗人的眼中,有領導能力的人必須要很有能力才行,但一個不會掌管自己能力,而強迫別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並不是一位好領袖。那謙虛又是什麼呢?英國知名作家 C.S. 路易斯說:「謙虛就是少想到自己。」一個領導人若一直想到自己的私利,那他怎麼去照顧他人呢?其實,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是被天主親手揀選的領導人,在世上作皇家的子民,作天主親生的兒女。在受洗的那時刻起,我們也被賦予管理的能力,如同基督君王一樣。要妥善管理天主賜給我們的種種恩賜,不只是顧到自己,而更是關心身邊的人。讓我們以耶穌基督君王為指標,活出你我的真身分,妥善照顧天主委託我們的人事物。

20/1/20 

滿足身心靈

人是靈魂和肉體所構成的,所以要過均衡的生活要同時滿足心靈和肉體。然而,當人遠離天主,無法得到屬神的欣慰和滿足,這時只能靠追求物質來滿足肉體,但我們都知道物質沒有辦法填滿心靈的空虛。太多人不願去面對這事實,所以拚命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吃喝玩樂,貪知識、貪學歷、貪權利,但不願意靠近天主,也不願意去做真正會讓他幸福圓滿的事情。人是多麼矛盾的啊!在今日的聖言中,撒烏耳王—以色列的第一位國王—就是因為貪婪而遠離天主。身為國王,他被天主揀選帶領人們走正義的路,但自己卻「只顧急忙搶掠財物」。被先知撒慕爾發現時,還繼續欺騙自己,欺騙天主說,他「選出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基耳加耳祭獻上主」。可是他這樣做,其實只是為了安撫自己的良心。被不安全感催迫的他,只好抓到眼前能看到的東西。撒烏耳王的行為就像有錢人大筆捐款,但在背後行不正義的事情,如剝削窮困者、欺負無力者等等。貪婪是人性軟弱之一,它也等於敬拜偶像。但今天聖言告訴我們只有聽天主的話、照祂所吩咐的去做才能滿足心靈的空虛。讓我們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私慾,也求主幫助你不受到私慾的迷惑。貪是萬惡之根,多反省自己,看看是否因為貪而過得不愉快,因為貪心而讓你犯罪。

19/1/20

水和聖神施洗

今日的福音談到兩種洗禮,一種是以水施洗,另外一種是以聖神施洗。用水洗是人的工作,用聖神洗是天主的工作,互相不矛盾,也互相不取代。很多時候,人因為懶惰會說,「就留給天主做吧!」好像自己不需要付出努力,事情就可以成了。天主給每一人足夠的能力去改變自己、去提升自己,為過更有人性尊嚴的生活。天主也給每一個人足夠的愛和恩寵去包容、去寬恕、去克服種種的困難。我們就是要靠自己努力做好本分,就如洗者若翰一樣。他長時間在曠野生活,為了要學會聽天主的話,為了要準備自己做主給他的使命。然而,他也知道自己只不過是預備道路的那一位而已,在他後邊有更厲害的一位要來。其實,這也是我們做事需要的態度,盡其所能,但也懷有謙虛的心承認,成果不在於自己的努力而已,而更是在於天主的工作。所以,一方面要努力,一方面要留空間給天主,相信祂一定會使一切圓滿無缺。有些人付出後,感到氣餒,感到絕望,因為結果不如所預期的。這時候,他忽略了天主的工作,把重點都放在自己的努力上。他要做的是,繼續謙卑地給,也耐心地等候天主會行奇蹟。這時候,耐心就是愛,耐心就是信賴天主。我們不能只相信一切取決於人的努力,我們也要對恩寵開放,而天主會成全的會比人想像的更加豐富。

18/1/20

堅持和彈性

為什麼主耶穌邀請我們不要判斷別人呢?愛判斷他人的人常把自己當成是標準和真理,他自以為是的堅持導致不但把他人關在心外,也更是把天主的祝福給拒絕了。到最後,愛判斷人的人被自己框架蒙蔽,他既不能自我提升,也不能被聖神帶領,也更無法活在天主圓滿的愛裡。福音中的法利塞人和經師們就是這樣的人。恰恰相反的,主耶穌只渴望人人得救,只堅持把天父的愛分享出去。因為無論對象是誰,祂都會接納。主耶穌只堅持一事,那就是:病人要得到痊癒,罪人要受到召喚。回頭反思,你的堅持會讓你有彈性嗎?還是越堅持越固執,心也越來越打不開呢?依撒意亞先知有一句話可以啟發我們:「當你偏左或偏右時,你必會親耳聽到你後面有聲音說:『這是正路,你們要在這上面行!』」無論法利賽人或罪人,他們都各自走偏。當你和他人鬧得不愉快的時候,他有他的看法,你有你的堅持,你們倆也走偏了,只有一位是正路,祂就主耶穌。這時候,我們要作的是,停下來,問問主:「我這樣堅持是對的嗎?教我該怎麼做。」主耶穌一定會指引你該走的路,或許是放下,或許是退半步,或是去同理對方,或是以不同的語氣說同樣的話。到最後,只有彈性的人才能走出自己,積極跟上耶穌的腳步。

17/1/20

講真心話

許多人喜歡講客套話。你也是其中一個嗎?在祈禱中,我們稱天主為「全能的天主」、「慈愛的天父」,這也是客套話嗎?我們真的相信祂是全能的、是慈愛的嗎?無論順境或逆境,祂都掌權在手中,而且會善待我嗎?在福音中,那位來到主耶穌面前的人也很客氣,叫耶穌「師傅」,要耶穌教他關於如何行「善」。然而,當耶穌給他正確答案時,他卻拒絕了,也掉頭離開了。顯然地,他並不接受耶穌的教導;這人想獲得永生,但他卻想按照自己的作法獲得永生。曾經有一位教友分享,他熱心參與教會活動是為了安撫自己不安的良心,因為他認為自己沒有辦法寬恕天主要他寬恕的人,所以就用活動和服侍來代替,希望安撫自己的不安,也希望取悅天主。簡言之,他要「做善事」來獲得永生,就像福音中的那個人一樣。然而,主耶穌不只要他做善事,而是要他來到唯一是「善」的那一位。耶穌說:「善的只有一個……來跟隨我」。基督徒不是要做善事而已,而是要做唯一善者—耶穌—的門徒,要吸收祂的想法和價值觀、感情和看人的方式、跟祂產生默契。然而,跟隨耶穌的人,就不能跟隨自己了,要放下自己的身段,要多多問祂:「祢要我怎麼做呢?」你能這樣做嗎?福音的那一位因為太多的執著,太多的憂慮而錯過了機會。今天,大門為你而開,你真想獲得永生嗎?

16/1/20

相遇後的蛻變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這位癩病人諸多的美德,他意識到自己的病,帶著極大的渴望來到耶穌跟前,然而他並沒有要求耶穌馬上治癒他,而是謙卑的祈求:「你若願意,就能潔淨我。」這句話或許代表他知道耶穌的時間跟他的不一樣—是耶穌而不是他決定在何時何地要治癒他。他知道他能做的是渴望、走進、祈求並等待,他把主導權交給耶穌,信賴耶祂會在最適合的時間醫治他。那我們呢?我們是否有意識到自己的病況?是否要求耶穌馬上醫治我們?還是願意用一份渴望的心,謙卑祈求、等待耶穌的治癒?這位痲瘋病人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對耶穌有極大的渴望和信賴,他的焦點不在他自己的病,而是在他對耶穌的信任。因此,當他被耶穌潔淨後,第一件事不是趕緊去找司祭檢驗並證明他的潔淨,而是極力宣揚耶穌對他的愛。對這位已經被耶穌潔淨的人來說,被司祭、被他人認可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已經和耶穌相遇、被祂洗淨、被祂的愛所包圍,他現在只渴望和更多的人用力分享耶穌帶給他的自由和喜樂。而當其他人看到他的轉變,也趕緊從各個地方來到耶穌的跟前,渴望與祂相遇。當我們與耶穌真實的相遇,心中的不自由被祂治癒後,那份圓滿的喜樂和自由讓我們再也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了,而那份愛驅使我們走出去,大聲宣揚祂的美善。

15/1/20

絕不無聲

你有聽過天主的聲音嗎?在今日的經文中,厄里因為愛他兩位為非作歹的兒子勝過愛上主,他再也沒有聽天主對他說話了。連厄里—一位司祭—都沒有把心放在天主那裡,難怪「上主的話少有,異象也罕見」。今天,我們的教會也是如此嗎?有哪些教友、神父、修女、主教、修士全心愛上主?如今在教會裡,「上主的話少有」嗎?今天,天主渴望找到一位撒慕爾,願意單純地事奉天主,不玩政治,也不爭財爭權。今天的撒慕爾是你嗎?然而,天主很少會以這麼戲劇性的方式對人說話,反而多次以溫柔的口吻,給我們安定的力量;用愛的訓斥,改變人的行為;透過聖經的話,直擊內心;有時候,天主也會讓人沒有選擇,直到我們順服了呼召。關於天主說話的方式,聖經有一句很重要的教導:「天主在古時,曾多次並以多種方式,藉著先知對我們的祖先說過話;但在這末期內,衪藉著自己的兒子對我們說了話。」意思是,最清楚且最確定的方式就是要聽耶穌、要看耶穌,這就是「聽天主的話」。在福音中,仔細觀看耶穌的思言行為,默觀祂在十字架上,在聖體裡……這些都是在聽天主的話。無論我們習不習慣這方式,重要的是要預備一顆順服的心,常對主說:「請上主發言!你的僕人在此靜聽。」這樣,天主隨時來,我們也準備好聽祂,實行祂美好的旨意。

14/1/20

與聖言奔跑

主耶穌在馬爾谷福音中看起來非常忙碌,到會堂教導人、驅走惡魔、到各處宣講,治好無數的病人,而這些都是耶穌在一天內的工作!。今天的福音是這一段的開始。主耶穌的活潑只有在聖經裡看得到嗎?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主耶穌似乎都在睡覺,都被關在聖體櫃,跟普通人的生活無關緊要。真的是這樣嗎?如今,耶穌依賴著基督徒帶著祂到處奔跑。教宗方濟各說:「聖神渴望將我們塑造成『宣講聖言的教會』:這個教會不是由自己發言或談論自己,而是將上主放在心中和唇舌上,每天汲取祂的聖言。相反地,誘惑總是讓我們宣講自己,談論我們的動態,但這樣無法向世界傳遞生命。」如果我們能帶著耶穌趴趴走,那無論我們到那裡去,那裡就有耶穌大能的手,溫柔的臨在,樂意寬恕的笑容,帶來聖神的果實。世界上有許多不能帶來生命的話語傳來傳去,我們也多時被別人的話語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但我們不能忘記耶穌講的話,耶穌做的事,那是唯一能長留到永遠的。福音中,耶穌斥責邪魔離開那人。每次我們用平靜、開放的心接受聖言的時候,耶穌也再次為你和我驅魔,驅走所有黑暗勢力的想法、自私的作為、自卑無自信的自我,帶入聖神的氣息,天主子女的自由。讓我們允許聖言帶著我們奔跑,以祂為食糧,為宣講祂而生活!

13/1/20

平凡中的相遇

在這段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在如何簡簡單單的走入漁民平凡的生活,在他們工作時,靠近他們。我們多數的人也過著平凡簡單的生活,每天上班、求學、或在家大理家事、上市場買菜、等。耶穌也能在我們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靠近我們。有時候我們以為只有在教堂內、在彌撒中、在念玫瑰經或上讀經班時我們才能遇到天主。卻不相信天主能在我們每日的工作和生活中陪伴我們。但這是真的。天主每天都在尋找我們,希望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認出祂而不只是在聖堂。祂希望我們意識到祂常在我們身邊,並喜歡和我們同在。天主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主。祂降生成人就是因為祂希望能靠近我們,成為我們的朋友,給予我們祂無條件的愛。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揀選了平凡、簡單的漁夫,而不是那些極其偉大的人。今天祂也揀選並召叫了平凡的我們,成為他的朋友,並和祂建立親密、信任、友愛的關係。福音中的漁夫們聽到耶穌的召喚便相信了,拋下了網,跟隨了祂。今天我們也可以反省什麼讓我們不敢相信耶穌的召喚,並阻礙我們放下一切回應祂?有時候,我們對天主有錯誤的看法。除了覺得天主很遙遠、太聖善、有點嚴厲不好靠近以外,我們也不相信天主對我們有更大的計劃。福音中,漁夫們回應了耶穌,因此生命有了更大的意義。你敢冒這個險回應祂嗎?

12/1/20

愛的連結

受洗是我們與天父的一個重要連結,代表我們和天父愛的關係正式開始。在今天的福音當中,耶穌在被若翰受洗後,天為祂開了,聖神降臨到祂身上。耶穌雖然已經是神,不需要受洗,然而,耶穌卻為我們人類做最好的示範,教導我們受洗的重要性。耶穌教導我們,祂並沒有馬上展開祂的使命,祂沒有急切地到處講道、找門徒、行奇蹟等等,而是開始祂神聖的工作前先藉由受洗和祂的父親做一個連結。因此,耶穌謙卑地進入水中,謙卑地讓若翰為祂受洗,就是為了和天父形成一個愛的鎖鏈。天父也向眾人宣告:「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這時的耶穌,尚未做任何偉大的事情,尚未有任何的門徒,但是天父因為這份愛的連結感到極大的喜悅,相信耶穌也是。而這一份與天父的愛讓耶穌能夠在正式展開使命前,在曠野渡過四十天四十夜的試煉,忍受飢餓和誘惑的試探。莫非耶穌能夠度過這些挑戰是因為祂和天父有愛的連結。那我們呢?我們是否有真實的感受到與天父的連接呢?我們是否有認清楚自己的身分為天父的愛子、愛女呢?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有感受到天主因為我們身為祂的孩子而喜樂呢?而這份愛的關係是否帶領我們走過人生的起起伏伏呢?這份愛也會驅使我們用勇氣和信心面對試探,也與更多人分享身為天父子女的喜悅。

11/1/20

滿足的喜樂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和若翰正在進行同樣的使命——他們正在施洗。但,當若翰的門徒看到耶穌也在施洗並且眾人都到祂那裏去了,他們心中便產生妒忌。很多時候我們也會遇見類似的經驗。當我們看到別人很好時,我們心中產生嫉妒之情,我們把自己的成就與他人相比,並且無法因為他人的成就而歡喜。但是若翰卻為我們表現了另一種心態。看到耶穌的成就,他真誠的感到喜樂,「新郎的朋友,侍立靜聽,一聽得新郎的聲音,就非常喜樂:我的喜樂已滿足了。」試問,若翰這樣大方真誠的喜樂從哪裡來呢?相信,當我們真的認識自己是誰,體會自己在這世上擁有者獨特且不能取代的位置,擁有屬於自己的才華和使命,並且被天主深愛著,我們也能像若翰一樣成全他人的好。若翰真正認識自己是誰,他只是耶穌的前驅,而這就是他的使命,因此當他自在的活出自己的使命,不跟他人比較時,他的喜樂便得以滿足。我們每一個人都很被天主愛,並從祂那裡得到獨特的禮物,為了在世上活出我們獨特的使命。當我們發現自己的禮物以並活出我們獨特使命時,我們也會體會真實並深刻的喜樂,也無需嫉妒他人的成就。因此,我們需要讓天主告訴我們我們對祂來說是誰,並體會天主是多麼的愛我們的。因為祂的愛,我們可以自由並放棄虛假的面貌、自卑、成就。

10/1/20

謙卑交託

當你向耶穌祈求某件事時,你是抱著怎麼樣的態度呢?也許你口頭上祈禱了但卻沒有把事情交給耶穌,仍然依靠自己的盤算、自己的力量。祈禱對你不過是一個儀式、一顆安心藥,不是嗎?或你求了耶穌,就期待耶穌成全你,因此祈禱、奉獻變成「買」你心願的貨幣?更有些人不敢求耶穌,怕耶穌不成全,怕是試探耶穌,怕耶穌太忙輪不到回應自己。也許,這麼想的人,多時並未走投無路。除非我們體驗過跌倒谷底的無力,我們是無法全然相信耶穌的。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癩病人來像耶穌祈求治癒。當他看見耶穌,就不顧一切俯首至地祈求耶穌。承認自己不能醫治自己,承認自己需要幫助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謙卑啊!也許我們也有一些身心靈的癩病:壞脾氣、憂鬱、嫉妒、自卑、愛判斷別人、各種癮癖,並非靠自己的意志能改變的。你有勇氣承認需要耶穌嗎?福音中,癩病人雖然很渴望被治癒,但他卻說:「主,禰若願意,就能潔淨我。」難道他對耶穌醫治他的意願存有所保留嗎?其實未必。他的謙卑讓他意識到耶穌是天主,能夠選擇用祂認為最好的方式愛他。這方式也許不是我們能理解的。當耶穌給你的不是你所期待的,你會抱怨他還是會嘗試理解祂不同的愛的方式呢?今天我們看到耶穌的愛讓祂伸手撫摸了癩病人。祂也一樣要醫治你的癩病。你讓祂撫摸你嗎?

9/1/20

愛主就要愛人

「假使有人說:「我愛天主」,但他卻惱恨自己的弟兄,便是撒謊的。」愛是一種關係。我們和自己的關係如何,和他人和天主的關係也如何。如果不喜歡自己,對自己沒信心,無法與自己和好,那又如何與他人相處? 當我們總是和別人過意不去,多時問題的根源來自內心未被滿足的需要,而非別人的過犯。我們期待別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樣的期待往往讓我們和另一半或是親子關係,有一些不合、衝突、失望及創傷,讓我們和自己的關係失去協調,也與他人的關係上失去平衡和界線。我們浪費精力氣企圖改變別人,但是越想改變他人,他們就越抗拒。也許我們應該承認一天到晚堅持自己的需要,或搶著替別人的生活負責,卻誤以為在幫助對方是不健康的愛。建立健康的愛的關係,意味著真實、開放、坦承的和天主一起看自己的人生。在困境中保持和天主的關係,是改善的唯一方法。也許我們得學會看到自己的需要和感覺是天主的恩賜,是需要在生命中整合的一份功課。這份功課要我們自己做,不能要他人來滿足我們。當我們因為感受到被天主完全的接納與愛,我們就越能自在的面對自己的想法和感覺,也學習以真實的眼光檢視自己但不要責備,就不會以不健康的方法表達需求或滿足它。心中有了平衡,我們的心靈才能有空間包容和接納別人的不足,去無私的愛他人了。

8/1/20

圓滿的愛

「如果我們彼此相愛,天主就存留在我們內,祂的愛在我們內纔是圓滿的。」什麼叫圓滿的愛呢?你是否曾經體驗過類似這圓滿的愛呢?今天不妨深深的回憶並品嚐那個經驗,因為在它內是天主對你的祝福。當生活遇到挑戰或困難時,這經驗將能讓你有更多資源面對它。只可惜,很多時候,我們接觸或看到的愛並不是圓滿的。比如說:我們相信父母愛我們,但他們愛的方式卻讓帶來壓力;我們渴望孝敬父母,但時間、體力卻限制了我們的好意;我們努力愛自己的伴侶,卻得不到期待的回饋;在工作場合我們的創意、意見、甚至需要曾被現實蓋過;和友人原來友好的友誼被誤解、罪惡打擊。當你感受到眼前的愛不圓滿時,你會繼續付出嗎?仔細再看,經文說圓滿的愛來自存留在我們內的天主。圓滿的愛不是外在標準能定義的。它是透過信德能體會的事。當我們透過祈禱和天主連接,按祂所邀請的方式去愛,即便外在看似微不足道、不完美,這份愛也算圓滿,能帶來平安。但如果我們堅持自己的做法去愛,再多的付出、「應該」、「必須」只能帶來壓力、不滿、和不平安。「在愛內沒有恐懼,反之,圓滿的愛把恐懼驅逐於外,因為恐懼內含著懲罰;那恐懼的,在愛內還沒有圓滿。」然我們提醒自己要把我們愛的動機、決心和力量都建在我們和天主愛和信任的關係上。

7/1/20

難愛的人

若望壹書的作者用「可愛」來形容他團體中的人。他們真的都可愛,都可以被愛嗎?當你想起你的團體:家庭、同事、同學、教會團體,你的心充滿溫馨的愛,還是更多充滿對他們的不滿、無奈?的確,有些人讓我們愛得很痛苦、愛得傷痕累累、甚至愛得很失去信心。誰是你生命中難愛的人呢?今天,就讓我們把這些難愛的人交給天主,讓我們和天主一起談論他。問問天主:「主,這人這麼糟糕,祢能愛祂嗎?這人這樣傷害自己也傷害我,祢看到了沒有?天主,我嘗試愛但我累了,祢能理解我嗎?你能原諒我現在無法喜歡他、無法愛他嗎?」你知道嗎,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繼續愛,主要的原因是我們還未體驗到來自天主的愛。聖經說:「我們應該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出於天主;凡有愛的,都是生於天主,也認識天主;那不愛的,也不認識天主,因為天主是愛。」天主的愛是無私的、也是無條件的。「不是我們愛了天主,而是祂愛了我們。」也許,當我們感受天主再看到我們想愛卻愛的痛苦時的那份疼惜時,我們倦累的心也能得到醫治?你能讓自己感受到天主對你的愛嗎?愛也許很痛苦,但不愛卻讓我們心靈死去。天主愛你。當祂看到你心硬不願再愛時,祂不願我們的心靈死亡,就犧牲了自己的兒子為我們做贖罪祭,為的是讓我們再有生活的機會。你是否也能體會天父這份愛呢?

6/1/20

變通的智慧

耶穌在祂福傳使命從黑暗籠罩的背景中開始。祂的表哥若翰因為堅持講真理而被黑落德監禁了。換我們,面對社會強而有力的黑暗勢力,我們會因害怕而畏縮嗎?今天我們看到耶穌因此退避到加里肋亞。但,我們也看到耶穌並沒有停止祂的使命,只是換個地方實行。也許我們可以問耶穌:「主,祢退避到加里肋亞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祢要這麼做?」也許,耶穌要教導我們的就是創意和變通的智慧。耶穌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是要宣講天國的福音,並要治好民間各種疾病,各種災殃。但是,面對來自耶路撒冷黑落德的威脅,耶穌可以靈活的變通,換個地方活出同樣的使命。試問,曾幾何時我們偉大的理想就因為碰到不利的環境又不懂的變通而被犧牲了?比如說:我們想學習新的技能提升自己、想培養祈禱的習慣、想更關心身邊的某一個人,但卻因為沒有時間、家長或老公不認同、需要改變慣例的行程等瑣碎理由而拖了又拖,最後就放棄了?你知道嗎,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因困難而妥協理想,漸漸的會讓一個人生命失去光彩和力量!福音中,耶穌應驗了先知的話成為百姓看到的浩光,不是因為祂擁有最理想的環境,而是因為儘管社會環境並不完全理想,祂依然靠著創意和變通,堅持活出祂的使命。在最黑的環境下,光才顯得更明亮。你聽到天主邀請你超越你的黑暗嗎?

5/1/20

耶穌的星

在世上,每一個人都在尋找著幸福。有人想知道怎麼才能活得有意義,有人想知道如何得到圓滿的喜樂,有人在尋找自己生活的使命。你能說出你最想找到的是什麼嗎?你找到你想要的幸福了嗎?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三賢士從東方來,尋找他們心中的主。可見,即便再有學問,如果一個人沒有和耶穌相遇,他依然是在世上漂泊不定,無法滿足。福音中三賢士跟著一顆星來找耶穌,「我們在東方見了衪的星,特來朝拜衪。」在他們還沒有找到耶穌前,那顆星就像聖神、也像他們心中的良知,指向天主的真理。我們也能夠學習更認識自己生命中的那顆星。當我們聽取我們的良心告訴我:不要撒謊、不要接觸危險的行為、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傷害他人、不要向罪惡妥協、不要執著,要求原諒……等,我們就像跟隨了那個星,更靠近耶穌的平安。但有時候我們也會走偏。福音中,繁華的耶路撒冷象徵著權威、利益、榮耀。三賢士進了耶路撒冷就看不見星了。當我們被權威、利益、榮耀誘惑,我們也容易迷失自己,為了短暫的利益丟了自己、丟了更深的自己。這樣值得嗎?福音中,三賢士意識到自己迷失了就毫不遲疑的調整自己,重新出發。很快的,他們又因為重新看見那顆星而機器高興喜歡。只要我們願意,天主不吝嗇給予我們悔改的機會。那你願意改變嗎?

4/1/20

長輩的愛

有時我們會聽長輩批評現代的年輕人說他們沒有理想,不具特色,沉迷於手機,過著空虛、無根的生活。但,他們真的不渴望活得更精彩嗎?聖奧斯定很肯定地說:「所有的人,無論他的條件如何,都渴望幸福。」其實,年輕人也渴望活得更精彩,但是前輩們是否會提供他們好榜樣、好見證,並在他們思索人生的道路上指引方向呢?今天我們看到若翰洗者身為好長輩如何愛他的門徒。他本有自己的門徒,但當他看到耶穌走來時,卻不假思索的把他們引向耶穌。若翰的舉動讓我們看到三個超越性的優點。一,若翰平時的生活和言語見證一定是很有說服力的,因此他的門徒願意相信他的話語。二,他很開放,他不認為自己給門徒的就是最好的,因此他願意啟發門徒去見更大的世面,找更好、更適合他們的路。三,若翰很謙虛,他不需要為了自己的榮耀而把門徒留住,卻能接受自己是他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塊墊腳石而已。與若翰,身為長輩的我們,生活和態度是否有哪些需要被調整的呢?想一想:一,我們是否愛說一套做一套,要求年輕人要勤奮、有禮,自己卻沒有同樣的紀律?二,我們是否總是用老方式管教孩子,卻不知道其實時代已改變,他們知道的資訊也許比我們更多?三,除了世俗的道理,我們是否引導孩子認識人生最好的師傅,因為只有耶穌能滿足每個人幸福的渴望。

3/1/20

獨特使命

福音中,我們看到若翰洗者看到耶穌向他走來。若翰和耶穌是表兄弟,他們也許也是童年的玩伴,但若翰對天主要在耶穌身上行的計劃到底了解多少?對於耶穌是天主的羔羊這回事,他能明白多少?對於耶穌,若翰兩次說:「我也不曾認識祂」,謙虛地承認在他眼前這熟悉又不熟悉的耶穌,其實是天主的奧秘。若翰能做的就是謙卑配合天主,讓天主透過他啟示並揭發耶穌的使命。如果,天主能利用若翰啟示並揭發了耶穌的身份和使命,祂亦也會利用我們去啟示並揭發別人的身份和使命。也許,今天我們也可以學習用「奧秘」這兩個字看待在身邊常出現的熟悉人——我們的家人、同事、學生、甚至是我們不喜歡的人?問問天主:「這人也是祢揀選的嗎?」我們熟悉他們的長處及短處,但這只不過之他們的一部分。天主是否對他有更大的計劃呢?不要太急著用自己習慣的模式框住他人,但要祈求天主讓我們看到這人的更多可能。假設我們驕傲和自私的原罪讓我們不願意承認他人的好,因為我們自己想當主角而非配角,就讓耶穌的憐憫停留在我們身上吧。回到聖言:若翰的喜樂並非來自他是默西亞,而是來自肯定了自己在天主計劃中的獨特角色。天主對你我的計劃有著獨特重要性,讓我們不要去妒忌他人,卻能喜樂接受自己的使命,彼此幫忙成全大家的使命。

2/1/20 

作見證

在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許多不同的「回憶地點」:出生的醫院,就讀的幼稚園,初領聖體小白裙的那小店,第一約會的餐廳,結婚的聖堂……這些地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你與這些的連結中盛載了獨特的故事,而這些地點就成了生命的軌跡。

  約但河是若翰生命中其中一個重要的地方,他在那裡用水為人施洗,勸人皈依。他對自己身份的理解——在曠野裡呼喊者的聲音,他的使命——修直上主的道路,以及他為主所作的事——準備「那一位」的到來……正是他所有「見證」的內涵。若翰就在這個重要的地方——約但河對岸的伯達尼,作見證。

  我們常說要宣講福音的訊息和價值,對聖經和教理多番的研讀和啄磨,這固然是好,但身為基督徒,作信仰的見證,除了是講聖經講教理,自身基督徒的身份、個人的使命、為主所作的事,就是福音啟示中見證的內容。而這些,也就是確確鑿鑿與主相遇的經驗之談。

1/1/2020

上主的祝福

新的一年開始,line上群組叮叮咚咚的祝福貼圖没有停止,大家互祝福一句「新年快樂」時,我們真的理解祝福的涵義嗎?我們思考過祝福是從何處而來?我們相信誰有權力讓祝福實現呢?今天的讀經清楚告訴我們,祝福來自於天主,是天主直接而主動給予的,不假他人之手,不需經過特別的儀式,也不專屬於任一族群,凡認識天主的,都可以領受祂的祝福,成為於祂的兒女。手無寸鐵的我們要在複雜的環境中求生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會遇上颱風、地震、天災、意外,也可能面對工作的壓力、人際的排擠、財物的失衡,感到軟弱無力,失去奮鬥勇氣。但是擁有『願上主祝福你,保護你』這樣的允諾,無論行走在光明中或身處於黑暗裡,想到天主都會以祂的大能保護我們,免於災禍和恐懼的傷害,脫離物質和精神上的誘惑、避免身陷罪惡,讓人多麼安心。當我們感到孤單、憤怒、悲傷、不如意時,一抹微笑,一絲陽光,都能轉化心境,「願上主的慈顏光照你,仁慈待你」這是一幅很美的景象,天主用微笑來光照我們,也願意用寬恕包容對待我們。「願上主轉面垂顧你,賜你平安」在享受天主灑下恩澤慈光之時,我們也可以試試把這樣的祝福帶給別人,或許他人等待的正是我們的微笑接納,我們的原諒安慰,還有我們的善意與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