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2/20 聖家節
吳智勳神父
聖家節自然提醒人向聖家學習,不過聖家的組合很特別,與一般家庭不同,效法時要很小心。讓我們用今日的福音做反省。
聖家重視聖殿:聖殿是當時猶太人信仰的中心,它代表著天主的臨在,路加尤其喜歡把聖殿放在他福音中一個重要的位置。耶穌出生後的奉獻禮,十二歲時的成人禮,都在聖殿舉行,聖家總不放棄每個上聖殿朝拜天主的機會。重視聖殿是以色列人的傳統,「萬軍的上主,你的居所是多麼的可愛!……上主,居住在你的殿宇,常讚美你的,真是有福!」(詠84:2,5)聖家保持了這個優美的傳統,福音提到的女先知亞納也極喜愛聖殿,她「晝夜侍奉天主,從沒有離開聖殿」,天主因而眷顧了她。我們對聖堂有同樣的歡樂、尊敬的態度嗎?基督徒對聖堂的重視,可反映其信仰的狀態。信仰冷淡的人往往第一件放棄的事,就是不再去聖堂,表示天主在他生活中已沒有地位。
聖家重守法精神:今天福音讀經中,四次提到聖家「按上主的法律」行事。聖母瑪利亞行取潔禮(以色列人認為婦女生男孩後四十天是不潔的,生女孩則八十天不潔),嬰孩耶穌行割損禮(這是加入天主選民的標記),其父母行奉獻禮及贖回禮。為虔誠的以色列人,梅瑟的法律是神聖的,代表了天主的意思,守法表示對天主恩寵的感謝與回應。聖家並非為守法而守法,法律是他們接近天主、回應天主的機會,他們樂於遵行。聖家遵行法律時,大概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會為別人帶來無比的喜樂。虔誠的義人西默盎懷抱嬰孩耶穌,真的開心死:「上主!現在可照你的話,放你的僕人平安去吧!」八十四歲的女先知亞納見到耶穌後,同樣喜樂地稱謝天主。天主往往藉人的守法行為把恩寵賞給第三者。
今人喜歡自由,嫌惡約束,甚至連教會的法律也覺得太拘謹,認為在這崇尚自由的時代,不應有太多法律的包袱。聖家喜愛法律的態度,助我們明白守法是接近天主的途徑,為己為人都能帶來喜樂。
聖家因信德而生活:第一、二篇讀經都提到亞巴郎的信德,他遇到無法明瞭的事,如年老的太太撒辣生依撒格、天主要他祭獻兒子等,他總相信天主的話,毫不猶豫地實行了,因此他成為信德之父。聖家也有很多事情不明白:童貞女懷孕生子、耶穌生在馬槽、牧童來朝拜、今日福音西默盎與亞納的出現、西默盎預言有利劍刺透瑪利亞的心靈,聖家沒有抱怨質問天主「為什麼」。聖母不明白時,只把一切默存在心中,反覆思量,信賴天主的安排。
今人最喜歡問:「為什麼?」問問題帶來思考,也帶來新發現、新發明,改變生活的質素與方式。但在信仰的領域,問問題不一定是適當的方法,因為信仰上,並非時時處處有理性的答案。在現世旅途中,我們往往不知道真相的全部,我們必須懷著信德,相信天主自有安排,像聖家一樣,生活在信賴與希望中。
中國教友對聖家有特別的喜愛,讓我們不要停在欣賞這個「夢幻組合」裡,而是更進一步效法聖家熱愛聖殿,喜歡守法,並信賴天主,因信德而生活。
20/12/20 將臨期第四主日(乙年)
吳智勳神父
聖母領報」是一個大瞻禮,教會傳統正確地看出領報在救恩史中的地位,故把它列為十五個奧跡之首,現在就讓我們在聖母身上作反省。
古人有一句評詩的話:「鉛華落盡見真淳」,白描的詩總有一種純真美。二千年來,藝術家把瑪利亞加上很多豪華的包裝,例如:聖母領報的地方是一所皇宮式的房間,當時聖母正打開聖經閱讀。其實,納匝肋是一個窮鄉僻壤,那裡來的一座豪宅?聖母的住所是順地形挖出來的房子,黑沉沉的,非常簡陋。此外,窮家女孩接受教育的機會極低,不太可能擁有珍貴羊皮卷聖經,拿在手裡閱讀。因此,當時瑪利亞正在做的可能只是一般女孩子的家務:搓綿、織布、做麵包……等。然而,這個最大的喜訊,就是在這個極平凡的地方、極平凡的環境、極平凡的人物身上自然地、真淳地顯露出來。天主的恩寵總是不可思議!
天使首先代表天主向聖母問候:「喜樂吧!充滿恩寵的,上主與妳同在」。今天第一篇讀經提到約櫃,這是上主與以色列人同在的象徵,但因以色列人犯了罪,天主不再與他們同在,他們失去了恩寵和喜樂。可是,厄娃和以色列人所失去的,在聖母身上一一恢復過來。
天使帶來的喜訊是:耶穌要誕生了,祂的身份是天主之子(天主),也是達味之子(人)。天主不單是超越在上的天主,也是介入人類歷史、寓居在我們中間的天主。這是一個天大的喜訊,表示了天主不會再收回恩寵,祂會永遠與我們同在。
至於聖母,天主以最親密的方式與她同在,就是讓聖神降臨在她身上。因此她成了第一個聆聽、經驗、回應這個喜訊的人。喜訊是要人合作的,因為,沒有人聆聽,更好的也算不得是喜訊。有伯樂才認出千里馬;伯牙這樣高水平的琴手,要有知音的鍾子期才會賞識。同樣地,福音也要一個有慧眼的瑪利亞才知是福音,這是聖母了不起的地方。教會認定她是第一個模範基督徒,理由也在此。她不單是一個聆聽和經驗喜訊,更是一個能確定、接受、與喜訊合作的人。她說:「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聆聽福音的人不知有多少,只有那些懂得回應和實行福音的,才算是真正的基督徒。
聖母跟著宣傳福音,把喜訊告訴別人,她是第一個傳福音者,比任何宗徒還要早。
聖母是一位模範基督徒。依撒伯爾年老懷孕,滿懷感恩是理所當然的;瑪利亞是個貞女,懷孕生子會為她帶來災難性的結果,但標準的基督徒必須願意接受十字架,而聖母便是第一個接受了十字架的基督徒。做依撒伯爾不難,做瑪利亞卻難了;事事順利做基督徒不難,但背著十字架來做的,才是偉大的基督徒。舊約中,許多偉大的人物都想逃避天主的召喚;梅瑟說自己不會說話,耶肋米亞說自己太年輕,約納先知索性一走了之,他們都是逃避不了才接受。聖母卻不是這樣,她比所有先知們偉大,她知道她的召叫是個十字架,但為世界來說,卻是極大的恩寵,所以她毫不猶疑便接受了。這就是基督徒要學習的地方;甘願背十字架,為世界、為別人帶來恩寵、帶來喜樂。相信今人喜講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就是這個意思吧!
讓我們記著福音的啟示:天主往往沒有問過我們就闖進我們的生活裡,而且來得很平凡,不一定在一個神聖的時刻,如在彌撒、避靜中等。一位神父分享他得聖召的一刻,是在吃蘋果的時候:「你願做神父嗎?」「我?」聖召就這樣開始了。天主的恩寵自會選擇時刻的。
恩寵要有人回應才算是恩寵,回應通常都包括十字架,願大家像聖母一樣,堅決爽快地回應,為自己、為別人帶來「上主與你同在」的效果。
13/12/20 將臨期第三主日(乙年)
吳智勳神父
今天的若望福音整篇都集中講述若翰洗者這個人物,但最奇妙的是,作者所說的一切,都指向一個還沒出現的人物 —─ 耶穌。這段聖經四次提到若翰的名字,四次提到他是為「作證」而來。當有人問他是誰的時候,他自稱是「曠野的呼聲」。現在,就讓我們在「作證」及「呼聲」這兩方面作反省。
「作證」一詞已成為基督徒的常用語。這詞原屬法律名詞,要定一個人是否有罪,須靠證人的證供。按猶太人的法律,若有兩個人出來作證,證據便可確立。當然,證人是怎樣的人,也影響證供的可信性。
四部福音都重視若翰這位證人,尤其是若望,他寫得最好。對觀福音集中寫他的生活:住在曠野、穿駱駝毛衣、吃蜂蜜、詞鋒犀利,震撼人心;若望卻簡單地寫:「是天主派遣來的。」從他身上,人能體驗天主的臨在。
今天我們提到一位聖人時,往往喜歡稱他為「天主的人」。其實,這個稱呼來自聖經,那就是說:在「天主的人」身上有一種氣質,使人感受到天主的臨在。若翰洗者正是這樣一個人,所以他的作證使人信服。若望更用了不少具體人物,來描述這位來自天主的證人,因為以色列人對他有多種聯想。
首先,他們認為他是默西亞,是救主,是以色列人等待已久的人物!他是希望所在,他要解救以色列人脫離一切痛苦。他們將各式各樣的期望,都放在默西亞身上:他是和平之子,是英明判官,是偉大的君王。他們把最好的投射都放在這位救主身上,有了他,一切都會好。
然而,當人還未問他是否默西亞之前,若翰自動說出:「我不是默西亞。」他感受到以色列人的期望,他暗示這個期望會實現,但非在他身上,他雖是「天主的人」,卻不是那位解答人們期望的人物。
有人退而說他是厄里亞!厄里亞是位大先知,以色列人相信他先來,而默西亞隨著便到。因此,在逾越節晚餐中,猶太人總把一個位子空了給厄里亞。可是,若翰同樣否認自己是這個偉大的人物,他聲明自己不堪當作大先知。申命紀(18:15)中,梅瑟曾預言天主將興起一位偉大的先知,但若翰卻認為自己也不配做那位先知。
那麼,這位「天主派遣的人」究竟是誰?一切可能的人物都想過了,他必定是個大人物。然而,若翰的答案卻是這樣出人意表:「我是曠野裡的呼聲」。這是個美妙的表達,他甚麼都不是,他只是一把虛無的、沒實質也沒形象的聲音。假若他是一個人物,最少會有人注意他的外貌,有了外貌,人便難以把他忘記。可是,他不想人家記著他,他願人記著的只是耶穌。他一見耶穌便說:「看天主的羔羊。」他讓人明白他的角色是把耶穌介紹給人,因而無須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只把他當成虛無的聲音好了。對於耶穌,他說連祂的鞋帶自己也當不起解。解鞋帶是奴隸做的事,若翰自認當耶穌的奴隸也不配。因著若翰的謙下,耶穌稱讚他是女人所生中最大的。
我們應該效法若翰做個「作證人」,但首先我們必須使自己有可信性。要具可信性便要作「天主的人」,歡迎天主,為天主而活,把天主放在首位;只要天主在自己身上,人便可以藉此感受到天主的臨在。
我們不妨跟隨若翰,做一切都為了耶穌,自己甘願只是一把虛無的聲音,做個謙下的隱形人。雖然這種做法跟今天的心理相反,今人喜談角色扮演,要作個舉足輕重的人物,要盡量突出自己,必須「有我」,不能忍受「無我」精神。但願大家堅定立場,在將臨期間以作證去準備,以忘我去突出耶穌,讓別人從自己謙下忘我的生活中,認出天主的臨在。
06/12/20 將臨期第 二主日
蔡惠民神父
若翰洗者身披駱毛,腰束皮帶,在約旦河為人付洗的形像已深入民心,如果他今天要出現在我們眼前,將是怎樣的模樣?我聯想起台灣鹽寮淨土的區紀復先生。記得多年前到他那裡體驗簡樸生活,發現從住的,用的到吃的每一細節,都與時下物質主義背道而弛。非經一番學習和掙扎,實在無法體味箇中的真我。一如若翰洗者,這種反潮流的生活方式,不單是一個先知性的標記,也是返樸歸真,重拾心靈原貌的具體改變。
按聖經學者的意見,若翰邀請人到約旦河受洗,為當時的猶太人來說,實在是一個先知性的標記。根據猶太人的傳統,他們只會為歸依的外邦人施行浸禮。藉著從水中出來的儀式,象徵受浸者決志加入一個昔日走過紅海的團體。若翰卻一改傳統,要求猶太人浸洗,以表達他們的悔改,及重申對天主盟約的承諾。若翰之所以選擇受浸作為悔改及新生的標記,因為水中的經驗不僅是一個儀式,本身也是一個重生的掙扎和事實。故事中的男孩子在水中遇溺,極力希望獲救。諷剌的是:他越是執著不放,援手越難以施展;反之,他越是張手信賴,新生越容易湧現。
其實,早於依撒意亞先知時代,以色列人己經明白,走過紅海不單是他們團體的標記,也是天主拯救的真實行動。那時,以色列人經歷了流徙巴比倫的惡夢,興奮地準備回歸故里,先知邀請他們在曠野中預備上主的道路,在荒原中為天主修平一條大路。(依40:3)這條「上主的道路」,一方面是指將要面臨的艱辛旅程,猶如當年他們的祖先逃離埃及,穿過紅海,進入曠野的經歷一樣。另一方面,「上主的道路」也是死亡與生命的掙扎,一條痛定思痛,重歸天主懷抱的悔改旅程。為準備這條道路,先知說:「一切深谷要填滿,一切山陵要剷平,隆起的要削為平地,崎嶇的要闢成坦途。」(依40:41)在昔日的有限條件下,相信先知的邀請,不是修築一條從巴比倫到耶路撒冷的高速公路,而是踏上一段充滿掙扎的悔改之旅。
因此,先知的經驗再次給我們肯定:生命與死亡的微妙關係,就像重投天主的懷抱一樣,只要我們不再在天主與自己之間自設障礙,天主便能與人同行。當我們拿走像深谷一樣無底的物質追求;像山陵一樣無止境的權位戀棧;像隆起一樣的自我膨脹;像崎嶇一樣的居心叵測,便赫然發現天主的救恩原來就在足下。
如果若翰洗者的呼聲,代表著一個好消息,那麼,這個好消息同時是一個壞消息。因為要經驗天主的拯救,我們首先被邀請修直上主的道路,再次經驗以民昔日走過紅海,由死入生的掙扎。過程中我們要經歷若翰、耶穌,以至其他門徒一樣的死亡,與此同時,我們才會經驗若翰所預言的聖神。耶穌的聖神使我們在水中重生,好成為一個反樸歸真,心靈滌淨的標記。
陳日君主教
以色列人是天主的選民,天主要他們做祂的子民,祂答應做他們的天主,他們的靠山。但歷史上以色列多次並不把信心放在天主身上,卻更信賴與其他民族所訂的盟約。結果是敗仗、亡國、流徙。
到了耶穌時代,民眾的領導把盟約的意義曲解了,把人和神的關係僵化了。做亞巴郎的子孫好像是買了保險。聖殿是他們一切特恩的標誌,萬民要來這裡,成為以色列的臣民。公元七十年左右,耶京淪陷了,聖殿被毀滅,揭穿了那信念的錯誤。
現代人依靠的是自己,以為科技的進步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以為心理學和社會學進步了,人的問題、社會的問題也一樣可以解決;但事實並不這樣。科學發明了大能的、毀滅生命的工具,疾病和貧窮卻還未消失,甚至不斷以新的面貌出現。團體之間、民族之間的糾紛和戰爭,也還是每日的新聞。墮胎、離婚、自殺、精神病不斷增加,在社會福利制度最完美的國家裡,好像情形特別嚴重。
如果每人看看自己的良心,也不能不承認那裡的情況相當糟糕。讀經一依撒意亞先知的祈禱,就是描寫這個情況:「……我們繼續犯罪,我們好像成了不潔的人,我們的一切善行都好像污穢的衣服,又好似乾枯了的樹葉,我們的罪好似狂風一般地將我們捲去」。原因是:「我們離開了祢的道路……我們頑固不敬畏祢」。人離開天主而依靠自己,就有這樣的結局。
意識自己的錯誤是重要的第一步,所謂「回頭是岸」。轉過頭來,皈依天主,情形就可以徹底轉變。在這將臨期的第一個主日,教會要從妄靠自己的睡夢中喚醒我們,藉著依撒意亞先知,把這祈禱放在我們口中:「上主啊,願您衝破高天,親自降臨」,答唱詠選自聖詠80,答唱句是「天主,求您扭轉我們的命運,顯露您的聖容,使我們獲得救恩。」
今天的禮儀裡,稱天主為「父親」、「救主」(讀經一)。形容我們和天主的關係好比「葡萄小樹」和「親手種植它的園丁」(答唱詠),好比「泥土」與「陶工」(讀經一)。我們所以充滿信心依賴天主,是因為祂已在我們身上開始了好的工程。真如保祿宗徒對格林多信徒說的:「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已賜與你們恩寵……你們藉著祂,在一切事務上,在一切言論和知識上,都充實起來……天主是信實的,祂必要堅強你們到底,使你們在主再度來臨的日子,無瑕可指」。(讀經二)
將臨期的訊息就是:基督已來,祂還要來,我們要準備。祂開始祂工作時我們沒有能力和祂合作(我們還因罪惡而與祂為敵),但要祂的工作圓滿成功,我們的合作卻無可或缺。
本主日的福音強調這合作的態度該是「戰戰兢兢」經營救恩:「你們要留心,要醒寤」;在世上不能一勞永逸,因為天主的聖寵不斷地迎我們而來,我們要時時準備歡迎祂。
當然,「戰戰兢兢」並不等於害怕,因為那「已經」領受了的救恩,讓我們對那「尚未」圓滿的結局充滿信心。其實,將臨期也就代表我們整個的信仰生活:為已經領受的救恩而喜樂、感謝,為擺在眼前的目標而努力不懈、全力以赴。
十一月廿二日 常年期最後主日 基督普世君王節
陳日君主教
基督普世君王節是一個現代教會的瞻禮。在這劇趨俗化的社會裡,天主愈來愈好像無分參與了。人們以為自己以科技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倫理道德只屬個人良心;宗教不該與經濟、政治、教育、藝術拉上關係。甚至不少信徒也以為,信仰的要求只是定時去教堂,敬禮。
教會訂立了這瞻禮是為提醒信徒們,不要讓信仰與生活脫節。信仰應該是一切行動的動機和嚮導;他們的使命是做地上的鹽、世界的光。我們念「願你的國來臨」時,也就是這個意思。
在禮儀改革中,基督普世君王節從本來的十月底,被移至禮儀年的最後一個主日。禮儀年的末段富有末世意義,在基督身上也就特別強調「在末世得光榮降來審判萬民的君王」。甲年瑪竇福音的章節當然最適用不過了。
瑪竇在這段福音裡稱耶穌為人子、天父之子、主、君王、牧者、判官。在多個民族的古代文化中,君王也稱為牧者。耶穌又用牧者的行動來形容末世的審判,所以第一讀經用厄則克耳先知的話來描寫君王——牧者:祂是善牧,祂「尋找」、「照顧」、「聚集」、「帶領」、「療養」、「牧放」、「看守」祂的羊。尤其關鍵的是則三十四:17,吾主上主這樣說:「我的羊群啊,關於你們,看,我要在羊與羊,綿羊與山羊之間施行審判。」
其實,牧者到傍晚把綿羊和山羊分開,是一個實際需要;山羊比較怕冷,而綿羊卻喜歡新鮮空氣。聖經借用這行動來象徵善人、惡人的區分。
在天主方面,人類本是合一不分的,祂救恩的計劃包羅所有的人。「基督從死者中實在復活了,做了死者的初果……在基督內眾人都要復活」(讀經二);是人的自主把自己分裂了,有人接納「屬於基督」,有人拒絕「屬於基督」。
聖經專家米蘭總主教馬帝尼樞機說:我們不要強調福音無意強調的問題。在這描寫得很生動的最後審判的景象裡,我們要吸取教訓的核心:君王的命令(來吧,去吧!)、解釋(因為……)、被審判者的質問(我們幾時……?)無非是為襯扎出最後的答案:「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做的,就是對我做的。」「凡你們沒有給這些最小中的一個做的,便是沒有給我做。」
這是一個多麼使人驚奇的教訓。耶穌竟把整套倫理道德簡化成「愛弱小者」的誡命,甚至在愛人時並不意識到主的臨在也不要緊,只要你「為我的兄弟中最小的一位做的,就是為我做了」,就有名分「來享受我從永遠準備了的幸福」。
信仰和生活不該脫節,信仰的核心是愛的誡命。在社會中實踐愛德,也就是擁護基督君王的王權。
教宗最近在簽署「教會在亞洲」勸諭儀式的講話中,特別表示欣賞「亞洲教友愈來愈熱中維護人性尊嚴並爭取公義……實踐愛德,推進人性的發展及解放……。」為正在致力建立或鞏固堂區「關社組」的我們,這是莫大的鼓勵。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
吳智勳神父
今天讀的福音是瑪竇福音中有關天國比喻的最後一個,我們要知道不同的比喻是從不同角度講論天國,而比喻之間是互相補充的。耶穌曾講過天國好比人撒種,種子如何發芽生長,他卻不知道,這強調天主救恩的能力,但不要結論:人對此恩賜,甚麼也不需要做。今日的比喻便明言:天國雖是天主的恩賜,但要人努力去回應;金幣的比喻強調天國的恩賜並非不勞而獲,它要求人積極地參與建設天國。
這段福音的背景是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對當權者講話,叫他們不要自恃是天主的選民,自以為緊守法律便足以獲得救恩。他們握著知識的寶庫,更是天主聖言的保管者。這份財富本可使很多人受益,但他們沒好好利用,反而使天賜的財富,埋藏在眾多法規和先人的傳統裡。他們使別人受害,更害到自己失去這份財富。
金幣的原文是Talent,也譯作「塔冷通」,是用作衡量貴重物品重量的單位。在當時,一個月工作也不能賺取一個。比喻中,Talent有才能之意,但主要含意並非指不要埋沒才能,而是指天主予人不同的恩寵與才能,要人去建設天國,使世界多一份愛心,使社會多一分溫暖。領受才能愈多的人,對建設天國的責任愈大。
每人就其所受的恩寵去拓展天國,沒有人在天國的建立上是完全沒用處的。天主按我們的能力與處境作出要求。天主不會要求老人家去教授聖經、去探訪病人,卻會要求他們與兒孫有良好關係,忍耐、少發牢騷和體諒年輕人,做個快樂的老人。天主要求中年人減少野心及對名利的追求,多重視與家人共聚。對年輕人則不會要求每天數小時祈禱、做善工,卻要求他們尊敬長輩,不要無所事事,要求節約,節制各式各樣的慾念,少講論別人長短等等。由此可知,凡在生活中能讓人看出基督徒價值的,就是在參與建設天國。
比喻中提到僕人賺取了多一倍的金幣,但主人並沒有取回或與他對分,而是要他管更多的事,使我們知道不可在建設崗位上停下來,說已經做夠了,這正是「凡有的還要給他」之意。建設天國的果實,不能用數目計算。比喻中對賺五個金幣和賺兩個的,所得到的讚賞並沒有分別,因為天國的財富並非以數目衡量。
這比喻有助我們作出常年期的總結,讓我們反省一下在實際生活中,天主賞賜自己的恩寵,並反省自己如何利用天主的恩寵與才能。一年中天主使我們的知識增加了,技能純熟了,經驗豐富了。我們曾利用這些恩賜為主作了些甚麼?在這禮儀年中,差不多讀完了整部瑪竇福音,我們得著了甚麼?最深感受是甚麼?抑或早已忘記得一乾二淨?若是如此,我們就像比喻中第三個僕人,把天主的聖言埋在地下了。在為主建設天國上,我們可以自問:我曾為天主做了甚麼?現在能為天主做些甚麼?將來又能為天主做些甚麼?
08/11/20 常年期第卅二主日
在這常年期的末段,我們已讀到瑪竇福音的「末世言論」那部分。本主日福音章節的主角,是那將要來臨的新郎耶穌。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自己的燈,出去迎接新郎。人類的歷史就是「拿著燈出去迎接」。
哪一個人在世上沒有期望?哪一個人在生活中不追求目標?可惜,許多人不太清楚他們該期望的是甚麼,值得他們追求的是甚麼。哪一位女孩子不想找到一位如意郎君?可惜,這幾天本港娛樂圈的新聞滿是「負心」、「分手」、「婚外情」等壞消息。
秋天總會帶來多少愁意,教會又以十一月為煉靈月,紀念亡者。想起人生短促、變幻,「人生終向」的問題就更形迫切。如果辛苦一生而樸個空,那是多麼可惜,多麼可怕!
我們基督徒真是有福,知道耶穌基督才是人類唯一的救主。祂愛所有的人,祂愛每一個人。父母的愛、夫妻的愛、兄弟姊妹的愛、朋友的愛,加在一起,也不能完全表達出祂對我們的愛。祂犧牲了自己,使我們再有資格追求天國;跟隨祂,我們的希望不會落空,面對死亡也不必害怕。
保祿宗徒說:「我們若是信耶穌死了,也復活了。同樣也必信天主要領那些死於耶穌內的人同祂一起……」「這樣,我們就時常同主在一起。」(讀經二)
「時常同主在一起」是天堂的最佳定義。同這位真天主真人永遠常在一起,藉著祂,偕同祂,在祂內並藉祂的聖神,歸回天父的懷抱,並與聖母、眾天神、聖神共融;這就是天堂,我們的終向,我們的歸宿。
福音說那十個童女中「五個是糊塗的,五個是明智的」。誠意等待新郎的童女中,也有糊塗的嗎?是的。她們帶了燈卻沒有隨身帶油,油用完了,燈熄滅了,終於她們被關在門外,後悔也無補於事了。
跟隨耶穌不是遊戲,加爾瓦略山也不是旅遊地點。燈要發光必要焚燒,焚燒必會消耗燃料。生命該是不斷的奉獻:喪失生命的才得到生命,把生命抓住不肯放的,卻會喪失生命。
這筆數按實用主義的方程式是算不出來的,這裡需要的不是科技,不是學問,而是智慧。智慧使我們辨別是非;這裡說的是「大是大非」,不是關於怎樣過日子,而是關於生命的意義。人不能為了生命而犧牲生命的意義。
智慧使我們擇善固執。作出了抉擇便集中精神,全力以赴。在「人生終向」問題上,絕不能三心兩意,這是「基本的抉擇」。當然,基本抉擇如果沒有日常一些「小抉擇」去配合它,漸漸會變質。油要一滴一滴奉獻出來,直至我們提著點著的燈,迎接新郎的來臨。
說我們迎接耶穌,不如說耶穌先迎接我們而來。讀經一說,不是我們尋找智慧,而是智慧先來尋找我們:「一有追求她的志願,她必預先顯示給他們……智慧到尋找配得上自己的人,她在路上親切地把自己顯示出來,很關心地迎接他們。」
智慧「坐在門前」等我們。那末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開門讓她進來。正如若望保祿在被選教宗的那天說:「不要害怕,打開你們的心門,讓祂進來。」萬不要設防!
這也就是「小孩子的精神」——一切依賴天父。知道智慧不是我們自己能爭取到的,謙虛地、感激地領受這白白賜與的恩惠。求智慧之神給我們加油!
1/11/20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
吳智勳神父
今日福音的背景,是耶穌和法利塞人、黑落德黨人、撒杜塞人、法學士交鋒三個回合後對他們的評論,到現在仍值得教會內人士作自我反省。現分述如下:
(1) 要分辨甚麼是天主的話,甚麼是人的話:當經師及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寶座上,宣讀及解釋天主聖言的時候,他們是天主的代言人,有特殊的地位,故信眾應當聽從。今天神職人員在講道台上,應忠實地講解天主聖言,切勿大發個人偉論,乘機罵人和作情緒宣泄等。教友也應自我警惕,不能因對某神職人員不滿,而不聽他所宣講的聖言,否則便是缺乏分辨精神。
(2) 不要只說不做,或只聽不做:耶穌教訓門徒不要像經師和法利塞人只說而不做,他們按梅瑟法律教人「全心、全靈、全意愛天主」及「愛人如己」,但自己卻容不下善良的耶穌,處處想除去祂。這種只說不做,會使自己所講的缺乏可信性與說服力。假使一位神職人員生活奢華,但站在講道台上說:「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如何使人信服?另一方面,教友若只聽不做,便像山中聖訓結論所說,建在沙上的房子毫不安全,經不起考驗。
(3)動機要純正,不要只為出風頭:傳統猶太人有一習俗,就是把一小經匣縛在手腕上或額頭上,匣中有聖經金句,提醒自己時常緊記天主聖言。猶太人的外衣四邊加上繐頭,使行動減慢,助人想起天主的誡命。經師和法利塞人把經匣加大,衣繐加長,目的卻在引人注意,使人知道他們是何等虔誠莊重。耶穌批評他們在筵席上佔首位,在會堂裡坐上座,都是希望人知道自己的存在。其實,想留名、想不朽是人類的天性,如小時的塗鴉,少年時的刻樹刻石;沒有才幹的穿奇裝異服、染髮紋身,有成就的要勳章、獎項,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建築物,都表現出人不甘於藉藉無名的天性。耶穌告訴我們,只有天主才能真正滿足人們希望留名、追求不朽的天性,因為相信基督的人,「他們的名字已刻在天上」。
(4)認識真理與生命的來源,是在基督與天父身上:耶穌說不要稱人為「導師」、為「父」;驟耳聽來,似乎不合常理,因為每人都有老師及導師,教友總會有父親、代父及神父。其實耶穌想指出,教會是一個特殊的信仰團體,在這團體內,只有耶穌是真理的來源,是獨一無二的導師。主日學或慕道班導師教授耶穌的真理時,是分享耶穌唯一導師的職務,他們並非真理的來源。耶穌叫我們不要稱人為父,是要我們認識天父是唯一生命的來源,神父和代父只能幫助人接受來自天父的超性生命。
耶穌的話對基督徒來說的確具有時代意義,祂要求在教會信仰團體內,無論處於領導地位的或是平信徒,必須要分辨出甚麼是天主的話,並且不要只說不做或只聽不做,常懷純正的動機,相信名字刻在天上勝於在世上出名;在這人人爭出位、領風騷的時代,基督徒卻體驗到,基督才是真正的道路、真理與生命。
25/10/20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吳智勳神父
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後,趕走了在聖殿做買賣的人,斷絕了當權者的財路,與他們的衝突白熱化。於是他們聯合起來,爭取主動,好能剷除耶穌這個公敵。
第一個回合是政治性的,由法利塞人及黑落德黨人發動,問耶穌「應否給凱撒納稅?」耶穌以稅幣上有凱撒的肖像,故應歸還他;但猶太人特別接受了天主的印記,故必須把自己的心歸還天主。
第二個回合是神學性的,由不信有復活的撒杜塞人出馬。他們問:「一個結過七次婚的婦人,復活後哪一個才是她的丈夫」?耶穌指出人不應以地上的情況,投射到復活後;復活後的身體,不再過地上婚嫁的生活。
耶穌使撒杜塞人啞口無言後,最有學問的法學士發動第三回合攻擊;問題本是信仰上的,但法學士把它轉化為學術性問題。舊約中有六百一十三條誡命,他們問耶穌哪一條最大?這問題在法學士的圈子裡一直爭論不休,他們認定耶穌這個從未受過學院式教育的木匠,一定無言以對,必然打擊耶穌在群眾心目中的威信。想不到這條必須要對法律有相當認識才知道答案的學術性問題,竟難不到耶穌,並且祂的答案遠超他們想像之外,令他們大為嘆服。耶穌從舊約不同地方,抽出兩條誡命,並巧妙地融合為一條。第一條誡命:「你應全心、全靈、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可能很多法學士都可答中,因為他們大致同意這是最大的誡命;但從未有人把第二條誡命——「愛人如己」加上去,使一學術性問題,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原則。耶穌的答案讓他們知道,天主的誡命不是一個理智的遊戲,而是指導人藉聖善生活走向天主。
讓我們反省這條融合愛主愛人的誡命。全心是指整個人的感情,全靈是指整個人的精神,全意是指整個人的意志、思想。每個人應反躬自問:對天主的愛能否支配整個人的感情、能否推動整個人的精神、能否指導整個人的意志與思想?梅瑟如此要求以色列人愛上主是有其背景的。當時以色列人離開受奴役的埃及,渡過紅海,他們經驗到天主在他們民族生命中所傾注的愛,所以實行梅瑟的要求較為容易。若距離經驗天主愈遠,則愈難執行;這誡命會逐漸變成經上的條文,缺乏推動力和真實感。對我們這些離開梅瑟帶領以民出埃及、過紅海三千多年的人而言,除非我們在生命中接觸到天主的愛,否則極難全心、全靈、全意愛天主。
「愛近人」為以色列人是指「愛自己同族的人」,耶穌回答中的「近人」,是推廣到所有人,特別是有需要的人。這為以色列人是相當困難的,他們很難想像怎樣去愛統治他們的羅馬人和不潔的罪人。耶穌讓他們看到人必須先有對天主的愛,才能發覺甚麼人也有可愛之處,因為他們都是天主的子女,基督所救贖的兄弟姊妹。因著對天主的愛,人才有能力去愛近人。
讓我們以今日的福音互勉:從愛近人的行動中,去表達自己實在愛天主,從愛天主的經驗中,汲取力量去愛一些按自己本性很難去愛的人。
十月十八日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
吳智勳神父
今日的福音,常為人津津樂道。其背景是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後,把在聖殿中做買賣的人趕走,並開始對猶太當權者加以責斥。當權的人完全處於被動和捱打的劣勢,意識到必須反守為攻,展開對耶穌一浪接一浪的攻擊。今日福音記載的,是第一個回合。
這回合是由法利塞人策劃的。本來按常理,宗教性的法利塞人與政治性的黑落德黨人,是不可能合作的。黑落德黨人與羅馬人合作,替羅馬人窺伺猶太人,是羅馬人的祕密警察,是民族中的賣國賊,在宗教上是罪人,接近他們也會玷污自己,如今法利塞人為了除去耶穌,心中有了仇恨,甚麼原則都不顧了,拉攏政治性人物相幫,但表面上仍保持清高的外貌,只是派門徒出馬,與黑落德黨人合作,設圈套陷害耶穌。
橋段是政治性的,考慮周詳。他們先用讚美的說話套住耶穌,說祂是誠實的、講真理的、不顧忌人的、不看情面的,然後問:「應該納稅給凱撒嗎?」他們不問事實「有沒有納稅給凱撒?」事實上人人都要納稅,他們不想提自己也在納稅給凱撒。他們是問原則上「應不應該納稅給凱撒?」這是個非常煽情的問題,可能的答案似乎只有三:「不知道,無可奉告」、「應該納稅」、「不應該納稅」。
若耶穌答「不知道」,會令群眾很失望,一個如此偉大的師傅,竟連這個問題也沒有主見;沒有道德勇氣怎能導別人?假如耶穌答「應該」,則會令普通猶太群眾很失望,他們一直認為耶穌是帶領他們趕走羅馬人的領袖;耶穌肯定失去這些草根階層的支持。如果耶穌答「不應該」,雖令猶太群眾高興,但卻構成叛亂罪,黑落德黨人自會報告羅馬人,由羅馬人除去耶穌,不用自己動手,招致群眾反對。
他們以為這回合的部署無懈可擊,想不到耶穌沒中他們的圈套,反以更高明的圈套回敬他們,向他們要一個稅幣,還假裝無知地問肖像和名號是誰的。從他們拿出稅幣的行動和對耶穌的回答,足以令群眾反感。耶穌暗示自己並未擁有這稅幣,而認為羅馬錢幣是污穢的法利塞人,卻把稅幣攜帶在身。耶穌也不迴避問題,清楚表明:「凱撒的該歸還凱撒。」這是一針見血的話,梅瑟的法律要求:「誰的財物就該歸還給誰」。稅幣既有凱撒的肖像和名號,是屬於他的,按梅瑟法律,必須還給凱撒。耶穌的回答,既遵守羅馬法律,又符合梅瑟的法律。
以一句有智慧的話就擊倒敵人,並不是耶穌的目的,第二句話「天主的該歸還天主」,才是福音的訊息。這句話既有警惕性,也有提示性。法利塞人是猶太人的宗教領袖,是屬於天主的人,理應把心歸向天主。耶穌以這句話扶起他們,把屬於天主的心,歸還天主,不要再投向邪惡。這句話才是整段福音的精粹所在。
有人把今日的福音看成是政教分離的基礎,政治與信仰各不相屬,其實這不是主要的意思。法利塞人的心充滿邪惡,借用政治去達到除去敵人的目的。耶穌要人內心真誠,心是天主的居所,印上天主的肖像,是屬於天主的。這段聖經直指我們的內心,要求我們把「屬於天主的歸還天主」。
11/10/20 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
蔡惠民神父
婚宴是聖經中常用的圖像,用來描寫天國的臨現。依撒意亞先知預言,天主將擺設婚宴,款待萬民,席間的食物是精選的,酒是清醇的。在那時刻,再沒有悲慟與哀號,也沒有淚痕與恥辱,取而代之,只有無盡的喜樂與歡笑。凡參與這婚宴的人,「無論是飽飫的,饑餓的,富裕的或貧乏的」,正如保祿宗徒所言,「都會得到滿足,能應付一切。」
瑪竇亦以婚宴比喻天國。比喻開始時,客人為了種種原因而不重視婚宴的邀請,一些甚至拒絕赴宴,乾脆把送請柬的僕人都殺掉。於是,主人就派遣僕人到大路上,凡遇到的,無論壞人好人,都邀請到婚宴來。在席間,主人發現其中一個客人,沒有穿婚宴的禮服,於是便捆起他的腳和手,丟在外面的黑暗中。
瑪竇筆下的婚宴,似乎給人一種前後矛盾的感覺。一方面天國的婚宴有別於地上的婚宴,無論富裕或貧乏,所有人都被邀請出席。除非人運用自己的自由拒絕赴宴,否則沒有什麼理由可以把人拒於門外。另一方面,既然客人已經來到席間,主人為什麼因他沒穿禮服而把他粗暴地趕出去?難道瑪竇理解的天上婚宴,也是先敬羅衣後敬人,與人間的現實沒有兩樣?
曾經看過「飛越來生緣」這部電影,發覺女主角的遭遇,就好像一個忘記穿禮服赴宴的客人。故事以一個美滿的家庭生活開始,一家四口,夫妻恩愛,子女長進。一天,家中的丈夫和一對子女因車禍喪生,剩下女主角一人,自然痛不欲生。內心的受傷令她終日以淚洗面,灰黯的世界使她失去活下去的動力,甚至了結自己的生命。當她死後,生前的憂傷、沮喪、絕望,便成了她的「禮服」,縱使身處婚宴,也無法改變她的執著。幸好,藉著丈夫的耐心開解,她最終重拾昔日內心的希望。就在那一刻,緊緊纏在身上的自嘆自憐,怨天尤人,一下子變成喜樂與歡笑,地獄的幽暗頓時化為天堂的美景。
所以,比喻中的客人所欠缺的並不是甚麼綾纙綢緞,錦衣華服,他只是忘記穿上基督。保祿在迦拉達人書曾經說過,「凡是受了洗歸於基督的,就是穿上了基督。」如果天主願意我們眾人在基督內得救,那麼,在信望愛中穿上基督,便成了得救的不二法門。天主願意每一個人進入祂預備的婚宴,如果人能參與其中,那一定是因為基督,只有藉著祂,我們才堪當出席這個盛會。
4/10/20 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
蔡惠民神父
聖經是天父給我們的家書,內載有天主的啟示與真理,不過,稍為對聖經有所認識的人都知道,這封家書並不是通過傳真或電郵來到我們手裡,而是經過以色列人漫長的歷史逐漸形成的。故事的主角不理會上文下理,斷章取義,將聖經某字某句硬套在今天的境況,並奉為天主的旨意,最終不是鬧出笑話,便是鬧出人命。同樣,如果故事的主角只顧研究每章每節的文化、歷史背境,而忘記這封家書為自己今天生活的意義,聖經只會淪為歷史文件,而不是生活的聖言。
依撒意亞先知書中有一首葡萄園的詩歌。內容描述主人如何悉心打理葡萄園,最後卻收到野葡萄,寓意天主的信實與以民的不忠。要瞭解這一段經文,舊約的歷史背境故然重要,但先知的說話不單是向昔日以民說的,也是向今天新以色列說的。
如果教會就是新以色列,我們是否意識天主為我們團體的建立而「翻掘了土地,除去了石塊」;團體中的成員就是「精選的葡萄樹」。抑或,團體的實況一如先知所描述的令人失望:「他原希望正義,看,竟是流血,他原希望公平,看,卻是冤聲!」寓言的園主眼看自己付出了心血,卻收不到相應的成果,最後憤慨地指出葡萄園的下場:它的籬笆要被撤去,圍牆要被折毀;沒人再修剪和耕鋤;荊棘和蒺藜將叢叢而生。這番說話為今天的教會又有什麼相關呢?
身為猶太人,耶穌自小也聽聞葡萄園的故事。祂不以為先知的話已經過去,也沒有將它生硬的套在當時的團體身上。祂一方面引述這個故事,指出以民對盟約一貫不忠的態度,另一方面,祂將先知的指責,具體地引伸在司祭和法利塞人對祂的抗拒和謀害上。因此,當司祭和法利塞人聽了耶穌這個比喻,立刻明白祂是指著他們說的。所以,耶穌是生活的聖言,祂懂得怎樣將天父的說話賦予生命,直指人心。
今天,再讀耶穌對葡萄園故事的演繹,祂對我們的教會生活有甚麼意義呢?可能有人認為,葡萄園的故事不是已經告一段落嗎?司祭和法利塞人因拒絕耶穌不是已受到懲罰嗎?先知的預言不是已經應驗在以民身上嗎?天主不是已經折毀了舊約的籬笆,將葡萄園出租給新約教會嗎?我們就是耶穌所說的新租戶。如果我們只停留在耶穌當時的理解和演繹,葡萄園的故事再次成為歷史文件,生活的聖言瞬間又變為死板的文字。
葡萄園的故事,無論是依撒意亞先知所寓言的舊約,抑或是耶穌所引伸的新約,將要為教會生活繼續帶來沖擊。雖然耶穌許諾在盤石上建立的教會將屹立不倒,但我們總不能對葡萄園主人的一片苦心置若罔聞。昔日的租戶反客為主,甚至想將葡萄園據為己有,今天的租戶是否意識自己只是僱工,一切努力的成果應交回主人?又或者教會為了汲汲於組織的壯大,場面的壯觀,而不惜像前人一樣,扼殺了人與天主的相遇。在教會的籬笆內,我們經驗的是正義與公平,抑或是流血與冤聲?
雖然葡萄園內一而再,再而三發現不忠甚至凶惡的租戶,不過,先知預言有小撮「遺民」始終忠於天主。他們人數雖然不多,但卻甘於在葡萄園內默默耕耘,縱使在眾人背棄承諾的時刻,他們仍將這份承諾視為自己生命的基石。「匠人棄而不用石頭,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那是上主的所作所為,在我們眼中神妙莫測。」
27/09/20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吳智勳神父
耶穌喜歡講故事,因為故事是當時傳遞訊息最佳的工具。今日福音故事的訊息很簡單:人要承行天父的旨意,光說不做是沒有用的。當日的對象是司祭長和民間長老,希望他們聽後會醒覺。
透過故事本身,耶穌清楚判斷司祭長和民間長老的行為不對。故事中的兩個兒子代表了兩類不同的猶太人;願意悔改的稅吏和娼妓,比不知悔改的司祭長和民間長老更先進入天國。這為後者是一個很大的諷刺,因為稅吏和娼妓破壞了舊約聖潔的法律;司祭長和民間長老很多是法利塞人,他們視破壞聖潔法律的人都是罪人,都需要隔離,免得自己被玷污。但耶穌竟然說稅吏和娼妓比他們先進天國,為他們是個很大的侮辱。
我們反省這故事時,可能會想:這些司祭和民間長老是否犯了比貪婪、剝削、姦淫更大的罪,而有這樣的結果呢?事實可能並非如此。耶穌並沒有稱讚第一類人,而只譴責第二類人。故事中,兩類人都不完美。當父親叫大兒子做事時,他很堅決地說:「我不去」,而且連父親也不稱呼,傷透了父親的心。換句話說,稅吏和娼妓的確犯了罪,但他們知道悔改,最後也按照父親的意思去做。代表著司祭長和民間長老的小兒子,他的口可以很甜,恭敬地叫「父親」,但實際上甚麼也沒有作,同樣傷了父親的心。
故事帶出的訊息是:在承行天父的旨意上,稅吏和娼妓比司祭長等人先做到了,故此他們先進入天國,但沒有結論說所有稅吏和娼妓都能進入天國,或他們是最先進入天國;也沒有說所有司祭長和民間長老都不能進入天國。進天國的標準,是看人有沒有按照天父的意思去生活。
司祭長和民間長老是一些公眾人物,他們以守法在人前保持美好形象,習慣以義人自居,有傾向批評別人的不是,很少會注意到悔改的問題。耶穌的指斥正好有警醒作用。
我們都喜歡有一個美好的公眾形象;保持良好公眾形象可能成為自己行事的標準。我們不去看三級電影,不去馬場或投注站,因怕被人看見,有損自己的公眾形象,但到外國旅遊時便原形畢露,甚麼都敢做。我們實在像司祭長及民間長老一樣虛偽,沒有按天父的意思去生活。
故事亦沒有鼓勵我們像大兒子一樣反叛,以顯示自己有性格,反正自己比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好,比他們更易受耶穌接納,這樣做也錯過了比喻的意思。
讓我們好好把握比喻的意思,它要我們悔改,實行天父的意思,這決定我們是否先進入天國。故事帶有期待的意義,期待像司祭長和民間長老的罪人,察覺自己的虛偽,耶穌正等候著他們回歸父家。
20/9/20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
蔡惠民神父
平心而論,基督徒越熱心,越容易因耶穌所講的僱工的比喻而困擾。一批勤奮的工人,大清早便受僱在葡萄園工作,之後,另有工人分別在中午、下午,甚至黃昏時份才受僱進入葡萄園。這些工人無論在工時及體力付出上都有所不同,按理得到的工資在比例上亦應有所分別。不過發放工資時,每人獲得的,都是一整天的工資。
如果你是第一批進入葡萄園的工人,你有甚麼反應?或許你亦會抱怨不公平:「這些最後僱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他們和我們這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不過,主人提醒我們,工資不是事先已議定好嗎?根本不存在不公平的問題。「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或是因為我好,你就眼紅嗎?」
如果主人出於闊綽,喜歡對這個好,那個好,旁人實在管不著,更無需眼紅,我們既拿了自己應得的一份,理應安份守己。但是,第一批僱工的投訴,也是不無道理。試想一下,如果辛勤一整天與工作一小時的待遇是一樣,縱使事前已議好工資,無可否認也是一個不公平的安排。再者,如果大清早與黃昏進入葡萄園的工資毫無分別,那麼,在宴席的比喻中,主人又為甚麼因那些被邀的人遲遲未到而大發雷霆呢?
所以,差異總是有的,多勞多得應該是更合理的安排,若不然,社會便失去上進的動力。不過,有沒有想過,縱使給你多發一點工資,最終也不會比別人多,因為葡萄園的工資是天主的愛,是生命的滿全。天主的愛使人一無所缺,稱心滿意,假若人在天主的愛中,還有何求呢?難道天主的愛不是萬有嗎?既是生命的滿全,我們還有甚麼欠缺呢?儘管在一個滿溢的杯裡再注水,最終也只是一杯。原來,天主的國就是希望的滿全,許諾的實現,人進入天國,就是進入天主毫無保留的深情大愛,在那裡只有先後之別,並沒有多寡,貧富之分。
僱工的比喻之所以困擾基督徒,因為人總喜歡將自己的看法投射到天主身上。商業社會強調公平交易,合理回報,薪酬與表現掛鉤……我們以為天主亦會這樣論功行賞。怎知天主不是我們手中的偶像,衪往往超乎我們的法則。衪的慈愛與寬仁,不但超出我們的想像,甚至顛倒我們的邏輯。難怪依撒意亞先知提醒我們,天主的思念不是我們的思念,我們的行徑也不是天主的行徑。
天主的思念和行徑與人不同,並不是衪否定勤勞、輕視進取。事實上,為得永生,衪要求自少守法的富少年更進一步,變賣一切跟隨衪。意思是當人儘了一切努力跟隨耶穌後,人還要「變賣」那種多勞多得的想法,否則人仍被卡於天國的門外。
天主有別於人,衪實在一無所缺,人無論做甚麼都無法增添或減損衪的完美,天主與人交往,是白白的分施。人有不同的回應,就像不同的十字架,不同進入葡萄園的時刻,不同的神恩與使命,彼此雖有輕重先後之別,但無公平與不公平之分,因為每個人的回應都是獨特的,那屬於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020年9月13日 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
蔡惠民神父
為說明寬恕之道,耶穌將天主比作一個國王。當國王要跟自己的債戶算賬時,一個僕人因無力還錢而苦苦哀求,國王便無條件撤銷了他的欠債。不過,當同一個僕人沒有寬待拖欠自己金錢的同伴時,國王便大怒,並且說:「如果你不各自從心裡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為什麼國王要這樣憤怒對待第一個僕人?如果只因一次過錯便落得如此下場,那麼,天主的容人之道,根本連伯多祿所講的七次也不如,更遑論七十個七次了。
第一個僕人得到懲罰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次數的多寡,也不是出於天主的小器。其實,當一個人拒絕寬恕他人時,本質上,他同時也不容許自己去經驗他人對自己的寬恕。越是不願意寬恕,越是無法經驗寬恕;越是無法經驗寬恕,越是無能力寬恕,形成一個自困的惡性循環。
我們都知道天主是慈悲為懷,寬宏大方,但多少人經驗過呢?為什麼會這樣的呢?一般人認為,一而再,再而三的寬恕並不實際。太容易去寬恕,不獨無助他人覺悟前非,反會助長他人,特別是仇人,在我們身上佔便宜的危險。好像伯多祿一樣,我們往往會為寬恕的次數設底線,或為寬恕而定下條件。寬恕只能是有限度,有條件的,例如,除非對方首先認錯,又或對方承諾不再重蹈覆轍,甚至要看到對方有所改變,否則,我們不會輕易寬恕。
這種實際的想法,表面上似乎很明智,但實質上也將天主對我們的寬恕,設定了底線和條件;將慈愛無量,寬宏大方的天主,矮化為一個斤斤計較,償善罰惡的判官。縱使我們稱天主為慈父,但心底裡不敢相信,也不期望天主會像慈父對浪子般接納我們。歸根究底,我們始終認為,一個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天主,較為容易相處和滿足我們的需要。所以,傳統所說的地獄並不是天主審判的後果,實質上是人拒絕承認和接受天主無條件寬恕而自困的籠牢。
無論在教會中,家庭中,甚至我們自己的心中,我們都會輕易遇到不願寬恕所帶來的桎梏。一個只有五歲的小朋友與他的同學爭執後,很自然的便會說:「我以後都不會再跟他們一起玩了。」這句說話有多堅決,說這句話的人內心亦有多冰冷。一句「我永遠不會寬恕你!」看似很豪氣,代價卻是決絕地將仇恨的心魔永遠關在自己的內心,付出不可謂不大。
聖詠的作者一再強調,天主是良善寬仁,緩於發怒,富於慈愛,人卻拒絕接受這事實,也不相信寬恕比報復更能徹底化解仇恨。不過,拒絕寬恕他人,也是拒絕被寬恕;只有寬恕他人,我們才會經驗被寬恕和接納。所以,當耶穌被問及有關寬恕的限度時,他不對我們說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個七次。耶穌的意思當然不是說四百九十次是寬恕的極限,他是藉這數字上的對比,指出寬恕與拒絕寬恕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極端世界。天主給予人自由,但人運用自由拒絕天主,頑硬的程度,有時甚至連天主的慈愛也不能軟化。面對人的執拗,我相信天主是難過而不是憤怒。
八月三十日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蔡惠民神父
很多人假設信仰生活應該是喜樂平安,恬靜自然。幾時遇到困擾、不安、憂慮或掙扎,直覺便以為這是信德薄弱的後果,心想只要多祈禱,加增信仰,煩惱便會得到化解。
不過,以耶肋米亞先知的經驗為例,信仰的道路不一定是平坦安穩。首先,先知是在不情願之下接受天主的邀請:「上主,你引誘了我,我讓我自己受了你的引 誘;你確實比我強,你戰勝了。」先知的信仰旅程原來是充滿抗拒和掙扎。保祿亦認為,作耶穌的門徒也不是一條安穩輕鬆的道路:「你們不可與此世同化,反而應該以更新的心思變化自己,為使你們能辨別甚麼是天主的旨意。」
同樣,伯多祿也經過一番掙扎才明白跟隨耶穌的代價。當他被立為宗徒之長不久,他便對耶穌所預言的掙扎、挫敗,甚至被殺害提出異議:「主,千萬不可,這事絕不會臨到你身上!」但耶穌斥責他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縱觀前人的經驗,跟隨耶穌要付出代價。這代價就是甘願放棄對舒適、安穩和嘉許的渴求,放棄物質社會的成功或幸福標準,並甘願接受因愛而帶來的承擔與犧牲。
由此可見,信仰的記號絕不是一般人所假設的溫馨、舒適、甚至浪漫,反之,跟隨耶穌往往使人陷於惶恐,毫無安全感當中。尤其當我們完全信賴天主的時候,手中好像沒有甚麼可以抓緊時,天堂與地獄只是一線之差而已。
如果信仰的道路不是一條平坦大道,難怪耶穌在社會大眾當中不容易找到認同。社會輿論喜歡質疑教會某些紀律或堅持過於嚴苛或不切實際。例如每當有神職人員的性醜聞曝光,司鐸的獨身傳統照例又會引起責難;幾時電視傳來教宗老態畢現、行動不便的畫面,戀棧權勢的指摘又會不絕於耳;遇上教會為履行公義而逆流而上,高聲疾呼時,不明其解者以為教會是爭取出位,另有企圖。
明白信仰的代價是一回事,願意付出又是另一回事。這種貪圖安逸,避免犧牲的想法也潛伏在教會群體內,伺機而動。面對信仰無止境的邀請,迂迴曲折的道路,人總有疑惑軟弱的一刻。為此,我們不需為教會內天下烏鴉一樣黑的情況而沮喪。教會與眾不同的地方,就好像伯多祿一樣,縱有不明白,不想接受的時刻,但總不放棄相信。當耶穌責斥他的想法不是天主的想法後,他並無離開,而是退到耶穌後面去。雖然在惶恐中,他始終跟隨耶穌進入耶路撒冷;雖然在昏睡中,他始終陪著耶穌在革責瑪尼山園渡過惶恐的一夜;雖然躲在膽怯的人群中,他始終走在耶穌的苦路後面遠遠注視;雖然因出賣耶穌而滿面羞慚,他始終在晚餐廳靜候祂的顯現。
如果天主願意我們在信仰中掙扎而成長,刻意迴避,只會使我們的生命變得萎縮無力。讓我們不拒絕困難,因為困難使人變得堅強;讓我們不逃避問題,因為問題的解決使人變得智慧。
八月二十三日 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
蔡惠民神父
有一個裝扮奇特的人來到一個小村莊,他向迎面而來的幾位婦女說:「我有一顆神奇的湯石,如果將它放入燒開的水中,會立刻變出一鍋美味的湯來,如果不相信,我現在就煮給大家喝喝看。」有人就找了一個大鍋子,也有人提了一桶水,並且架上爐子和木柴,就在村子的廣場煮了起來。這個陌生人很小心的把湯石放入滾湯的鍋中,然後用湯匙嚐了一口,很興奮地說:「哇!太美味了,如果再加一點洋蔥就更好了。」立刻有人衝回家拿了堆洋蔥,陌生人又嚐了一口:「太棒了,如果放些肉片就更香了。」又有一個婦人快速回家端了一盤肉出來。「再有一些疏菜就太完美了,」陌生人又建議道。在陌生人的指揮下,有人拿了鹽,有人拿了醬油,也有人捧來其他的材料,當大家一人一碗蹲在那裡享用時,他們發現這真是天底下最美味好喝的湯。
故事中的湯石,可能只是陌生人在路旁隨手檢來的一塊石頭,不過,在他的指揮下,村莊裏各人都願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結果煮出了一鍋美味的好湯。
耶穌也曾對伯多祿說過類似的說話:「你是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 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因著耶穌這番話,伯多祿在信仰上成了一塊奇妙的石頭,在他之上所建立的教會,將會屹立不倒。
很可惜,這塊石頭的奇妙性在歷史中慢慢發展為一個神話。在很多教友心目中,伯多祿以及他的繼承者,就像靈丹妙藥,只要拿到他們的祝福,甚麼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又或上天意旨,只要是他們的說話,都可以放心奉為不變真理。然而,這種信仰不單忘記伯多祿亦有常人的一面,亦無心理準備接受神話破滅所引發的震盪,同時更將整個教會的重擔壓在一個人的身上,逃避了自己的參與和貢獻的責任。
根據記載,瑪竇並不諱言伯多祿雖然身負重任,但其實亦有常人的一面。當他率先勇敢承認耶穌是默西亞,永生天主子後,不消多久,耶穌便斥責他說:「撒彈,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伯多祿日後對耶穌的否認與背棄,對保祿的猜疑與競爭,對教會的失望與牢騷,都無礙他發揮磐石的身份,因為使教會屹立不倒的,並不是他個人的能力,而是聖神的工作。
明白了伯多祿這塊石頭的奇妙,面對教會生活未如人意的地方,信仰便不容易為人性的軟弱所動搖。在教會的歷史中,她曾經因憑藉殖民主義的庇蔭而導致傳教事業挫敗;因生活紀律的鬆弛而失去光彩;因神職人員的背信而醜聞不斷;因缺乏包容而引致分裂,甚至彼此殺戮……。然而,教會並無因種種憂患而衰亡,反之,就在痛苦、失意、挫敗,羞慚的母腹中,教會在聖神的推動下,一次又一次重生,跨過罪惡的洪流,見證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教會的許諾。
今天,通過教宗這塊石頭,聖神邀請我們每人回答昔日伯多祿面對的問題:「你們說我是誰?」如果我們以為不需思考,只要重覆伯多祿的答案便足夠,試問一塊湯石又怎會變出美味的湯來呢?只有每人都以自己獨特的見證,以行動去宣示「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教會的生命才會充滿聖神的活力。不同的神恩就像形形式式的洋蔥、疏菜、肉片、醬油……加起來自然會調出天下最美味的湯。想喝一口這樣美味的湯嗎?或許先想一下自己可以拿甚麼放在鍋裏!
八月十六日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吳智勳神父
福音記載耶穌治好 客 納 罕婦人附魔 的女兒,但明顯 地 重心並不在 驅魔 的奇蹟上,因為魔鬼及附魔者 都沒有 在 故事中出現 過。耶穌和那 客 納 罕婦人 才 是 故事的主 角,特別是耶穌稱讚那婦人的信德。 故事的上 文是耶穌就 潔與不 潔 的風俗問題 與經師及法利塞 人 爭 辯。這些風俗已成為以色列人的行為準則,不要與不 潔 的東西 接 觸, 否則自己也沾染 不 潔,例如:不要接 觸外邦人, 免 受玷污。今日福音 的事 件,也能為這潔淨問題 提供一個答 案。
故事提到耶穌「來到」提 洛 和漆東一帶,原文是「退到」那些地 方 的意思。那 處 是加里肋亞以 北,客 納 罕 人聚居的地 方。猶太人不會 去,因為是不 潔之地;他們也不敢去,因為是 敵人的地 區。客 納 罕 人 和以色列人從梅瑟的時代開始,就已經是死 敵。耶穌退到那個地 區, 一方面教育門 徒消除錯誤 的潔淨標準,另一方面是要寧靜 時 刻,沒有 人會來騷擾祂,因為那是一般以色列人不敢去的地 方。
此寧靜 時刻非 常重要,因為不久祂要往 南行, 踏 上 祂 不 歸之路。但這個寧靜 時 刻, 卻被一位客 納 罕婦人高聲呼 叫破壞了。 這是一位了不 起 的母親,在人們 面 前高呼大叫是 很 不體面的事, 別人以為她瘋了。 一 個 客 納 罕婦人向一位猶太男子高聲哀求,更加 不 可思議,可能被 族 人看成奇恥 大 辱。但這婦人為了自己女兒 的痊癒 , 甘 願 承 受一切羞辱及譴責。當 門徒不勝其煩的時候,耶穌卻欣 賞這婦 人的愛心,並有意 提昇她。
祂首先指 出猶太人對救恩有優先性:「我被派遣,只是為了以色 列家族 的亡羊」。但那婦人立刻用 行動去回應,她最初稱耶穌為「 達 味 之 子」,即一位像達味一 樣 有 能 力的人,與耶穌接觸後,便上前 「叩拜祂」, 相 信 祂來自天上的身份。耶穌 用「小狗」比喻外邦人, 是沒有侮辱 的意思,反 而語帶機鋒,暗含「寵物」之 意。那婦人 聽 出 耶穌 弦外之音,立刻機智地回應:「小狗也可 吃到主人 桌 上掉下來的 碎屑哩!」意思是說:我們外邦人不敢像子女一樣與主人同桌共食, 能像小狗一 樣 吃主人 桌 上掉下來的東西也滿 足了。 耶穌不能不欣 賞那婦人的智慧與信德。以色列人 總 把 別 人排斥 在 外 面,但那 客 納 罕婦人卻謙遜 地 承 認無資格 當子女,但 求天主憐憫, 天主一點點的恩 寵,也使 她 受 用 不 盡,難怪耶穌稱讚 她信德大。
耶穌 會因 別人的信德而行奇蹟,但稱讚人信德大,福音只記載過兩次。一 次是對一位百夫長,另一次是今日福音中的婦人,而 兩人都是外邦 人,都是謙遜地為所愛的人 向耶穌請求。我們可 見到愛心與信德的 重 要,外在的潔淨風俗、法律、血統,並 非得救恩最重要的東西。 讓我們為 有愛心而 未信主的人祈禱,天主不會拒絕有愛心的人, 愛心使人走近天主。 求天主使 有愛心的人進一步有信德。我們也彼此 代禱, 求天主使我們有開放的心,接納天主慷慨地把救恩也賜給非基 督徒, 像今日福音記載,救恩來到 客 納 罕 人 身上, 甚至接受那婦人的 信德, 比跟隨耶穌 多時的 門 徒 還要大。
八月九日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蔡惠民神父
有兩個畫家,相約各畫一幅圖畫,來表達平安之意。第一個畫家畫了一個大湖,風平浪靜,湖面如鏡,山上的美景在水中映得清清楚楚。第二個畫家畫了一片極大的瀑布,旁邊有一顆小灌木的枝子彎在水中,它頂端的分枝上擱著一個小巢,幾乎被浪花浸濕,中間睡著一隻知更鳥。結果,第一幅畫繪出順境的寧靜,第二幅畫卻呈現逆境的平安。
心力交猝的厄里亞先知,在山洞中聽到天主的邀請:「你站出來,站在山上,立在上主面前。」(列上19:11)果然,天主在山上出現了。不過,天主的出現並不如人所想像的轟動,既沒有風暴或地震,也沒有烈火或洪水。厄里亞在和風中感受到上主從那裡經過,即時以外衣蒙住臉,站立在上主面前。
厄里亞的經驗,就好像第一幅風平浪靜的畫一樣,相信大家不會陌生。當遠離塵喧,在群山環抱,水平如鏡的湖光山色中,或一望無際,海天一色的輕風海韻中,人不其然有一種與天地合一的感通。在教會歷史中,很多影響深遠的靈修傳統,都是發源於荒山的獨處,或隱院的默觀。當然,厄里亞的經驗不單是指外在環境的寧靜,和風亦可比作人生旅途上的順境。當生活事事順遂,無風無浪的時候,人容易感到天主與人同行,這點相信不需多述。
另一方面,瑪竇所記載的耶穌步行水面,就好像第二幅圖畫,指出人生在逆境中,亦可發現天主的臨在。故事開始時,門徒正受著波浪的顛簸,忽然發現耶穌步行海上,朝著他們走來,在驚嚇中,以為遇上妖怪。耶穌對他們說:「放心!是我。不必害怕。」(瑪15:27)祂並且邀請伯多祿下船,走在水面上。伯多祿卻因強風而膽怯,最後在驚惶中慢慢下沉。
門徒起初以為遇上妖怪,正好反映逆境中的一般心態。幾時遇上風浪或崎嶇,人總會聯想可能自己犯了罪,是天主遠離自己的後果。請放心!原來耶穌也處於驚濤駭浪中。人生旅程,總不會永遠是一帆風順,在天主的計劃裡,低潮並不是試探或懲罰,而是一個讓生命划到深處,讓信仰札根源頭的機會。因此,以悲觀消極的態度看人生逆境,就是拒絕接受在水面行走的邀請。
人在逆境中會迷失方向,感到害怕,也是自然不過。因為逆境的出現,意味我們過往習慣和依附的一切,都要一下子改變和失去。例如:多年來鍊就的一技之長,現在卻無用武之地;以往行動一如常人,一場惡疾,現在出入只能倚靠別人;習慣了衣食無憂;現在因金融風暴,卻要節衣縮食。這些不願接受的事實,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凶險,人其實可以灑洒地走一回。
在逆境中,人以為只要沉著應戰,便可以熬過去。伯多祿曾經勇敢地下船,走在水面上,不過,很快便因波濤凶湧而往下沉。為什麼?或許伯多祿起初以為自己可以應付,不過,當他發現自己實在無法克服內心的恐懼,無力抵抗種種外來的壓力時,身體便慢慢往下沉。就在這快要淹沒的時刻,他抓到耶穌伸出的手。其實,承認自己的恐懼,並不等於懦弱。反之,恐懼提醒我們只有在天主內才會有力量,接納自己的恐懼就是承認我們需要天主的援手。
雖然逆境中與順境中的天主是同一的天主,不過,逆境的掙扎,會激發更深的信賴,波濤的顛簸,會磨煉更深的體味,只有在戰戰兢兢中,我們才會領會伯多祿的說話:「你真是天主子。」
八月二日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蔡惠民神父
有一位富人,在街上遇見一個全身骯髒的小孩向他討錢:「先生!可憐可憐我!賞給我一塊錢吧!」富人看他不過十歲左右,長得眉清目秀,就問他說:「你有父母嗎?」答道:「沒有。」又問:「你有家嗎?」答道:「沒有。」富人說:「好,你跟我來。」富人走在前面,小孩在後面跟著。可是仍然不停說道:「先生,可憐我,給我一塊錢吧!」富人說:「你跟我來,我要給你的何止一塊錢呢?」富人一面走一面想:我回去先叫佣人給他洗個澡,剪頭髮,換上新衣服,再準備可口的晚餐及溫暖的床。想著想著就到了家門口。回頭一看,卻不見那小孩。
故事中的小孩苦苦哀求,希望富人能助他解決燃眉之急,富人的回應卻遠遠超出小孩的期望。他要把他帶回家當作自己的兒子,分享自己的一切。為什麼小孩會在途中跑掉?很可能他從未想過富人會這樣恩待自己,在拿不到一塊錢的情況下,失望地走了。這個故事雖然有點脫離現實,不過,對說明天主與人的交往卻很有啟發。
我們就好比小孩,往往以自己的想法規限天主,將自己的量度投影在天主身上,結果,只會對自己所塑造的天主失望。保祿在羅馬人書指出:「誰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是那些極端的情況嗎?不是。保祿以肯定的語氣強調:「任何勢力或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保祿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因為縱使曾經遇上困難,困苦,窘迫,饑餓,赤貧,甚或刀劍,他發現天主總是不離不棄,與人同行。面對這份深情大愛,他實在無法參透是怎樣的長、闊、高、深。
然而,人喜歡從小孩的眼光去看天主的愛,將「沒甚麼能隔絕天主對我們的愛」,理解成「沒甚麼能隔絕我們對天主的愛」。這種本末倒置的看法,把天主塑造成一個苛刻嚴父,祂要求人無論在任何情況,縱使是面對頑疾困擾,身心煎熬,沮喪失落,也不可以抱怨,質問,懷疑甚至是背棄天主。沒想到,人在極端痛苦中,要懷疑和背棄的,只是自己塑造的天主。
依撒意亞先知提醒我們,天主好比富人,祂對達味後裔許下的洪恩,並不是以民可以花錢買回來的。天主所預備的豐富美食是不收分文,那沒有錢的,也無任歡迎。我們只要細心聆聽,就會發現豐美的食物,只要放下焦慮,就能找到生命的水泉。這樣天主實在有點離經背道,難怪祂跟這個功利社會的思維格格不入。縱使祂沒有被排斥,很大程度已經被矮化,成為一個斤斤計較的天主。
富人與小孩是否真的不能共存?如果天主的愛是單向的,人的回應是否完全被動?人的忠信在天主眼中是否毫無作用?耶穌從沒有為以上的問題提供一個神學性的答案。不過,他的生活態度卻告訴我們兩者是可以整合的。瑪竇福音記載,耶穌在荒野遇上一大夥沒有食物的群眾,雖然動了憐憫的心,但祂並沒有單方面解決問題,反之,祂邀請門徒拿出僅有的五個餅和兩條魚作回應。同樣,門徒起初估計遣散群眾是耶穌的意願,也是最合適的決定。不過,慢慢發現,耶穌的心意超乎一般法則,在人的努力和參與下成就天國。
天國就是天主忠信的實現。如果我們認為自力可以擁有,最終只會讓它白白流走;如果我們願意在聖神的帶引下開放,它將是一個不斷叫人驚訝的發現。雖然它給人的感覺是不切實際,不合原則,然而,它卻是天主之為天主的真個性。
七月二十六日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蔡惠民神父
瑪竇福音十三章搜羅了耶穌有關天國的比喻。過去兩星期,我們已經讀過其中撒種和莠子的比喻,接下來,就是寶貝和珍珠的比喻。這些比喻並不是要描繪天國的藍圖,也沒有提示登天國的門徑,因為天國根本不是一個地方。耶穌講論的天國,其實是指一份天人關係,是天主忠信的態度。不同的比喻,以不同的角度,揭示天主的許諾怎樣透過耶穌的死而復活得到開展,最後在末日達致滿全。那麼,寶貝和珍珠的比喻對這份天人關係有什麼啟發呢?
一個人尋找藏在地裡的寶貝,找到了,就把它藏起來,高興地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那塊地。短短的幾句說話已經指出,天人的關係包括「發現」和「賣掉一切」兩個因素。
天國的臨現是一個發現,意即它不是人為努力的成果,也不是計劃操控的產品。天主與人的盟約完全是天主的主動,白白的給予。不同的聖經作者都有類似的反省和肯定,例如若望強調:「愛就在於此,不是我們愛了天主,而是他愛了我們……」保祿也一再指出,天主的恩寵比人的善行更優先:「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了,這證明天主怎樣愛我們。」耶穌本人亦有相若的教導:「誰若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天主的國,決不能進去。」先接受,才能進去,就如先發現寶貝,才會賣掉一切。
話雖如此,人在發現天國的過程中,也不是完全被動的。當天主向撒羅滿說:「你不拘求什麼,我必給你。」撒羅滿沒有為自己求長壽、財富或權力,單單求了智慧,為能辨明正義,因而獲得天主的歡心。由此可見,在天主與撒羅滿的交往中,雖然天主首先讓撒羅滿「發現」了自己白白的恩待,但撒羅滿「賣掉一切」的回應,也是不可或缺的配合。保祿深深明白兩者的關連,所以他說:「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獲得益處。」
「發現」和「賣掉一切」就像一個錢幣的兩面,在實際經驗裡很多時是互為因果的。人越發現自己白白蒙恩,越願意知恩報愛,無條件與人分施;同樣,人越倒空自已,越容易發現天國。因此,耶穌握要地提醒門徒:「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瞭解了寶貝和珍珠的比喻後,今天的讀經邀請我們想一想,最近我們心裡牽掛的,是什麼樣的寶貝?是子女升學的困擾?是健康情況的憂慮?是工作前途的盤算?是家庭關係的煩惱?何不暫時放下這些成敗得失,是非曲直,聽聽一些美妙的聲音,例如:自然界的蟲鳴鳥叫,孩童的天真童語……或許你會駭然發現天國就在心裡。
七月十九日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蔡惠民神父
莠子是一種外貌與麥子極之相似的植物,至少在生長初期,兩者是不容易識別的。難怪在耶穌的比喻裏,當僕人建議從麥田中把莠子拔出來時,主人說:「不,免得你們收集莠子,連麥子也拔了出來。」
主人明白,仇人在他的麥田裏撒莠子,用意是破壞他的麥田,讓麥子和莠子玉石俱焚。怎知,他不獨沒有中計,反讓兩者一起長到收割的時候,然後來個麥莠雙收。到時,麥子可作食用,莠子則可作燃料。因此,他對僕人說:「在收割時,你們先收集莠子,把莠子捆成捆,好燃燒,把麥子卻收入我的倉裡!」
聽了這個比喻,聽眾或許會認為,主人的決定,未嚐不是一個明智之舉,因為他懂得轉危為安,將生命中的腐朽化為神奇。不過,這是否比喻的中心思想呢?按耶穌自己所作的解釋,比喻的重點,不是為教訓人,積極面對人生的困難或挫折,而是為提醒教會,不要隨便在團體中判斷義人和罪人。天主願意兩者存留在教會中,直到世界的終結,那時,莠子和麥子自會得到分辨。正如人將莠子收集起來,用火焚燒,天主也要差遣自己的天使,在祂的國內,把一切作惡的人收集起來,扔到火坑裡。
在教會的傳統教導中,罪的定義很清楚,就是明知故犯,違背天主的誡命。不過怎樣判斷一個人明知故犯,就不是非黑即白那麼簡單。其中牽涉當事人是否充份理解該行為的嚴重性?背後的動機是否純粹自私或另有考慮?行事時內心的自由是否因外在環境的限制或影嚮而削弱?……人不能輕易憑一個外在行為回答上述的問題,就如比喻中的工人不容易從外貌分辨莠子和麥子一樣。
天主讓莠子和麥子長到收成,並不是要避重就輕,姑息惡人。很多人不明白天主為什麼繼續讓惡人沾沾自喜,善人反要受苦?為什麼天主不立即懲罰惡人,以顯公允?智慧篇再次肯定天主是公義的,為那些膽大妄為的人,天主必予以懲罰。然而,天主能作出公義的判決,並不基於祂的全能全知。根據智慧篇作者的經驗,天主的公義是出於祂對自己盟約的忠誠,無論人怎樣背約,祂都不會撒回自己的承諾。天主與人結盟,並不是為懲罰人,而是讓人分享祂的美善。不過,人一次又一次的背約,突顯了天人的盟約並不是一個責任與義務的平等關係。故此,天主的正義,並不是基於人所理解的賞善罰惡邏輯,天主在人每一次犯罪之後,仍賜給人懺悔之心。然而,如果人要拒絕天主到底,他要接受的懲罰,正好反映在天主的絕對忠誠上,這說明天主為什麼讓莠子長到收成才作審判。所以,唯有一個這樣慈愛的天主,才能作出絕對公允的審判。
今天的福音提醒我們不要隨便判斷,因為判斷的基準不是外在行為,定罪的邏輯不是平等的法制觀念。唯有慈悲為懷,極其寬仁而信實,緩於發怒的天主,才有資格去審判,因為祂的審判,就是祂的慈愛;祂的公義,就是祂的仁慈。
七月十二日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蔡惠民神父
當群眾聽了耶穌撒種的比喻,相信亦有醉漢同樣的反應:「那不是事實!」因為在巴肋斯坦地方耕種,一般來說收成大概只有十倍,縱使所有種子都落在好地裡,沒有因落在路旁、石頭地或荊棘叢中而長不起來,收成亦無可能是三十倍、六十倍,甚至一百倍。不過,一如那位獨具慧眼的畫家,耶穌要描繪的,並不單是祂眼前所見的事實,而是隱藏在現世的天國圖像。
在耶穌的比喻中,種子一方面是指天國的話,例如在解釋落在路旁的種子時,祂說:「凡聽天國的話,而不了解的,那惡者就來把撒在他心裡的奪去,這是指那撒在路旁的。」另一方面,種子亦可解作人:「那撒在石頭地裡的,即是指人聽了話,立刻高興接受。」所以,無論是天國的話或是人,眼前的事實雖然是脆弱不濟,但藉著撒種的比喻,耶穌希望我們也看到背後充滿肯定和光榮的許諾。
聖經雖然沒有詳細交代耶穌公開傳道前的閱歷,但從祂待人接物的態度,可知祂是一個久經世故,深深體會人性軟弱及黑暗的人。所以,當耶穌發現自己的門徒為權力的滿足而你爭我奪,為自身的利益而出賣師傅,為避受牽連而作假見證時,祂並沒有後悔,也沒有自嘆遇人不淑。在耶穌眼中,人性雖然軟弱,容易因錯誤運用自由而損人害己,但在軟弱中,人亦有能力正確地運用自由而彰顯人性的光煇。面對這複雜的人性,我們很容易因一兩次受傷或跌倒的經驗而對人,甚至對自己失去信心,耶穌卻深信人始終是天主的肖像,人無論如何軟弱都無法抹煞這光煇的面貌。保祿宗徒因著自身的轉化,在羅馬人書中,充份將耶穌的積極信念表達出來:「我實在以為現時的苦楚,與將來在我們身上要顯示的光榮,是不能較量的。凡受造之物都……懷有希望,脫離敗壞的控制,得享天主子女的光榮。」
耶穌對人性的積極信念,其實與天主自己的許諾是分不開的。依撒意亞先知曾經指出:「從我口中發出的言語,不能空空地回到我這裡;反之,它必實行我的旨意,完成我派遣它的使命。」雖然耶穌所宣講和實踐的天國遇上困難重重,甚至因人的心硬而要徹底失敗,但祂相信天主既許必踐。當他在山園祈禱時,眼見寬恕似乎解決不少暴力,仁愛似乎無法軟化法律,信任亦無法打破猜疑時,祂並沒有抱怨,亦沒有動搖,因為祂不單看到天國的話被飛鳥吃了,被太陽曬焦了,被荊棘窒息了,也看到種子最終落在好地裡,並結出三十倍、六十倍,甚至一百倍的果實。
「有耳的聽吧!」面對人性的有限,人性的醜惡,撒種的比喻沒有教我們逃避或失望,反之,它邀我們勇於面對。因為只有明認自己是受造物,才會意識天主在我們身上的肖像。基督徒除了看到這些事實外,我們還看到什麼?今天的福音邀請我們懷著信念,回應聖言,在軟弱中彰顯天主的光榮。
七月五日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蔡惠民神父
「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耶穌這番話,實在教人安慰,特別是那些因生活的重擔而被壓得透不過氣來的人,耶穌的許諾帶給人如釋重負之感。
究竟耶穌怎樣解開我們身上的重擔呢?為債務纏身的人,巴不得債務一筆勾消;為身受頑疾折騰的人,恨不得身體霍然而癒;為處於荊棘途中的人,最渴望能找到林蔭坦途;為失去摯愛的人,最大的夢想是破鏡重圓。
不過,耶穌卻說:「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罷!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按瑪竇的解釋,耶穌的軛就是祂在山中聖訓所流露的生活態度,例如對罪人無條件的寬恕,對內心的慾念和貪念加以制止,待人接物絕對忠誠,不以牙還牙,以暴易暴,反要愛仇,為迫害自己的人祈禱。所以,耶穌要解開我們身上的重擔,就是邀請我們跟祂學習,活出天國精神,唯有在天國裡,我們的靈魂才會得到真正的安息。
耶穌邀請我們跟他學習,因為祂亦曾經身負這軛,最後,在十字架上將靈魂交在天主的手裡。原來,在耶穌生活的年代,以色列人受到羅馬人統治,他們在信仰中期待默西亞救主的來臨。在他們心目中,這位救主將是一位雄才大略,有達味君王影子的軍事領袖,他要結束羅馬人長年以來的欺壓和管治。不過,耶穌明白,以暴易暴,並不能帶來真正內心的平安。故此,為更徹底實現這期望,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時,刻意以驢代馬,好帶出良善心謙的愛仇精神。這正好回應匝加利亞先知的預言:「耶路撒冷女子,你應該歡呼,看,你的君王到你這裡來,他是正義的,勝利的,謙遜的,騎在驢上。」
雖然,耶穌在耶路撒冷最後的遭遇是十字架,表面看來是失敗,因為羅馬人沒有被推翻,以色列亦不復當年達味時代的盛世。但因著這十字架,祂不單從耶路撒冷除掉戰馬,消除弓箭,祂更從這海到那海,從大河到地極宣佈了和平。
或許有人會質疑耶穌的軛實在太沈重了,十字架不竟是一個常人難以承擔的犧牲。耶穌是天主子,祂有能力背負,並不意味人亦有同樣的能耐。然而,耶穌說:「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耶穌是否在哄騙我們呢?根據初期教會的反省,從人性而言,耶穌亦曾經驗過十字架的沈重,馬爾谷所載山園中的祈禱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不過,真正背這軛,挑這擔的不是出於我們,而是聖神。難怪保祿在羅馬人書如此肯定地說:「如果那使耶穌從死者中復活的聖神住在你們內,那麼,那使基督從死者中復活的,也必要藉那住在你們內的聖神,使你們有死的身體復活。」
人失去了一條腿,自然希望得回一條新的,但兩條腿只能恢復行動的自如。今天的讀經卻指出,背起耶穌的軛,縱只有一條腿,將會經驗更深的實現,那就是在愛中歌唱,在喜樂中渡日,在慈悲中安慰,在憐憫中觸動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