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九日 聖家節
蔡惠民神父
聖家一向被基督徒視為家庭的模範。記得當修士時認識一對青年朋友,為了表達對婚後生活的期望,他們刻意選擇聖家節舉行婚禮。之後每年聖家節都邀請當年見證婚禮的朋友到家中相聚,一則慶祝結婚週年記念,二則亦可與朋友分享他們的家庭近況,至今從未間斷,實在很有意思。
聖家值得基督徒借鏡的,相信並不是他們獨特的身份。試問世間有那一個家庭的妻子能夠童貞生子,兒子既是真人又是真天主呢?單是這個家庭組合,已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想像。更何況,俗語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那一個家庭面對困難時,能夠像聖家一樣,得蒙天使在夢中指引而化險為夷呢?
聖家是基督徒家庭的模範,同樣也不是因為他們留下豐富的家庭生活素材,值得基督徒從中倣效。事實上,福音中有關聖家隱居納匝肋三十年的記載,與耶穌後期三年公開生活的資料完全是不成比例的。我們除了粗略知道耶穌的出生和童年上聖殿的片段外,他十二歲以後的生活基本上是空白一片。那麼,聖家為今天的基督徒家庭有什麼意義呢?
原來,聖家與當時巴力斯坦地方所有的家庭一樣,都深受猶太信仰傳統所影響。他們視家庭關係如同天人關係的表達,彼此互相牽引。所以,德訓篇指出,家庭的和諧,就是天人的和諧,因為「孝敬父親的人,必在兒女身上獲得喜樂,在祈禱之日,必蒙應允!」同樣,天人的合一,亦即家庭的合一,因為「聽從上主的人,必使母親得到安慰。」
福音中有關聖家的生活片段雖然不多,但作者卻多次從他們活現的新天人關係,突顯聖家生活的完美。例如當黑落德王死後,聖家準備回流到巴力斯坦,瑪竇便套用歐瑟亞先知的話來形容他們:「我從埃及召回我的兒子。」兒子表面上是指昔日天主在出谷事件上與以民建立的關係,不過,應驗在聖家身上時,兒子再不是指藉法律而維繫的舊約關係,而是通過互愛和犧牲所交織的新約關係。兒子一詞再不是寓意式的,而是天主真實的愛子。因此,從瑪竇的神學反省,我們可想像一下,當聖家的每一生活片段,都散發這份共融友愛的父子關係時,聖家碓實是所有基督徒家庭生活的泉源和目標。
在聖家的光照下,保祿宗徒進一步引伸,基督徒團體的建立,同樣是天人關係的彰顯,「就如主寬恕了你們,你們也要照樣寬恕別人。」幾時基督徒的關係,不是建基於新約所帶來的平安,合一的團體便難以久持,套用在家庭生活上亦然。面對家庭生活及教會團體種種令人傷痛的成員關係,或許今天聖家給我們最大的提醒和鼓舞,莫過於此,就是他們努力見證的父子關係。
十二月二十二日 將臨期第四主日
蔡惠民神父
若瑟是達味家族的後裔,由於虔誠侍主,正直待人,被福音作者稱為義人。他與瑪利亞訂了婚,正準備迎娶她的時候,發現她已懷孕。按當時猶太人的法律,與已經許配他人的女子有染,亦算觸犯奸淫,男女雙方都要被石頭砸死。出於對瑪利亞的愛護,若瑟希望在事件未曝光以前,與她秘密解除婚約,以免她受到公開羞辱。
就在若瑟為此而苦惱,甚至自嘆倒霉之際,有天使的聲音說,「不要怕娶瑪利亞作你的妻子,因為她是由於聖神而懷孕的。」聽了這話,如果你是若瑟,你有什麼感想?或許你亦會十分惱火。試想想,一個已經許配給自己的女人,懷了不是出於自己血肉的孩子,無論怎樣冷靜,相信也不會想到這是出於天主的恩寵。所以,與其說天使在夢中對若瑟的說話是安慰和鼓勵,倒不如說是幸災樂禍,惡夢一場。
若瑟最終是怎樣走出這場惡夢的呢?為什麼這個不是出於自己血肉的孩子,要起名叫耶穌(意即天主拯救)呢?他是怎樣領會箇中意義呢?按瑪竇的描述,他的轉變始乎是發生於一夜之間,因為「若瑟從夢中醒來,就按照上主的天使所吩咐的把妻子迎娶過來。」
儘管瑪竇的交待是如此輕描淡寫,但根據耶穌的童年史,我們有理由相信,若瑟其實是經歷一段漫長的掙扎,才透徹明白,瑪利亞的的腹中塊肉不是羞辱,反而是天主的拯救。因為若瑟迎娶瑪利亞以後,他的生活並未安穩過。在瑪利利亞臨盆的階段,夫妻倆還要長途跋涉回到本鄉做戶籍登記。在舉目無親的異鄉中,他們連安身的地方也沒有。至嬰孩出世,為了保護他免受屠殺,一家三口經常在憂患中四處流徙,逃避羅馬人的搜捕。在嬰孩的取潔禮上,一位年邁的先知已預言嬰孩日後將成為世人反對的目標,瑪利亞的心也將被利劍刺透。好不容易才安定下來,孩子亦逐漸長大,不過,就在孩子開始懂事的時候,他卻指出天上的父比他這位養父更重要……。
經歷了家庭所帶來的重擔,若瑟發現,天主的拯救並無為他帶來安穩的生活,自己親手撫養成人的兒子原來亦不屬於自己。不過,當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他自問實在無慚於心,亦無慚於人,內心湧現一份不可言喻的平安和喜樂。若瑟最終明白,這就是天主的拯救,要把人從自私和軟弱中拯救出來。教會傳統向來奉若瑟為善終的主保,相信亦不無道理。
十二月十五日 將臨期第三主日
蔡惠民神父
黑落德王因娶了他兄弟斐理伯的妻子黑落狄雅,受到若翰洗者的直言指摘。為此緣故,若翰被逮捕並失去人身自由。在監獄期間,他聽到有關耶穌的言行,便派遣自己的門徒向耶穌求證:他是否萬眾期待的默西亞?
或許若翰已經清楚耶穌的身份,派遣門徒的目的並不是為解開自己的疑團,而是為訓練門徒,讓他們親自去尋找答案。不過,縱觀上文下理,若翰本人好可能亦不甚瞭解,需要門徒為他求證。
原來,在若翰的年代,猶太人對默西亞的來臨,雖然深信不疑,但幾個主要族群,例如法利塞人,撒杜塞人,厄色尼人和奮銳黨人等,都有各自的詮釋。有人期望默西亞是一位來自司祭家族的受傅者;亦有人相信他應是一位像梅瑟一樣的先知;也有不少人認為他是達味王的後裔,將會在軍事和政治上重振猶太人的聲威。至於若翰本人,他心目中的默西亞是一位審判者。
然而,耶穌的言行,一方面好像司祭,先知,君王或審判者一樣具有權威,直指人心;但另一方面,他的謙下,與窮人和罪人為伍,又不符合猶太人對默西亞的期望。難怪若翰聽聞耶穌的事蹟後,心中亦大惑不解。
面對若翰的疑問,耶穌沒有直接作答。反之,他給若翰一幅圖像:「瞎子看見,瘸子行走,癩病人得了潔淨,死人復活」。若翰後來發現這番描述與猶太傳統中一幅描述默西亞來臨時的圖像(依35:1-6)分毫不差。耶穌藉此間接承認了自己是默西亞。
因此,本主日的讀經特別邀請我們反思,患病者的痊癒與救恩來臨的密切關係。雖然教會向來都視不藥而癒作為救恩臨現的標記,例如聖母在露德的顯現是由於眾多奇蹟般的痊癒而得到確認;又例如到目前為止,因代禱而獲得奇蹟般的痊癒仍被視為聖人列品過程中重要的一環。但當我們更深入去聯想耶穌給若翰的圖像時,我們是否領會:病患不單是指肉體上的,也包括心靈上的;奇蹟般痊癒亦不一定是指醫學無法解釋的,也包括那些以驚人的勇氣,正默默面對因病魔所帶來的一切煎熬的,或以無限的忍耐,正承受因照顧長期病患者所引致的沉重負擔的……。或許就在這一刻,我們會發現,原來依撒意亞先知日夜盼望實現的圖像,竟然與我們長久以來所疏忽的病患者分毫不差。
十二月八日 將臨期第二主日
吳智勳神父
今日的福音有一位戲劇性的人物出現了,若翰洗者是舊約的一位先知,也是新約的序幕人物。他的形象有點不倫不類,穿著駱駝毛的衣服,以蝗蟲野蜜為食,有點像中國的濟公。但為猶太人,他是個震撼心弦的人物。猶太人已是四百多年沒有先知了,先知成為傳說中的人物。若翰洗者在曠野的出現,說話直指人心,使人覺得他是天主的代言人,上主的神臨於他的身上,難怪猶太群眾蜂擁到他的面前。
若翰的訊息很簡單︰真心悔改吧!他沒有顯奇跡以滿足猶太人的好奇,卻以嚴厲的語氣,敦促他們改過。他要人以悔改去預備上主的道路。按當時的環境,以路作比喻是非常貼切的。那時出門是件苦事,遠行前會先清還債務,安排家人生活和與朋友告別。若羅馬皇帝要出門,則會派人預備好道路,以便他安然到來。
若翰宣講的悔改不光是個形式,來到約但河用水洗洗而已。悔改必須是內心轉向天主。他不留情地譴責只重外在形式的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比喻他們像火燒曠野時逃走的毒蛇,其實是無路可逃,亞巴郎子孫的身份也救不了他們,他們必須真心悔改,結相稱的果實。
若翰認識自己的有限,他宣講的悔改並未能使人立刻進入天國,唯有後他而來的耶穌基督,祂以聖神和火的洗禮,才使人進入天國。若翰只是個過渡人物,耶穌才是我們準備迎接的對象。
信仰告訴我們,新時代確已開始,但新時代應有的元素,還沒有徹底來臨,我們仍在期待,仍需以悔改準備。每人都應反躬自問︰我為了甚麼而去悔改?是為了「逃避那將要來臨的忿怒」嗎?倘是如此,就錯過了福音的精華,停留在為避免懲罰而守法的幼稚階段。耶穌基督並不強調懲罰,而更標榜天主的慈愛︰「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他而獲救。」
在今年的將臨期,讓我們好好反省悔改的動機,祈求天主以慈愛觸動我,突破害怕受罰的心態,相信慈愛恩寵的力量︰「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願我們的悔改,突破若翰的警告,而受耶穌基督慈愛所吸引。
十二月一日 將臨期第一主日
蔡惠民神父
將臨期就好像一個聖年慶祝的縮影,目的是使我們反思耶穌基督昔日所完成的救恩,今日怎樣在我們中間不斷實現,直到祂的第二次光榮再來。
在第一篇讀經中,依撒意亞先知首先指出舊約對天主救恩的誠切期待。不過,踏足過耶路撒冷聖殿山的人,都會發現聖殿山雖然引人注目,但它的高度明顯比不上四周的群山。這點跟依撒意亞先知的描述有所出入,因為聖殿山並不是「矗立在群山之上,超越一切山峰。」再者,先知筆下「民族與民族不再持刀相向,不再整軍備戰」,反而「把刀劍鑄成鋤頭,槍矛製成鐮刀」的大同社會,為今天充滿自私與仇恨的人類社會來說,相信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癡想。難道依撒意亞的預言落空了嗎?抑或救恩臨現我們仍慒然不知?
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當然沒有落空。根據新約作者的反省,耶穌為實現舊約的期待,甘願與弱勢社群為伍,並無條件寬恕罪人,以致與宗教當局產生矛盾。最後在死亡和復活中,讓門徒明白默西亞來臨的真正意義,遠遠超過他們對政治復興的期待。
原來,救恩是指人與天主的相遇,是內心最深盼望的實現,不過,實現的形式,卻往往超乎我們的願景和想像。故事中泥土煉金的秘訣,正好指出了這點。如果將泥土鍊金比作人對救恩的盼望,救恩的落空往往是因為人在腦海中假定了救恩的模樣。因此,本主日的福音提醒我們,救恩的臨現如同小偷入屋一樣,沒有人能事先預見他甚麼時候要出現,甚至他要用甚麼方法入屋等細節。天主救恩臨現的時刻與方式,並不是我們可以掌握的,這並不是說我們只能守株待兔,聽天由命。反之,耶穌希望我們保持警醒。
警醒是對時代訊號的敏銳,是對周遭種種盼望呼聲的聆聽。「在諾厄時代,洪水來了,把人們全部沖走」,按耶穌的解釋,是「因為他們在洪水以前,照常吃喝婚嫁,直到諾厄進了方舟那一天,仍沒有醒覺。」因此,保祿宗徒提醒羅馬人團體要警醒。在今天的書信中,他按團體的實況,列出一道清單,勸勉他們如何避免失落救恩。不過,更重要是裝備主耶穌基督的武器,即保持與父的密切關係,在不同的境況中,找出活現耶穌當年生活見證的最有效方法,使天國不斷實現於人間。
十一月二十四日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普世君王
蔡惠民神父
當耶穌被帶到總督府時,彼拉多問耶穌說:「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祂回答說:「你說的是。」究竟這個無稜兩可的答覆有甚麼含意?耶穌為甚麼不直接承認自己是猶太人的君王?
耶穌一生努力將天國實現於人間,暗示自己就是先知預言的猶太人君王。不過,當時的猶太人,甚至是與祂日夕共處的門徒,對祂的君王身份都有所保留,因為祂為人處事之道,與一般君王是大相逕庭的。
猶太人心目中理想的君王是達味。他雄才偉略,勤政愛民。在他的帶領下,猶太曾經是一個強盛富庶的國家。這種期望在耶穌時代尤為明顯,因為猶太人當時生活在羅馬人的統治下,失去民族的尊嚴,正渴望一位英明的領袖能帶領他們復國。
不過,耶穌所理解的君王卻不一樣。天國的實現並不是通過武力,而是愛心。祂強調自己來不是受服侍,而是要服侍他人,甚至為他人而交付自己的性命。事實上,耶穌的寶座並不是放在金碧輝煌的宮殿裡,而是在加爾瓦略山上。當祂的十字架被升起時,也是祂走上寶座,登極為王的時刻。
猶太人不接受耶穌是一位無權無勢的君王,也不理解十字架是祂的寶座。當祂懸在十字架上時,猶太人的首領嘲笑祂說:「別人,他救了;如果這人是天主的受傅者,被選者,就救他自己罷!」兵士也戲弄祂,前來把醋給祂遞上去,說:「如果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就救你自己罷!」連祂身旁的一個凶犯也不放過祂,侮辱祂說:「你不是默西亞嗎?救救你自己和我們罷!」
這套為王之道真的有效嗎?這種為服侍他人而犧牲自己性命的做法明智嗎?難道人不應保護自己,為自己前途著想嗎?不難理解為甚麼跟隨耶穌的人最後一個一個離開祂,因為要擁護一個這樣的君王實在是愚罔,要接受十字架是成功之道確是一塊絆腳石。耶穌明白門徒的想法,但祂深信最後的勝利屬於自己。因此,雖然受到嘲笑、辱罵,甚至是鞭打,祂仍滿懷信心面對。
今天,當我們慶祝基督君王節時,路加再次提醒我們,耶穌是懸在十字架上,置身於最貧窮、無助,甚至是兩個凶犯中間的君王。祂沒有錦衣華服和半點尊嚴,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所有人的質疑:「如果你是猶太人的君王,救救你自己和我們罷?」事實上,這位君王對世界造成的震撼從沒有終止過,無論有關耶穌的研究和認識有多深,人面對內心的渴望時,始終無法接受十字架是進入光榮之路。有誰不渴望生活如意、事業成功、學業有成?但成功之道卻不在於財富、知識、名譽、讚賞,而是為他人而犧牲自己。有誰能聽得下去呢?難怪很多人刻意忘記十字架帶來的挑戰,只將它美化成一件飾物或身份的象徵。
「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耶穌並沒有迴避成為君王。祂勇敢地接受了挑戰,以祂的死亡和復活證明了十字架是祂的寶座,讓世界明白愛才是為王之道。「你說的是。」不過,祂是否就是我們期待的君王呢?
十一月十七日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
蔡惠民神父
在路加福音中,耶穌曾預言說:當那日子一到,華麗的聖殿將會夷為平地,沒有一塊石頭會疊在另一塊石頭上。此外,「民族要起來攻擊民族,國家攻擊國家,將有大地震,到處有饑荒及瘟疫,將出現可怖的異象,天上要有巨大的凶兆。」那些信主的人則會被拘捕,迫害和解送到會堂。
表面看來,末世是指人類歷史終結的時刻,有人會懷疑自己有沒有機會看到這一切的發生,質疑末世跟自己有甚麼關係;但想深一切,末世所描繪的景象,有那些不正是發生在眼前呢?民族彼此起來攻擊,國家互相發動戰爭,在歷史上簡直是無日無之。我們每天看到的,除了伊拉克、阿富汗等戰場外,更有以巴的動盪不安,以及防不勝防的恐怖襲擊。
至論饑荒,今日不少人因營養過剩而努力纖體,但基於種種原因,不少仍在饑餓邊緣掙扎求存。按聯合國的估計,平均每三點六秒,世界上便有一人死於饑餓;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每天的生活費少於兩美元。同樣,醫療的進步雖然控制了瘟疫,但面對前所未見的「沙士」疫症在世界上蔓延,醫學界卻束手無策。至於天文異象,隨著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全球氣溫上升,造成不少反常的天文現象。最後,有那一個忠於跟隨基督的人,不曾被自己的家庭、朋友、社會所誤會、排斥,甚至拒絕?
難道末世已經來臨嗎?耶穌提醒我們要謹慎,不要被騙,這些事必要發生。耶穌所講的末世是人類的終結、世界的窮盡,也是每一世代必然遇上的情況,所以末世的事為每人必要發生。其實,聖經中有關末世的文字,目的是告訴人不要逃避眼前的景況,因為人類的將來,正繫於當下的面對。
如果我們用這種積極的態度看人生,耶穌所預言的末世,今天己經發生,明天還要繼續,我們無需走到歷史的盡頭才得知真相。人為甚麼生在世上?人又要往那裡去?今天的讀經告知我們,戰爭、饑餓、瘟疫、異象或凶兆等災難事件只是過程,終結是人面對種種災難事件後所孕育的新生。
保祿在羅馬人書曾指出,「凡受造之物都熱切地等待天主子女的顯揚,因為受造之物都屈伏在敗壞的狀態之下,但受造之物仍懷有希望,脫離敗壞的控制,得享天主子女的光榮自由。」一切受造之物都一同歎息……,同受產痛,等待著義子期望的實現。
「你們要謹慎,不要受欺騙!」耶穌安慰我們不要被眼前的一切災難所嚇倒,也不要聽信那些迷信謊言,以為一切都可以逢凶化吉。只有懷著希望,勇敢承擔,在歎息和產痛中,人才會明白生命的意義。無論戰爭、饑餓、瘟疫、異象或凶兆把我們壓得怎樣透不過氣來,我們相信那是產痛,是一個叫人喜悅的新生命的誕生過程。無論眼前的困難或迫害有多大,我們的安慰,就是耶穌這句話:「你們的一根頭髮,也不會失落。」
十一月十日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蔡惠民神父
有人說:天堂和地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地方,中間隔著一道深淵,任何一方無論多願意,也無法與對方接觸。富翁和拉匝祿便是一個很生動的例子。也有人說:天堂和地獄是同一的地方,分別只是心境。同樣是工作,如果視之為義務,人生便成了地獄;如果視之為樂趣,人生便成了天堂。究竟天堂和地獄是不同的地方,抑或是不同的心境?天堂和地獄是否存在?今日的生活與來世的生命又有甚麼關係?
一個八人殉難的記載,或許為我們提供了一點照明。在瑪加伯書中,有母子八人因不願背叛祖先的法律而被捕。縱使面對酷刑,他們也不屈服。其中一人在快要斷氣的一剎那,對迫害他的人說:「你使我失去現世的生命,但是宇宙的君王,必要使我們這些為他的法律而殉難的人復活,獲得永生。」另一人的舌頭即將被切去時,仍充滿信心地說:「這些肢體是從上天得來的,但是,現在為了他的法律,我不吝惜這一切,希望有一天從他那裡仍再得到。」
母子八人雖然一個一個的受苦死去,但因著天主的仁慈和忠信,他們深信生命不會因死亡而結束,反而進入永生。在永生中,現世的一切都會延續。死亡的將要復活;殘缺的將要復原;失去的將要重圓;痛苦的將要得到安慰。這便是母親鼓勵七個兒子從容就義的信念:「我不知道你們怎樣出現在我的腹中;不是我給你們靈魂與生命,也不是我構成了你們每一個人的身體。世界的創造者,既然形成了人的初生,賜予萬物以起源,也必仁慈償還你們的靈魂和生命,因為你們現在為愛護他的法律捨生致命。」
如果永生是今世的延續,人還要相信復活嗎?撒杜塞人舉了一個例子問耶穌:「曾有兄弟七人,第一個娶了妻子,沒有子嗣便死了。第二個,及第三個都娶過她為妻。七個人都是如此:沒有留下子嗣就死了。末後,連那婦人也死了。那麼,在復活的時候,這婦人是他們那一個的妻子?」耶穌答覆說:「今世之子也娶也嫁;但那堪得來世,及堪當由死者中復活的人,他們也不娶,也不嫁。」(路20:34-35)永生雖然是現世生活的延續,但復活的生命卻遠遠超出今世的經驗。復活的人不娶不嫁,因為在來世,他們將要以更圓滿的方式去表達男女之間的愛情。我們不應以現世的婚姻觀念去局限復原後的的男女關係。
按今天讀經的提示,今生和來世是一個延續,是同一生命的兩個不同階段。我們今天怎樣生活,死後也要永遠地怎樣生活。我們每一個人,從存在一刻開始,每天的生活抉擇,就是地獄和天堂間的抉擇。幾時人向著天主不斷開放和回應,那便是天堂;相反,幾時人躲避,自我中心,仇恨,不再與人分施,那便是地獄。因此,地獄不是天主用來懲罰人的地方,而是人自己塑造的籠牢。
一如瑪加伯書中母子八人,無論我們在人的眼中如何失敗或命苦,只要我們堅持向天主開放,並信任祂的安排,我們不單在今天要經驗祂的安慰,更要在來日進入那超乎想像的圓滿喜樂。
在耶穌的年代,稅吏並不是受歡迎的人物。有人視他們為叛徒走狗,因為他們替羅馬人工作,向自己的同胞徵收苛稅。也有人視他們為盜賊,因為他們將收取的稅款中飽私囊。在社會上,他們有如兇犯或妓女一樣受到鄙視。匝凱是當時的稅務長,財富冠絕同儕之餘,也是猶太人最憎恨的罪人。由此推測,匝凱雖然富有,但心靈卻是孤獨的。他被社會排斥,沒有朋友,也沒有知己。他可能聽說過耶穌這個人,是納匝肋的一位先知,對罪人或弱勢社群特別同情,甚至收了一位稅吏為門徒。匝凱知道耶穌要經過那裡,矮小的他便爬到一棵野桑樹上,希望一睹祂的風采。
耶穌曾多次公開提醒人不要追逐權位、貪婪財富,以免錯失救恩。祂甚至指出駱駝穿過針孔,比富人進入天國更容易。匝凱的出現,為善於就地取材的耶穌來說,無疑是一個歛財戀權的好例子。不過,當耶穌抬頭看見樹上的匝凱,祂沒有皺上眉頭,也沒有對他的不義嚴加責斥。祂只說:「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
如果你是當時的群眾,你會怎樣想?耶穌不單沒有指責這個公開罪人,反而要到他家中作客,這是何等的禮遇!耶穌已不是第一次接納罪人,旁人不應大驚小怪,但祂至少也要對匝凱提出一些要求,否則便宜了他。「你是否答應不再重操故業,中飽私囊?」「你是否願意放棄以前的歛財手法和生活方式?」耶穌的腦海似乎從未出現過類似的要求,祂也沒有為自己的作客設下任何條件。匝凱當然是喜出望外,趕快從樹上下來,高興地接待耶穌。
匝凱在野桑樹上看見的耶穌,沒有跟他計較以往的罪過,反而欣賞他現在的一切努力。身材短小的匝凱,為了認識耶穌,不惜爬到一棵野桑樹上;當其他人竊竊私議時,他又勇敢地面對那些鄙視的眼光,承認自己的罪過,並願意承擔罪過的一切後果。「主,你看,我把我財物的一半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雖然匝凱沒有拿出全部身家施捨給窮人,耶穌已看到他的誠意、努力和希望。因此,耶穌對他說:「今天救恩臨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
如果你是當時群眾,或許你會抱怨耶穌對匝凱偏心。一個剝削窮人的公開罪人,享盡了奢華後,一念間爬到一棵野桑樹上看看耶穌,便得到祂在家中作客的光榮。難道其他人不想見耶穌嗎?難道那些為跟隨祂而放下工作和家庭的群眾,誠意和努力都不及匝凱嗎?耶穌是否有點厚此薄彼呢?
智慧篇再次提醒我們,人不可以用自己的觀念來衡量天主的智慧。匝凱雖然在人看來似乎是死不足惜,但他卻是天主所愛惜的。天主愛一切所有,不恨自己所造的;如果天主憎恨甚麼,祂必不會造它。如果天主不願意,甚麼東西能夠存在?如果天主不吩咐,甚麼東西能夠保全?只有天主愛惜萬物,因為都是祂的。天主並不是對人的罪過視若無睹,但相對於祂的忠信慈愛,那只不過是「天秤上的一粒塵沙,落在地上的一滴朝露。」天主對匝凱如是,對其他稅吏、罪婦和忘恩負義的人如是,對我們每一個人也如是。
如果天主不願意,我們便不能存在。那麼,我們的存在,便是天主愛我們的最基本證明。如果不是出於天主的愛,我們不會被造,也不會一刻得到保全。事實上,天主不單保全了匝凱,也保全了我們每一個人。無論貧窮或富有、青年或暮年、品學兼備或無惡不作,我們的存在已是天主不離不棄的印記。縱使在最糟糕的時刻,只要我們爬到這棵野桑樹上,便會發現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
在耶穌的比喻中,法利塞人祈禱時的心態是:「天主,我感謝你,因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每週兩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獻十分之一。」(路18:11-12)言下之意,他認為自己應比其他人得到更好的待遇,這是他辛苦得來的合理回報。然而,耶穌提醒他,獲得天主垂青的,是另一個罪人而不是他,因為他根本沒有空間讓天主在他身上施恩。
一如今天的社會,法利塞人的生活圈子一向以學業成績、事業成就、法律持守或財富多寡,來釐定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因此,每個人自小便習慣追求這些成就,好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獨佔鰲頭、出人頭地。法利塞人以為天主也喜歡這一套,所以他在祈禱中一一列舉自己的功績,好獲得天主的垂青。殊不知他自以為是的自信和安全感,卻使天主無法接近他。當他認為自己每方面都完美無缺時,同時亦暗示自己是一個無暇可指,無需天主憐憫和寬恕的人。他將自己關在一個一無所缺的安樂窩裡,把天主和祂的禮物完全摒諸門外。與其說法利塞人向天主祈禱,倒不如說他是向自己獨白。
再者,人為了顯示自己比其他人更勝一籌,總喜歡拿其他人作比較。當其他人被比下去時,自己就好像高人一等。其實,這是逃避面對自己的軟弱,害怕接受自己的不濟。五個爛蘋果比十個爛蘋果好,只是一個自欺欺人的假象。不停將其他人比下去來抬舉自己,倒頭來只是浪費精力,因為天主是非常認識我們每一個人。矜持的自我形像反而阻礙了天主接近我們。
相反,比喻中的罪人表面上無可自誇,只是遠遠地站著,連舉目看天也不敢,但他一句簡單的說話:「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罷!」卻讓天主有機會在他身上施恩。為那罪人來說,祈禱不是告訴天主自己的成就,也不是將一份鉅細無遺的履歷交給天主;祈禱只是坦然面對和接納此刻的我。
耶穌講這個比喻的時候,相信保祿並不在場,但他肯定深刻體會法利塞人和罪人的分別。保祿曾經是一個出人頭地的宗教領袖,無論是工作、祈禱、法律持守,各方面都無暇可指,堪稱為義人。在迫害教會的行動上,他比其他人來得更積極和熱誠。他一向就是以此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並以達到這目標為榮。「這場好仗,我已打完;這場賽跑,我已跑到終點;這信仰,我已保持了。」不過,他沒想到,他最終拿到的冠冕並不是來自他的努力,而是出於主耶穌的苦難和復活。從斐理伯人書中,我們可清楚看到他的轉變:「凡以前對我有利益的事,我如今為了基督,都看作是損失。不但如此,而且我將一切都看作損失,因為我只以認識我主基督為至寶;為了他,我自願損失一切,拿一切當廢物,為賺得基督,為結合於他,並非藉我因守法律獲得的正義,而是藉由於信仰基督獲得的正義。」
「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或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讓我們想一下,天主面前的我,是無暇可指,抑或是無可自誇的?我們跟祂說話時,通常是理直氣壯的問:「為甚麼?」抑或是頭也抬不起的說:「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罷!」
那時候,耶穌給門徒設了一個比喻,論及人應該時常祈禱,不要灰心。祂說:「某城中有一個判官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在那城中另有一個寡婦,常去見他,請他制裁她的對頭。他多時不肯,以後想道:我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祇因為這個寡婦常來煩擾我,我要給她伸冤,免得她不斷的來糾纏我。」如果一個失職怠惰的判官,可以因一個寡婦的死纏爛打而回心轉意,一個視人如子女的天主,怎會不被人的恆心祈禱打動?相信這是不少人從這比喻得到的訊息。
不過,耶穌教門徒祈禱時,不是提醒他們「不要嘮嘮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樣」;不要「以為只要多言,便可得到垂允」嗎?如果天主俯允人的祈禱,是因人的苦苦哀求,而不是看祈禱的內容,天主還算公義嗎?再者,縱使是急切的需要,合理的請求,無論人怎樣熱切恒心的祈禱,很多時天主亦好像無動於衷,充耳不聞。有時我們會懷疑自己的祈禱是否直達天主,抑或只是留言服務而已。
我們不排除有人因恒心祈禱,最終看到心願的實現,梅瑟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年以色列人與亞瑪肋克人作戰時,梅瑟、亞?和胡爾上到一座高崗頂上。「當梅瑟舉手的時候,以色列人就打勝仗;放下手的時候,阿瑪肋克人就打勝仗。終於梅瑟的手舉疲乏了。他們就搬了塊石頭來,放在他下邊,叫他坐下,阿?和胡爾,一邊一個托著他的手;這樣他的手舉著不動,直到日落的時候」,以色列人於打敗了阿瑪肋克人。
梅瑟的例子只是極少數,能夠看到自己祈禱成果的,實在少之又少。我們聽聞的,大多是無了期的戰爭。日落西山,只見漆黑一片;漫漫長夜,卻不見黎明的曙光。縱使舉起的雙手已筋疲力盡,戰事仍在膠著狀態,甚至是節節敗退。無論信心怎樣堅強的人,在長時間的煎熬下,疑慮總會有在腦海浮現的一刻。如果祈禱也不能改變事實,為甚麼仍要高舉雙手?如果天主此刻不答應我的請求,甚麼時候祂才會俯允呢?如果天主的答覆不在這件事上,祂要在那裡給我答覆?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人最終結論天主沒有應允自己的請求。
不要以為只有那些勢孤力弱,人微言輕的祈禱才不被接納,縱使是握整個人類社會的共同聲音,結果亦相差無幾。無論我們怎樣熱切為世界和平祈禱,戰爭、仇殺、恐怖襲擊仍無日無之的發生。無論多少人參加的燭光晚會,也不能改變罹難者的命運,究竟這雙祈禱的手何時才可以放下呢?
其實,不是天主不聽人的祈禱,而是人不聽天主的祈禱。比喻中的不義判官是人的寫照,他不敬畏天主,也不敬畏人,只沉醉於自我的滿足當中;然而,天主從沒有就此捨人而去。無論人怎樣迴避,天主仍不斷尋覓。天主的鍥而不捨,不領情人會認為是寡婦一樣的死纏爛打。比喻告訴我們,人最終要被天主的愛所打動,這是天主的祈禱。面對著人的心硬,沒完沒了的仇恨,不義和殺害,天主沒有放下祂祈禱的雙手,這雙手今天仍透過祂的聖子在十字架上高舉著。
明白了天主的是寡婦,不是那判官,人的祈禱應該反求諸己。雖然人心的轉變是如此困難,但我們不要放棄祈禱,因為我們相信無論人心如何頑硬,苦難如何深重,天主在十字架上所彰顯的愛,最終要讓人心軟化下來。”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這樣的)信德嗎?”
耶穌醫好了十個癩病人,只有一個撒瑪黎雅人回來向祂道謝,其餘九個為甚麼沒有回來?難道癩病痊癒為他們就像發熱退燒一樣平常嗎?我相信不是。只要比較一下昔日被隔離的寂寞孤單,與今日再次回到家庭社群的歡聚團圓;又或者比較一下昔日自己駭人的面孔,與今日如同嬰兒一樣的柔嫩肌膚,他們怎會不覺察病癒所帶來的轉變。事實上,他們不知多少次放聲大哭,希望有人能憐憫他們,醫治他們;他們也不知多少次哀禱,希望自己的命運能夠像納亞曼一樣得到改變。
九個癩病人沒有回來向耶穌道謝,因為在痊癒的一刻,他們的興奮很快又被其他掛慮掩蓋了。例如,我的家人還認得我嗎?司祭會歧視我嗎?我有能力重新工作嗎?……諸如此類的焦慮立刻取代了痊癒的喜樂,以致他們沒有靜下來的空間去感謝耶穌。一個朋友作全身例行檢查,醫生告訴他肝臟的底片有白點,很大可能是癌症擴散的跡像。為了進一步確實,醫生建議他做磁力共振掃描,明天回來看報告。那一夜,朋友的心情如同一個等待宣判的死囚,輾轉不能成眠。第二天,知道結果一切正常後,朋友開心之餘,即時想起要趕快完成耽誤了的工作,完全忘記健康並不是必然的。
除了健康外,生命中我們還有很多渴求,例如美滿的婚姻、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業……。不過,成家立室後,我們又盼望有多點個人空間;生兒育女後,我們又渴望機會放下一身兒女債;事業有成後,我們又想拋開一切,抽身四處消遙;難得有幾天的假期,我們又安排密密麻麻的節目,使自己累得透不過氣來。為很多人來說,生命就好像小朋友拆聖誕禮物,一件禮物還未完全打開,賀咭上的字句還未看清楚,心裡已經想著下一份禮物是甚麼。
人生充滿了夢想,但為甚麼夢想達到後,我們又不知恩惜恩?耶穌治好了十個癩病人,只有一個回來向祂道謝。為甚麼我們的人生,總是形形役役,連十份一靜下來的時間都沒有?只要我們數算一下那些曾令我們茶飯不思,但從未發生的焦慮,加上那些實現的夢想,生命中要感謝的,實在數之不盡。
生命的豐盛不在於多姿多采,而在於真實擁有。幾時我們不懂得珍惜和感謝,我們還未算擁有生命。我們以為擁有四肢五官,除非我們意識它們的運作並不是必然的,我們未算真正擁有。我們以為愛一個人,除非我們欣賞和體貼他的臨在,我們未算真正去愛。很多時,我們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會珍惜昔日的擁有。
當人能夠發現生命的每一細小存在都並非必然,並懂得珍惜和感謝的時候,那便是耶穌所說的:「起來,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有一次,一個牧靈工作者探望一個全身機能慢慢退化的老人家,發現她除了頸部可以輕微轉動外,全身上下都不能動彈。她仍滿面笑容向探望她的人說:「我很高興仍然能抬頭看到你!」「如果你連頭都不能轉,你會怎樣?」「我仍會為聽到你的聲音而感恩!」「如果最後你連耳朵也聽不到,你會怎樣?」「我會因你來探我而高興!」她樂天惜恩的態度實在教牧靈工作者汗顏。
感恩不單使我們真實擁有生命,也是對生命的施予者說:「多謝!」對愛我們的人說:「我相信你愛我!」天主對我們白白施恩,最好的回應是知恩惜恩。當納亞曼發現自己被治癒後,他大聲宣告說:「現在我確實知道:全世界只在以色列有天主。」同樣,在那個回來跪在腳前的撒瑪黎雅人身上,耶穌看到一個真實的生命,一個珍惜自己為天主所愛的生命,一個光榮天主的生命。
教友群體中,很多人都會這樣鼓勵病患者:「只要有信德,天主定會醫好你!」反過來,當病情久醫無效,病患者便會懷疑是否因為自己信德薄弱。這種普遍想法,可能是出於耶穌的一番話:「如果你們有信德像芥子那樣大,即使你們給這棵桑樹說:你連根拔出,移植到海中去!它也會服從你們的。」言下之意,信德的大小與天主的行動有密切的關係。信德愈大,天主愈按我們的意願行動;信德愈小,天主愈無動於衷。這種想法剛好相反了耶穌的原意。如果信德的大小能左右天主的行動,信德便是對天主的發號施令,要求天主按我們的意願而成就。
為澄清這一點,耶穌以僕人與主人的關係作說明。作僕人的,那一個耕田或放羊,從田地裡回來,主人會對他說:「你快過來吃飯吧!」而不給他說:「預備我吃飯,束上腰伺候我,等我吃喝完畢,以後你纔吃喝?」又或者那一個僕人做了吩咐的事,主人會向他道謝?或許今天的主人很多都有人情味,對僕人不會如此苛刻。不過,耶穌強調的重點是主人與僕人的不對等關係。無論僕人做甚麼,對主人是無任何約束力的。縱使僕人努力工作,主人也無義務去讚許或?賞他。這不是主人無良或苛刻的問題,而是在工作關係上,只有主人吩咐僕人,從沒有僕人吩咐主人。
我們跟天主的關係,就好像僕人與主人的關係一樣。只有我們接受天主的吩咐,而沒有我們去吩咐天主,天主的行動從來不受制於人。天主醫治人,只因為祂是天主。天主愛人,只因為祂愛我們。如果天主在人的生命中不斷施恩,將人不敢祈求或不堪當領受的也賜給人,一切都不是因為人的信德,唯有是出於天主愛的本性和白白的分施。
同樣,很多僕人誤以為只要忠信和勤奮,主人的嘉獎是理所當然的,耶穌卻對他們說:「你們也是這樣,既做完吩咐你們的一切,仍然要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做了我們應做的事。」在救恩一事上,無論希望藉著善行去確保自己的得救,抑或因過往的罪行而憂心自己失去救恩,都是錯誤的看法,人的善行基本上不能左右天主的施恩。天主藉著耶穌的苦難、死亡和復活所施予的恩寵,完全是一份無償的餽贈,甚至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祂已白白賜給我們。
因此,信德不是去駕馭天主,期望天主就像馬戲班的動物明星一樣,按我們的指揮完成一個又一個難度極高的動作。信德也不是精采的表現,為叫人或天主看得目瞪口呆。真正的信德就是以平常心,在每天的勤勞和責任中,接受天主的同行、支持和挑戰。
主,「請增加我們的信德罷!」就是祈求天主加深我們對祂的拯救的體會。祂以聖召召叫了我們,並不是按我們的行為,而是按照祂的決意和恩寵;這恩寵是萬世以前,在基督耶穌內賜予我們的。祂毀滅了死亡,藉著福音彰顯了不朽的生命。我們得蒙召叫,並不是因為我們有甚麼可以自誇,而是因為祂先愛了我們。祂對人類的忠信如此堅定不移,縱使小如芥子,已能轉化宇宙大地。主,求?再次喚醒我們,燃起我們對?的信德!
比喻中的富翁,「身處紫紅袍及細麻衣,天天奢華地宴樂。」相反,拉匝祿卻是一個乞丐,「滿身瘡痍,躺臥在他的大門前,指望藉著富家人桌上掉下的碎屑充饑,但只有狗來舐他的瘡痍。」兩人死後,天使把拉匝祿送到亞巴郎的懷抱享福,而富翁則被送到陰間受苦。兩人中間隔著一道巨大的深淵,致使人即使願意,也不能從一邊到另一邊去。
究竟富翁與拉匝祿之間的深淵是如何構成的呢?財富的懸殊看來不是理由,因為只要是透過自身的努力,合法得來的財富,本身並不是罪惡。真正的原因是富翁只顧吃喝玩樂,完全忽視他人需要的生活態度。這種只追求自我滿足,不理他人死活的自私心態,慢慢將富翁與拉匝祿的距離拉遠,最後成為一道無法跨越的深淵。
當富翁要求亞巴郎打發拉匝祿到他的家裡,警告他的兄弟,免得他們也來到陰間受苦時,亞巴郎說:「他們自有梅瑟和先知,聽從他們好了。」原來在亞毛斯先知時代,以色列人己有沉迷奢華享樂,不思國是的先例。「他們躺在象牙?上,橫臥在軟榻上,吃著羊群中的羔羊和牛欄中的牛犢,伴著琴聲吟詠,自比達味」,縱使先知大聲疾呼,痛斥其非,他們仍是充耳不聞。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只著眼於財富享樂,他又怎會在意窮人的辛酸?拉匝祿每天都躺在他的門前,富翁和他的兄弟都沒發現他的存在。再打發拉匝祿到他兄弟的家裡,相信也只會徒然。如果留心的話,門外已有數之不盡的拉匝祿,也有此起彼落的窮人呼聲。
不要以為耶穌的比喻是針對富翁,其實,富翁的命運也隨時會發生在我們身上。阻隔富翁與拉匝祿的深淵,雖然與財富有關,但真正的原因是因歛聚財富而引致對他人的疏忽與漠視。生活中除了財富的歛聚外,學問的無止境追求,個人抱負的堅持,社會地位的執著,有時也會使我們不自覺間變得自我中心,為達成自己的目標,不惜漠視他人的需要,犧牲他人的權益。
昔日相隔富翁和拉匝祿的只是一道窗戶,一條很細小的空隙,原意是分辨出兩者在財富上的差距。不過,一不小心,這道窗戶變成了一道使人互不往來,無法溝通的深淵。今天社會中亦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窗戶,把不同階層、類別和社團的人仕分隔。有些是實在的,例如分隔巴肋斯坦和以色列的圍牆,禁閉式難民營的鐵網……。更多是無形的,例如專業人士的協會、大型屋苑的會所、尊貴會員的專利等等。稍有不慎,這些窗戶便變成一道鏡,使我們只看到自己,再看不見他人。
富翁與拉匝祿的比喻,並沒有抹煞不同社會階層間的差異,它的目的是提醒我們小心將人與人之間的窗戶變成深淵。窗戶一方面讓我們找到身份認同,另一方面也讓我們推窗外望,走出自我的世界,去關懷及服務社會人。因此拉匝祿並不是生命中與我們毫不相干的過客,他躺在我們門外,是邀請我們從自我沉迷中得到釋放。
在弟茂德前書裡,保祿一方面指出蒙召成為基督徒固然是一份恩寵,一個與別不同的身份。不過,基督徒不應只醉心於自身的得救,「但要追求正義、虔敬、信德、愛德、堅忍和良善,要努力打這場有關信仰的好仗。」這場信仰的好仗,就是慷慨大方,努力縮窄人與人之間的空隙。他吩咐弟茂德:「至於今世的富人,你要勸告他們,不要心高氣傲,也不要寄望於無常的財富,惟寄望於那將萬物豐富地供給我們享用的天主。又要勸他們行善,在善工上致富,甘心施捨,樂意通財,為自己積蓄良好的根基,以備將來能享受真正的生命。」
「請小心列車與月台間的空隙!」希望保祿這番話也像列車的廣播一樣,經常提醒我們與拉匝祿的距離。
今日的福音是由一個比喻和幾個教訓連在一起,表面上都是講錢財,其實各有各的訊息,最多以「明智」兩字把它們連起來。
上一回「慈悲的父親比喻」中,幼子不能善用財富,把父親的財物花掉;今日的比喻卻指出運用財物應有的態度。比喻往往用「不義的管家」為標題。所謂「不義」,大概指改寫欠單前的不當行為,而非指改寫欠單這個行為本身。他可能浪費主人的錢財,可能不善管理或中飽私囊;總之,他的「不義」行為給主人發現了,要和他算賬。管家沒有為自己辯護,可見不義的行為是肯定的。他當機立斷,以明智的方法解決危機。
當時債戶的欠單,通常是欠款加管家的佣金,或是欠款加主人的利息。如果是前者,管家改寫只是免除債戶給自己的佣金,就是用自己的錢財為自己鋪後路,難怪主人稱讚他辦事精明,有點像戰國時馮諼客孟嘗的故事,馮諼把孟嘗君債戶的欠單燒掉,使孟嘗君落難時得到債戶收留。不過馮諼用主人的錢為主人鋪路,管家則以自己的錢為自己將來打算。
假如債戶的欠單是欠款加利息的話,改寫欠單就是減去主人的利息。此舉十分精明,有連消帶打的作用。舊約法律要求以色列人不准收窮人利息,雖然債戶不一定是窮人,但為避免法律追究,於是欠款會連本帶利,一併寫在欠單上。管家改寫是把利息減掉,一方面暗示主人也有不義,不要向他追究;另一方面也為自己未來鋪路。主人讚他明智,因為他合法地為自己找後路。
比喻教訓人,無論在何等危急的情況中,都要明智地處理事情。人在危急時往往方寸大亂,做出不明智的傻事,例如自殺、傷人、搶劫、借高利貸去搏殺等,不但無補於事,反使情況更壞。耶穌要求身為光明之子的基督徒,要學習管家的明智,精明地應付危機,而非學習他先前的不義行為。
接著的幾個教訓,似乎與比喻無直接關係,但我們不應以批判的態度去觀看及反駁,例如:(一)在小事上忠信,在大事上不一定忠信,這是俗語所謂「大雞唔食細米」而已;(二)小事上不義,只是不拘小節而已,在大是大非前,人是可能站穩立場的,據說有一位中國殉道者是有抽鴉片習慣的,但在放棄信仰與否時卻立場堅定;(三)對別人的財物不忠信,正因為這是別人的;倘若屬於自己的便一定小心處理了,今天用公款大吃大喝就是這種心態的表現;(四)事奉兩個主人沒有甚麼大不了,今天做兩份工的人多得很,他們同樣對兩個僱主忠心。
耶穌的教訓並無考慮例外的問題,祂大致上要人清楚生活的目標,在天主與財富間作一基本抉擇,不能左右逢源。當時有奴隸制度,奴隸的確不可能事奉兩個主人。基本抉擇的確有決定性的作用,長期在小事上不忠,會影響人的最終選擇。第一篇讀經中的商人用假秤騙人或欺負窮人,好像是小事,但持續性的欺騙,使人變成貪婪,以財富豐富自己作為生活的目標。所謂「小事」,立刻變得不小,只是冰山的一角,下面隱藏了極大的不義。耶穌要求我們決定最基本的生活方向,所有生活上的小事都受此基本終向所引導;這些小事,正顯示出人的基本選擇是甚麼。這大概是耶穌所說:「在小事上忠信的,在大事上也會忠信;在小事上不義的,在大事上也會不義」的含意。
錢財是今日生活不能缺少的東西,但也困擾著不少基督徒。我們須求天主賜予明智的恩寵,懂得選擇天主作主人,作自己生命的終向;更以此管家的明智,處理錢財的危機及信仰的危機。教會傳統把「明智」列為四樞德之首,雖然揉合了希臘人的智慧,但也同時來自聖言的啟示。
透過這個比喻,耶穌也向我們招手,不論我們是明顯地離開了天主的幼子,抑或是表面服從,其實是名存實亡的長子,祂都呼喚我們歸來。真正的喜樂並不在虛幻的花花世界裡,亦不在充滿妒忌、計較物質者的心中,而在天父的柔情裡。懂得慈悲憐憫的人,才真正了解來自天主的喜樂。
每天的祈禱其實就是一個讓自己保持警醒和抽離的習慣。很多人因找不到時間和合適的地點而放棄祈禱。其實這只會令自己的信仰生活陷入惡性循環。愈不意識自己所愛的是自我塑造的天主,我們愈無力去愛;愈不意識自己所投身的原來是個人的抱負,我們愈徒勞無功。祈禱就是再次回歸到生命的泉源,讓自己的生活方向得到調整,服務的動機得到淨化。
如果天國是不一樣的筵席,正因為無論人在天主面前如何不濟,如何不堪當,他都不會被拒於門外。雖然罪惡將人束縛得有如視而不見的盲者;有心無力的殘障者;步履維艱的跛子;或一無所有的窮人,今天的福音要提醒我們,只要人承認自己的不足,在天國裡,就是這些貧窮的、瘸腿的、殘廢的和瞎眼的人。「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耶穌邀請我們放下過大或過少的自我形象,在天國中發現不一樣的我。
讓我們祈求耶穌派遣祂的聖神,把我們心中的愛火燃燒起來,幫助我們能夠分辨清楚,做個好判斷,願意承擔作為基督徒要付出的代價。家庭分裂,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基督徒能夠用愛心、用祈禱來解決,相信只有愛才可化解分裂,帶來和平。讓我們記得耶穌今天所講的話:「我來是要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
放開手上可見的財富,相信天主不可見的保障,的確是一個冒險的行為。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是否經常因工作而輕易疏懶祈禱生活?以金錢或禮物代替倍伴父母子女的時間?以財富或資產來衡量幸福和快樂?又或者是否形形役役,為生活的保障而焦慮?我們是否明白或已忘記今天的福音?此刻,我們只要相信耶穌這句話:「今夜就要索回你的靈魂」,便會發現沒有比這更大的財富。
今天,教會仍保留聖屋的傳統。究竟聖屋是希望耶穌的臨在使我們的新居錦上添花,抑或願意接受耶穌為家庭生活帶來的不便和調整?
或許我們現在明白,當法利塞人追問耶穌誰是近人時,耶穌為甚麼沒有直接的答覆。愈要介定誰是自己的近人,愈發現沒有一個是近人,近如自己的同事、親友,甚至家人,我們都可以心安理得地不顧而去。耶穌最後給他說:「你去,也照樣做罷。」唯有以憐憫的態度待人,縱使在矛盾中,在不值得信任的人身上,自會發現誰是自己的近人。
讓我們緊記今日福音的訊息:基督徒的身份包括被派遣傳福音的使命,傳福音時必須與別人合作,彼此先活出愛與和平,然後才將愛與和平帶給別人。傳福音者「是」甚麼,影響著他們「說」甚麼及「做」甚麼。傳福音者最大的喜樂,就是耶穌保證他們的名字已經寫在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