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y and Reflection 2021 11-12 2022 1-3

31/03/22

點亮的燈

洗者若翰為真理作的證就是天主的見證,因為他說的一切都是來自天主。耶穌對猶太人提及若翰的見證,其實並非因為祂需要別人為祂作證;耶穌就是天主,不需要人的見證。可是即使祂行了很多聖蹟,很多人還是不相信祂,反而更相信若翰或其他人的話。猶太人就曾派人到若翰那裏去查問。所以耶穌提及這事,為叫他們得救。然而,猶太人真的相信洗者若翰的話嗎?正如耶穌形容,若翰好比是一盞點著而發亮的燈,他們只一時高興享受他的光明。他們很快便離開了若翰,所以沒有被他領到耶穌那裡。耶穌形容若翰為一盞被點著而發亮的燈,因光芒並非出自他自己,而是來自聖神的恩寵,為叫人獲得救恩。

30/03/22

打開心耳

為什麼有些病人不願痊癒,有些罪人不願悔改呢?難道他們聽不到自己良心的呼喚嗎?耶穌說過,連死者也要聽到天主子的聲音。所以,他們一定能聽到良心的呼聲,只是不留意去聽,或者心耳被其他聲音充塞,或者沒有勇氣改過。所以我們要強化聽覺:與人交談或者祈禱時,減少嘮叨,專心聆聽。我們的耳朵需要清理:不聽無禮或媚俗之言、不聽誹謗是非。我們要有行善和克己的勇氣,樂於幫助別人,甘於謙卑服務。這樣便能分享耶穌的生命。

29/03/22

救贖的恩典

今日福音中的那位瘸腿的人患病已經三十八年,試想像在那麼長的時間活在病患中,內心那份與天主的關係會是怎樣呢?

福音中那位瘸腿的人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雖然他已經患病三十八年,但他仍然堅持在羊門那裏,等候好心人抱他到池邊,令他可以在水動的時候下水,得到病的治癒,可惜等了三十八年也從來沒有人幫助他達成這個願望。當耶穌問他願不願意痊癒的時候,那人的答案叫人驚訝,我們聽不到咒罵,聽不到怨恨,聽不到埋怨天主的說話,也沒有把憤怒遷移去其他人,只是嘆息自己的不幸和希望這位陌生人可以幫助他。

不過想像我們身患惡疾的時候,總會四方八面尋找良醫,甚至會尋找第二或第三個意見,希望可以病情早日痊癒,在過程中最磨爛心靈的是肉身的痛苦,這些痛苦往往令人軟弱,忘記了尋找生命之源。我們要了解到這個泉源並不是羊門水池的水,而是由天主而來的重生的力量。那瘸腿的人所得到的,不只是病的治癒,而是可以被救贖的恩典。固然耶穌基督從來沒有把病患與罪過連在一起,但若人因為肉身的軟弱,使心靈離開天主,埋怨天主,怨恨別人,那麼這就是罪過,而罪惡的枷鎖比患病更易引致我們失去這個永遠的生命,這應該就是耶穌指更不幸的事了。

為此,我們應祈求上主,在生活在痛苦之中的時候,幫助我們認識到基督也是通過他的苦難帶來救贖的,願我們將人類苦難的意義提升到天主的救贖工程的愛之內,好能在我們每人的病痛中獲得恩典,有份於主耶穌基督的救世工程,並且在獲得治癒之後,懂得回頭感謝,最終能夠面對面見到耶穌基督。

28/03/22

願意信賴

天主的救恩最先是給以色列子民,可惜他們不相信,一如耶穌本鄉的人看不起祂。反而,一個未入教的王臣卻因聽過耶穌的事而願意信賴和倚靠祂。

這情況也會發生在一些絕望中的病友身上,當他們感到自身的有限,願意走向無限的天主,生命就產生了奇蹟,藉著領洗與基督一起出死入生,得到一個新生命,心靈得享平安去面對一切。

26/03/22

毋需宣揚

耶穌這比喻不是叫我們假意謙卑,然後等別人來抬舉自己。他要我們真正的貶抑自下,好像他自己一樣,就必被天主所高舉。
德蘭修女就是一個好例子。她從沒有為自己做的事而大事宣揚,為得別人讚賞,反而是以最謙卑的態度,默默為最無助的一群服務。她無需宣傳,卻已受全世界所表揚,得到各國首腦的尊敬。而最重要的,是她得到在天上的賞報。

25/03/22

完全臣服

瑪利亞童貞女產子,這件不可思議的事,不能以科學去解釋,但是要好大的信德才能相信。雖然是天使分別告知瑪利亞和若瑟天主的旨意,也要有他們的無比的信德及服從,才可成事。我們有他們的信德和服從性嗎?

天主知道人類的軟弱,還好給予瑪利亞有依撒伯爾老年產子的事實,來支持她的信德。我們呢?天父給了我們最好的偉大工程──就是這童貞女產天主子的事實啊!我們也沒有理由不相信這事實和天主的大能。

至於瑪利亞和若瑟的服從性,我們有嗎?瑪利亞說:「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罷!」瑪利亞是這樣的謙虛,我相信要有謙虛的心,和完全的臣服,才可服從;你的想法是否與我一樣呢?

24/03/22

接受或拒絕

耶穌基督來為人驅魔,把受害人從邪魔的手出解放出來,本來是一樁美事。為甚麼竟然會有人毀謗他:「他是仗賴魔王貝耳則步驅魔」,甚至想否定耶穌基督的使命而挑戰他,要求一個自天而來的徵兆呢?這都是不服氣,不認輸的表現。

這種態度固然是缺乏謙遜的表現,但都是根源於人的本性。當初天主創造人的時候,作出一個很大的冒險,就是給予人類自由意志。天主是自由的,按祂的肖像所創造的人,怎能沒有自由呢?人於是可以自由地行事,從中肯定自己的存在,肯定自己作為「天主肖像」的價值。但自由是很容易被濫用的,一旦濫用了,便遠離了天主,結果就是罪惡,就是死亡。面對耶穌基督成功地驅魔,本來可以是驚訝讚嘆的,卻換來毀謗和挑戰。換了是現代人,更加會懷疑整件驅魔事件的真實性,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天主和魔鬼根本不存在。在他們的公式裡,沒有天主和魔鬼的變數!這又是另一種自由的濫用,缺乏謙遜的表現。他們好像忘記了以今天的科學水平,仍然未能排除天主與魔鬼的存在。「如果我是仗賴天主的手指驅魔,那麼,天主的國已來到你們中間了。」耶穌基督所說的「如果」,不是對天主和魔鬼的存疑,而是聽眾是否願意謙遜地接受驅魔的事實。耶穌基督尊重他們的自由,他們有自由接受或拒絕。如果他們接受,那麼,天主的國已來到了!

23/03/22

愛德方式

我們的話語中常出現對和錯,應該和不應該,罪和沒罪這些字,在這些話的背後就是:他做錯了、你很懶惰、他別有用心等等,這些都是判斷人、要求他人的話;我們成了法官,在實行法律,在懲罰人。耶穌邀請我們選愛德方式待人,不然我們會受許多苦,且是在懲罰自己。在非暴力溝通的技巧裡,用無判斷的觀察。藉著愛心和忍耐,注意到有哪些需要而沒有被滿足。然後,用話語來表達你渴望對方做的事情。當我們渴望一個非暴力的溝通方式,這就是仁慈和愛德的開端。

22/03/22

練習寬恕

我們和伯多祿也遇到相同的問題,要如何面對得罪我們的人呢?耶穌了解我們的心不會倏忽改變,而是需要慢慢的訓練︰從詛咒得罪你的人,練習一百次不詛咒他後,再練習一百次學習看他的優點。

慢慢的,天主就會使我們的心變得潔淨。為什麼耶穌需要我們不斷練習?因為除了學習依靠主耶穌外,也會藉由問題而自我認識,而變得更謙虛。讓我們因為寬恕而把傷害變成恩寵的種子、憐憫的機會。我們越分享,主的憐憫也更是滿滿地充滿著我們。

21/03/22

開放的心

當耶穌和會堂裏的民衆說:「沒有一個先知在本鄉受悅納的」,會堂的民衆就憤怒起來,把祂趕出城外並要把祂推下山。為什麽他們對耶穌的評論有如此大的反應,要生這麽大的氣呢?莫非耶穌的話一針見血,明確的説中他們對祂的看法?他們從小看著耶穌長大,不能接受耶穌竟然批評自己人。換作是我們:面對別人的糾正或聽到別人給自己哪裏可以進步的回饋時,我們會有怎樣的反應呢?尤其是當給回饋的人是我們最親的家人、朋友,我們是否會像會堂的民衆一樣生氣,然後封閉自己,不願意聆聽,甚至以暴力的行為回應他人?其實,如果我們無法接受別人的回饋,這可能反映出我們沒有自信,我們可能認為被別人評論或糾正就代表「我是錯的」、「我不夠好」。要知道,當我們把焦點放在「對或錯」、「好或不好」時,我們容易忽略了重點。其實,當他人看到我們仍然有進步的空間而指正我們時,這也是一份愛。耶穌用漆冬匝爾法特的寡婦以及敘利亞的納阿曼的故事,來告訴納匝肋人他們不需要重複歷史中的現象,拒絕來自本鄉的先知。相反的,他們可以像匝爾法特的寡婦以及敘利亞的納阿曼一樣,對天主更開放,更深的認識天主、和祂建立關係,讓天主在他們生命中工作,因而獲得天主的恩寵。今天耶穌邀請我們學會在別人的評論後面聽出祂的愛及引導,你聽到了嗎?

19/03/22

管理的智慧

今日的人碰到若瑟同樣的狀況,他會做什麼呢?把所有的當做一場夢而已嗎? 天主真的讓若瑟很為難;從人的角度來看,若是要接受瑪利亞, 就先要相信妻子對他的忠貞,要付出勞力把孩子養大。 若瑟如果不接受瑪利亞,卻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和原則,就是做「義人」。 做第一個選擇,就是按照情況而定自己的行為,做第二選擇則是以原則為優先。 若瑟選擇做「義人」的原則,而不允許當時混亂的狀況改變起初的生活的抉擇。 無論事情有多壞,他還是要選擇「義人」的做法。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若瑟為「義人」不代表他不關心他人。 相反的,他關心的是︰不要傷害瑪利亞。若瑟的「義」是「仁義」,孟子說︰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若瑟先前的打算,就是「暗暗地休退瑪利亞」,已經是非常仁慈了, 但天主一旦啟示給他另外一條更高尚,更有仁義的路,若瑟也願意走。 這條路就是娶瑪利亞,也給小耶穌一個家庭,各得其宜。 聖若瑟真是「忠心又精明的管家」。 很多時候,現代人缺少管理的智慧,常讓情況、情緒、焦慮駕馭我們, 而逼迫人在這樣的當下做決定。顯然,這是不理想的。 不要看情況才做決定,而先要在天主面前給自己一些基本的做人原則, 也求天主賜予足夠的智慧把它們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同時建立自己的「心」,也鋪自己的「路」,種下種子。

18/03/22

石頭或基石

匠人棄而不用的石頭,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這句話本來的意思,是耶穌說給猶太人聽,因他們的不信,救恩就給了外邦人。葡萄園不結葡萄果子,園主唯有把葡萄園租給願結果子的。本來看來沒有用處的石頭,如今變成有用的。

在今天教會,我們好像都得到了救恩,因為我們都認識了耶穌基督,而且都願意相信祂,跟隨祂。但是,這救恩不是白白便可以得來的,我們仍有結果子的使命。耶穌基督要我們結的果子,就是實行祂的愛,讓耶穌基督的愛能夠結出果實,便是讓更多人能感受到耶穌基督的愛。我們做到了嗎?我們仍然是無用的石頭,還是屋角的基石呢?

17/03/22

活出聖言

耶穌給了我們一個最好的禮物:天主聖言。當富家人在世享受榮華富貴時,並未施予拉匝祿應有的幫助;當自己在陰間受苦時,卻見拉匝祿安息於亞巴郎的懷中,最後才想起了自己的近人,不願他們將來如同他一樣在此受苦,便希望亞巴郎派遣拉匝祿,去顯示神蹟使他們悔改。然而,亞巴郎卻說他們只要真心聽從梅瑟及先知的話-天主聖言-便能得救。這也就是說,信從聖言就是使人悔改的根本。聖言就是主耶穌自身,祂一生的舉動和言行,就是天人之間的溝通。讓我們珍惜,並信從聖言,將聖言生活出來,也讓聖言成為生命的依靠和救贖。

16/03/22

自私軟弱

「你們能飲我將要飲的爵嗎?」我也會問自己能否飲耶穌基督的那爵嗎?有一次在街上,遠處看到及聽見有人在嘔吐,立刻行第二個方向,免得被傳染。過後才想到那人是否需要幫忙。真是慚愧我那麼自私,我的憐憫之心去了那裏?好想做一個真正基督徒跟隨耶穌,同飲祂的爵。但人性軟弱,到真正危難關頭,我是否真的可以勇敢面對?願主寬恕我的軟弱,恩賜我力量和勇氣去為他見證,做一個真正基督徒。

15/3/22

無需宣傳

耶穌這比喻不是叫我們假意謙卑,然後等別人來抬舉自己。他要我們真正的貶抑自下,好像他自己一樣,就必被天主所高舉。
德蘭修女就是一個好例子。她從沒有為自己做的事而大事宣揚,為得別人讚賞,反而是以最謙卑的態度,默默為最無助的一群服務。她無需宣傳,卻已受全世界所表揚,得到各國首腦的尊敬。而最重要的,是她得到在天上的賞報。

14/03/22

以行動回應

基督徒生活要肖似耶穌,談何容易呢?耶穌三退魔誘,我們卻連守齋也感到困難,縱然有心,卻無力。今天,耶穌邀請我們要慈悲,像天父那樣慈悲,意思是指當別人需要我們時,我們付出時間陪伴孤獨的人;付出金錢幫助三餐不繼的人;給予耐性等待老人和小孩,如果我們留意身邊有需要的人,動以慈悲的心,並以行動回應,這樣,天主也會同樣地聆聽我們,給予我們所需要的一切。

12/3/22

傳播‘愛’

今天的福音緊接昨天的脈絡,而耶穌的要求更進一步,要我們不但不報復,還要真心愛那迫害我們的人,為他們祈禱。身為基督徒,或許我們會覺得自己沒有甚麼仇人,所以這段聖經與我無關。但在今天的政治環境和氣氛,往往將一些社會情況轉化成對人的仇恨心。

我們當中無論是好人壞人,善人惡人,不都是同樣在享受天主白白賞賜的大自然資源嗎?‘愛’或‘恨’的訊息,都是經由人去傳播。如果我們是追隨基督的人,就當成為傳播‘愛’的訊息的媒介。我們不能只愛與自己意見一致的人,也要愛相反我們意見的人。因為我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我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

11/3/22

怨氣與獻禮

讓我們默想這段話:你們若在祭壇前, 要獻你們的禮物時, 在那裏想起你們的弟兄有什麼怨你的事,就把你們的禮物留在那裏,留在祭壇前,怨氣去與你的弟兄和好,然後再來獻你的禮物。

在祭壇前獻禮物,不就是我們參與主日感恩祭的意思嗎? 感恩祭除了司鐸代表耶穌基督奉獻自己的寶血之外,我們也透過參與彌撒,奉獻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似乎很難做到,要將所有怨氣都解決了才走入聖堂。但如果耶穌基督都這樣說了,如果我們不與弟兄和好,天主不喜歡收我們的禮物,我們是不是真的要想一想,就算我不能夠走去同弟兄和好,也至少在心裏寬恕了這位弟兄呢? 我們知道,我們都有人性的軟弱,一步就與人和好,有些困難,因為原諒人要時間,一步一步地好像沙漏般。話雖如此,我們都應該緊記,及明白耶穌基督的教訓目的,而且努力實行,因為天主欣賞誠實的人。

10/3/22

常常祈禱

有時當我們求,並不會立即得到;天主可能會延遲他的恩賜,讓我們等待,一方面能鍛煉我們的堅忍,也能透過等待,令所獲得的更覺甘甜,以免我們認為得到一切是理所當然。可是當我們只是為生活的需要而向祂祈求時,得到應允的可能只是部份的要求,因醫生比病人更清楚病人實際的需要,所以天主基於祂的慈愛,不一定給予我們所求的,而是給那些我們該學習喜歡的,也為令我們學會期盼更偉大的事物。因此,我們該常常祈禱,不只為眼前所需,也是為更親近祂、更明白祂想我們知道的事。

9/3/22

約納的徵兆

「約納的徵兆」到底是什麼呢?若閱讀過聖經舊約的約納傳,就會知道天主召喚約納去給尼尼微人講悔改的福音。他們一聽到約納的話,從國王到貧民級都全心信仰天主。對路加福音而言,「約納的徵兆」很可能指的是約納的宣講。雖然他只不過是天主的使者而已,但尼尼微人卻全心相信,而沒有讓民族之間的偏見影響到他們的選擇。如今,站在群眾面前說話的不是凡人,而是天主的智慧-天主之子;祂對人們說話,但以色列的宗教領袖們還是木石心腸,連祂所行的奇蹟都是無法說服他們。人的心一有偏見就很難把對方當成是人看待,我們都知道主耶穌的最後下場。今天,主邀請我們在面對「約納的徵兆」時,在面對天主的聖言時,要放下偏見,只專心聆聽,只渴望學習。此外,在他人身上也有「約納的徵兆」,也就是說天主在他人身上也對我說話。那我們要如何去聆聽呢?先入為主的偏見,影響了我們大半的認知與決定,例如,看到穿西裝的就覺得對方專業,看到家人就覺得沒有新鮮感、無聊等等。讓我們注意的是「約納的徵兆」,即天主在這人身上要教導我,而除非我排除內心的偏見,我永遠也聽不到主的聲音。讓我們成為像尼尼微人一樣,一聽到約納的話,就誠心地轉向天主。

8/3/22

別嘮叨

有一篇有趣的報導,研究「嘮叨」這件事。他們發現,如果你對人嘮叨不休,不說還好,一開始嘮叨,別人其實反而不會去做你想要他們做的事。「你沒有關門」是一項合理的指責,而「你從來都不關門」就是一種嘮叨。更糟糕的情況是嚴厲譴責別人天生的性格,例如「你從來都不會替別人著想」。是否有對天主嘮叨呢?有說過這樣的話-「我祈禱了那麼久,但你從來沒有回應過我」、「你從來都沒有關心過我」等等?一個嘮叨的人就是只注意到天主沒有或還沒有做的事情,只注意到祈禱沒有應驗,根本都沒有感恩或讚美的心,也沒有意識到天主其實已經給他分享許多的恩典;這樣的人怎麼祈禱呢?耶穌對我們說︰「你們祈禱時,不要嘮嘮叨叨因為你們的父,在你們求祂以前,已知道你們需要什麼。」別嘮叨天主,因為祂不是你的孩子,而是你在天的父親和母親;祂的名是聖的,祂是天國的主宰,在上天和下地,只有祂的旨意是值得人人奉命遵行的。這也就是天主經(1)-(3)的部份。此外,因為祂是我們在天之父,我們更應該仰賴祂、信靠祂,無論在物質的需要也好(4),或在精神上的需要也好(5)-(7),祂都會眷顧。很少父母會想傷害自己的孩子;他們會盡力為孩子著想。有缺點的父母既然有那麼大的愛心和付出,何況是既全能又全善的天父。祂不更會照顧我們嗎?

7/3/22

進入永生

今日的讀經要仔細閱讀及付諸實行啊!因為主耶穌給我揭開了;人進入永生或陷落永罸的奧秘。這也正是拯救世界的良方!
試想想,要是人人都對身邊最弱小的弟兄姊妹施以仁愛;餓的給他/她吃喝、無處容身的收留他、赤身露體給他穿、坐監的得到探望….. 會是一個多美好的世界!要是國家之間都是這樣,對弱小貧窮國家只有關顧扶助,沒有剝削侵略……人類再沒有戰爭,再沒有流血,這就是天國人間了!
這是主耶穌的重要訓言,看看,祂用了〝我實在告訴你們〞,這語氣是嚴肅和鄭重的,表示內容對我們至關重要;因為事關『永生』和『永死』、和世界的得救。
再細想”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 的”就是對我做的” 的意思,主耶穌竟化身為最小的兄弟/姊妹,等待我們的援手。我們若聽從主耶穌這教導,便是在效法基督、肖似基督……因為主耶穌基督從天降下,悲天憫人,愛人至極,捨身十架,拯救眾生,不靠空言,卻以實際行動彰顯天國的福音。我們委身成為祂的信徒的,該如何回應……?

5/3/22

愛罪人

耶穌召叫了一個公認的罪人成為入室弟子,法利塞人就簡接地向祂提問。他們究竟是怕耶穌引狼入室,還是懷疑祂同流合污、誤入歧途呢?耶穌馬上給他們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正面答案:「我來拯救罪人」。耶穌本著救苦救難、消災解困、憐憫罪人的心降生世上,好能深入虎穴馴服兇悍。教會延續耶穌的使命,除了「選擇與窮人為伍」,從事扶弱濟貧,教化培育、倡導公義,還有最大的使命就是接納罪人,推動和平,以愛化礙。皈依後的瑪竇就是最好的「愛心再造人」。

4/3/22

分擔痛苦

雖然我們學習耶穌的訓誨,但耶穌和我們的關係不僅是師徒;雖然我們經常把「主啊!主啊!」掛在咀邊,但耶穌和我們的關係也不僅是主僕。今天的福音告訴我們,耶穌和我們的關係是新郎和伴郎,而且祂把我們當作最好的朋友,和祂在一起是多麼快樂,多麼幸福。可是,耶穌為了我們、祂最珍惜的朋友,祂甘願被擄去,代罪受難。我們因此感到難過,我們應齋戒。

我們應受的痛苦,耶穌替我們受了,如今也讓我們分擔少許我們應受的苦吧!

3/3/22

棄絕自己

誰願意跟隨耶穌,應該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他,誰若為了耶穌而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在這段經文中,這些話的對象並非是受派遣去傳福音者,而是耶穌門徒的團體。對瑪竇而言,他們代表著日後的教會團體,每一個基督徒都應在十字架的道路上跟隨耶穌。經文更進一步的詮釋,「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的 意義就是「棄絕自己」!門徒們為了完全地跟隨耶穌,應該完全地捨棄自己。 「棄絕自己」的意義當然包含放棄世上的財富、名聲或權力,但真正的關鍵在於放棄「自我」!唯有如此,才能如同被釘的耶穌一樣,完全地被天主接受, 這也就是因耶穌的緣故失去性命,並在天主內獲得性命。生命的經驗告訴人們, 在死亡時,任何人都必須留下自己所擁有的產業,孤獨地到天主面前,人真正該重視的是如何在天主前交賬,領取永恒的賞報。

2/3/22

洗心革面

四旬期開始了,這是洗心革面,從新皈依天主的好時機。過去我們可有放縱自我,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傷害呢?現在,立志改過,踏上回歸父家之旅的時候又到了。只有這樣,復活節才會過得有意義。

耶穌教導我們洗心革面的秘訣,就是施捨、祈禱和齋戒。「施捨」是向有需要的人慷慨協助,向天主打開自己的心;「祈禱」是邀請天主進入我們的鐵石心腸,把它軟化;「齋戒」調整我們的身心,輕身上路。讓我們一同起程,回到天父的懷抱。

1/3/22

世俗枷鎖

在這篇福音中提到的一切: 房屋、兄弟、姊妹、母親、父親、兒女、田地等,可以用一個較高層次去理解。那些為了天國而捨棄現世事物的人,當他們還在世上時已能得到天國的喜樂,雖然他們同時要面對迫害。

很多人可能立志要渡聖善的生活,但之後往往未能維持起初那份熱忱,因此耶穌在最後補充一句:「但有許多在先的,要成為在後的;在後的,要成為在先的。」

要避免落得這種下場,我們必須提醒自己生命是一場戰役。在戰爭時,敵人在捕獲了你之後,會馬上解除你的武裝,使你無法運用你的意志。當我們犯罪時,同樣的情形就會發生: 雖然我們仍然有選擇的自由,但意志會被削弱。每犯罪多一次,我們就再一次受世俗束縛,令我們失去掌管生命的能力。我們要不斷和罪惡作戰,免陷入罪惡的枷鎖。

28/02/22

承受永生

「駱駝穿過針孔」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有錢人進入天國更加困難。一眼看今日的社會,就會看出人人是多麼被金錢引誘,且會引來不擇手段的方法去奪取它。在這時候,信仰耶穌就變成了縛手縛腳。進入天國真是困難,要做真實的基督更不容易;要面對社會的不良價值觀,天天為信仰奮鬥。在福音中,主耶穌便指出了唯一的出路,就是「為人這是不可能的,但為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只有維持一個正常的信仰生活-常祈禱、與信仰團體相聚、領受聖事等,人才能靠著天主的力量而走出自己的路來。耶穌也告訴門徒們,我們將會有「審判」的能力,即能在這價值觀混淆的社會中,分辨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該捨棄,什麼是寶貝。不但如此,慷慨的主耶穌看到我們如此地真心誠意,更會給予「百倍的賞報,並承受永生」。因此,在這世界領先的必會落後,那些似毫落後的則會在天主眼前領先。

26/02/22

返樸歸真

小孩子的特質是沒有機心、單純、坦誠、無憂無慮、不斷探索新的事物、完全接受父母的照顧和保護,也是父母的開心果。但當我們漸漸長大,這些特質好像失去了,有時可能感受不到生命的喜樂,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是生活的挫折感還是無法滿足的慾望?

耶穌喚醒我們要回復那赤子之心,返樸歸真。我們可有接納自己如同小孩子一樣,也容許自己真情流露嗎? 或像緊握著父母的手不放而全心的依賴天主?

25/02/22

幸福的基石

天主從創造時,造了一男一女,舊約時期的以色列人郤只當妻子是男人的財物,休棄妻子是很平常的事,耶穌提醒他們,天主所結合的,人不可拆散,梅瑟准許以色列人休妻,是為了他們的心硬,但起初並不是這樣。耶穌反對人休妻,凡娶被休的就是犯奸淫。今天,我們這一代的婚姻,容易發生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很多人忘記了天主,忘記了耶穌,忘記了天主創造之初是一男一女不可拆散。求天主祝福我們這一代人,讓我們都銘記天主創造的原意,使婚姻成為幸福家庭的基石。

24/02/22

承擔後果

耶穌用嚴厲的比喻來說明靈魂掉進地獄的可怕,警惕我們不要犯罪。天主給了我們自由,是善是惡,我們都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

生命影響生命,你願意為人們帶來什麼的影響?如果可以,當然希望能夠以善勝惡,結出美好的果實,為人帶來益處,就是一個簡單的笑容,一句問候,也能溫暖人心,傳達著愛的訊息。

主,祢是美善的根源,求祢幫助我們好好地活出每一天。

23/2/22

嫉妒與排斥

福音在昨天講述門徒無力驅魔,今天便提到門徒禁止別人以耶穌的名驅魔。這個人靠著上主的恩寵,也許可以給更多人帶來自由與新生活,但門徒們卻出於自私,對此毫不在乎,或者是看到別人或其他團體比自己的成功,便心生嫉妒,出口批評,甚至惡意攻擊。這樣豈不是忘記了傳福音為最終目的嗎?基督徒的使命是讓人經驗上主的救恩,不應有排斥的態度,卻要接納別人,並祈求上主助佑每個團體能活潑地為耶穌作證,使更多的人認識福音。

22/2/22

宣傳福音

耶穌很重視門徒對祂身份的認知,因為這關乎祂即將在門徒身上建立祂的教會的偉大事業:藉著給予教會去「束縛」及「釋放」的能力去完成天主對人類的拯救工程。今天是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宗徒的節日,雖則他們的被歸化過程不同,但他們對主耶穌基督的忠誠,及對師傅的臨別要求:「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都是不怕難辛,盡心盡力甚或捨棄生命地去完成,最終使教會茁壯成長。而教會是由信徒所組成的。請讓我們牢牢記着聖保祿宗徒對我們- 作為為主的追隨者- 在福傳事業上的提點:「效法我如同我效法基督一樣」。

21/2/22

信德薄弱

今日的福音是馬爾谷筆下尤富戲劇色彩的醫治奇蹟記述之一。在耶穌與不幸附魔的兒童的父親的對話中,我們甚至看到馬爾谷在描繪一個如果不是因這位父親,就是因當時的情況而腦怒的耶穌。孩子的父親求問耶穌時說:「你若能做甚麼」;當耶穌重覆他說的:「你若能」,並續說:「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的時候,耶穌似在指責這位父親信德薄弱。但這位父親全不介意,反而由衷地說出了聖經的一句快慰人心,為很多人都合用的懇禱:「我信!請你補助我的無信吧!」當然耶穌補助了他。這禱文我們全都可以模仿。這是當人體會到需要幫助而發出的懇求,而這人同時間亦已體會到受自天主的既有恩寵。
  很多人會說自己信德薄弱,似乎在「解釋」為甚麼少祈禱或不夠熱心;更甚至似乎在埋怨天主賜的不夠。這與孩子父親的:「我信!請你補助我的無信!」是很不同的。

19/2/22

跨越有限

耶穌在山上顯聖容的目的為何?是因為門徒未能接受耶穌將會受苦死亡,而第三天復活的預言?人實在很難想像到耶穌復活後的光榮景象。耶穌就讓門徒親眼去看見祂是如何能超越時空,超越生命的界限。

我們對未知的事物,經常都是抱著疑惑和信心不足,但為人不可能的事,為天主一切是可能的。你經驗過沒有?

主,求祢增強我們的信德,使我們能跨越自己的有限,並勇於為祢作見証。

18/2/22

捨得

中文的「捨得」很能表達今日福音的精神。當我們有所「捨」時,才能有所「得」。只有捨棄自己,背著十字架,才能跟隨耶穌;只有捨棄我們現世暫短的生命,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生命。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有什麼益處呢?這句話曾經影響了很多人放棄一切去跟隨了耶穌基督,特別是著名的聖方濟各沙勿略。今日我們所紀念的聖道明也是一個捨棄自己,全心跟隨耶穌的人,他創立了「道明會」,用畢生的教誨和功德見證了「捨得」的精神。

17/2/22

天主的事

伯多祿在不久之前才藉著天父的啟示,認出耶穌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他怎麼一下子便跌倒?這是因為他透過啟示認清了耶穌天主子的身份,而耶穌十字架和復活的奧秘尚未啟示給他。耶穌要教導門徒祂必要經歷十字架的苦難,因而諫責伯多祿。

要顯出祂受難是為了救贖人類,而只有撒殫不願意基督受難使人類得救,因此耶穌稱伯多祿為「撒殫」,伯多祿所想的就是撒殫所想的。伯多祿不願意耶穌受苦,因而成了祂的敵人。「撒殫」的意思就是敵人。

耶穌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這話是對伯多祿說,而不是對魔鬼說的。祂的意思是:「跟隨我,別拒絕天主計劃中我自願的犧牲。」因此,祂再補充說:「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16/2/22

看見

今日福音提及「看見」,那位瞎子懷着信心去請耶穌醫治他,使他能看見一切,看見了主。反省今日我們的生活,我們看見了甚麼? 名譽? 地位? 金錢? 權力?以上這些都蒙蔽了我們的眼睛,使我們看不見主,只看到自己的慾望。當我們被物質蒙蔽時,請大家靜下來,沉澱一下,然後祈禱問問自己,我又在福音當中看見什麼? 我的內心又看見什麼?天主把我帶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我們是否都應該幫助其他人去「看見」天主呢?

15/2/22

先入為主

在耶穌以五個餅給五千人及七個餅餵養四千人之後,門徒們忘記準備旅途中的食糧好像成為理所當然的。但現在他們卻又因忘記攜帶糧食而焦慮。耶穌提醒他們要小心提防法利塞人和黑落德的酵母,門徒們依然不懂,繼續議論他們沒有餅了。對猶太人來說酵母是惡的象徵,一小塊即會使整個麵團發酵,發酵和腐敗聯結著。耶穌提醒門徒要避免法利塞人和黑落德的態度,因為他們只尋求滿足自己的私慾或計劃而超過尋求天主的旨意。當門徒們繼續擔憂他們沒有餅的時候,耶穌提醒他們,祂曾經在奇蹟中餵飽了多少人,然後譴責他們缺乏對天主的信賴。

我們每一個人對於當前的困難或需要都容易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想解決問題而忘記事件中更真實的意義是甚麼?即天主臨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祂會協助並給予我們所需要的一切。正如在天主經中,我們所祈求的:求你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而不讓掛慮或害怕從天主會供應所需的信賴中轉移,因為圓滿的愛把恐懼驅逐於外。

14/2/22

求奇蹟

經文顯出法利塞人的素質:好辯論,無信心,求奇蹟。他們嚴守法律規條,不能接受耶穌的自由態度和對弱者、外族及罪人的寬容。本來是法利塞人的保祿,成為基督徒後也不理解大部分的猶太人拒絕耶穌的原因。直到今天, 仍有很多人不相信耶穌就是天主。如此,更顯示了信德是一個奧秘,也是一份恩寵。為那些未接受耶穌的朋友甚至親人,我相信天主對他們每一個都有特別的計劃和時間;既然信德不是來自辯論和奇蹟,我願意繼續用生活向他們見證信仰。

12/2/22

拿出來分享

今天的福音故事我們都很熟悉:耶穌在荒野裡,面對約四千位飢餓的人,卻成功的用七個餅和一些小魚,餵飽了他們。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耶穌行的奇蹟,卻忘了耶穌從這件事願意教導門徒的道理。試想,當耶穌向門徒表達自己想為四千人提供晚餐時,門徒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不可思議,「在這荒野裏,人從那裏能得餅,使這些人吃飽呢?」他們雖然也不情願眾人在回家的路上因飢餓而暈倒,可是按照他們的力量,是無法提供每人的需要的。但是,從福音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門徒的不足對耶穌來說並不是一個問題。祂不但不嫌棄他們有的少,還鼓勵他們把自己僅有的一切拿出來,讓祂祝福及分配給大夥兒。同樣的,耶穌讓我們看到別人的需要時,我們也不必因為擔心或嫌棄自己有的很少,而不願意拿出來分享。相反的,我們應該提醒自己我們所有的一切都來自天主,並謙虛、大方的把自己擁有的交回給祂,讓祂分開並祝福。相信這樣我們也會像福音中一樣看到奇蹟。福音中原本只有七個餅, 最後卻剩下「七籃」。這表明了天主那慷慨大方的風格,以及祂的無限圓滿。天主願意給我們的禮物、驚喜不會像世間的財富、物質一樣有限,用過就沒了。相反的,我們越是願意相信祂、配合祂的引導、將自己的一切交給祂,祂越是會慷慨賞報我們的,讓我們在生活中看到奇蹟。

11/2/22

解決方式

本來一個又聾又啞的人,怎會被治癒呢?人的理解以為只有耶穌對他覆手,才能醫治他;誰知耶穌「把手指放進他的耳朵裡,並用唾沬,抹他的舌頭」,如果你是這位聾啞人士,你會讓耶穌繼續嗎?還是嫌他很骯髒,拿消毒紙巾洗耳,用水嗽口呢?人不一定想驕傲,但往往期望天主以自己的方式回應自己和解決問題,偏偏祂是個令人驚訝的天主,可能要我們經驗一些沒有用的事情,最後解決問題。

10/2/22

痛悔和謙卑

耶穌稱外邦人為小狗,並說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是指耶穌的救恩是天主早應許給亞巴郎的後裔,即猶太人;所以先給外邦人,是不對的。耶穌對婦人這樣說,其實並非真的拒絕她,而是藉她堅定的信德,鼓勵其他人在祈禱時也要懷有堅定、不容易氣餒的精神。

婦人接受小狗的稱呼,還表示她願留在桌子底下,為吃到孩子們掉下的碎屑;這顯出她對主的信賴,亦因她充滿智慧的回答,耶穌應允了她所祈求的,即魔鬼從她女兒身上出去了。

我們這些罪人,其實也如耶穌口中的小狗,不值得領受天主的麵餅,或參與祂頒下的聖事;可是如果我們能懷著痛悔和謙卑的心,來到主前懇求祂的憐憫,仁慈的天主必定會醫好我們的靈魂,幫助我們脫離邪惡的生活,如祂也為婦人的女兒驅走魔鬼一樣。

9/2/22

宗教生活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認為豬是不潔的;天主教徒也有星期五不吃肉的慣例;也有其他宗教反對殺生而規定不吃肉和魚。每個宗教都有禁食或守齋傳統,為的是提升宗教生活。而耶穌看來不在乎這些,只在乎人的內心。這不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是一種「革命」。很多人不能接受耶穌的話語,因為聽從宗教的規定更加容易。我們應該以福音訊息作為一切規定的根基,更何況只有耶穌的話能改變我們內心。為提升信仰和心靈,你願意跟隨規誡,或是聽從耶穌呢?

8/2/22

愛和公義

今天福音所記述的,是一些抱殘守缺的經師和法利塞人,又一次以梅瑟法律所引伸的規條,來挑戰耶穌門徒的行徑,以不潔的手拿取食物。其實,這些規條只是他們以「人律」的方式,藉詞規限人們的生活模式,以絕對的權威,壓制人的自由,當中卻忽視了「愛」和「公義」的精神,使人漸漸成為法律的奴隸。

我們不妨細想,在處事待人的過程,有時都會因為我們常抱着既有的觀念、價值和態度,很容易地對別人諸多批判和指責,令對方感到難受,而失去生命的自由。

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造了我們,就是要人生存得有意義,要人更豐富地活出自己的生命,且能愈顯主榮。

仁慈的天父,求祢除去我們固執的思想,並幫助我們能勇於開放自己,懂得接納他人與自己不同的看法。

7/2/22

耶穌的醫治

現代醫療和科技越來越先進,許多種病症都能被醫治,我們為此感恩。然而現代醫療不能治好所有的病人,面對某些疾病仍束手無策,這更顯出耶穌的醫治能力非常特別。祂治癒的疾病各種各樣:發燒、痲瘋、失明、枯手,以及其他很多別人不能醫治的病症,而且祂的醫治能力彰顯了天主的慈愛和憐憫。

我們也有各種各樣難以治癒的病症,需要耶穌的醫治。我們不妨也到祂跟前去,滿懷信心地祈求祂,祂一定能治癒我們。

5/2/22

分享這份憐憫

福音中,耶穌看到一大夥群衆,便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爲祂看到他們的需要與迷惘。爲了他們,耶穌放棄原來的計劃,開始教訓他們許多事。在這裏,我們看到耶穌自身的疲憊以及種種不方便無法限制耶穌的憐憫。耶穌也邀請我們向祂學習,做一個憐憫他人的人。這並不容易,特別是當別人的需要會干涉到我們的舒適、計劃。然而,如果我們有親身體驗過耶穌的憐憫,我們便會漸漸培養出一顆真正憐憫的心。在祈禱中,讓我們默觀耶穌凝視群衆的眼神,祂其實也在用同樣的目光看著我們。我們也像那些沒有牧人的羊一樣,面對生活、未來、各種人際關係而感到迷茫和不安。耶穌今天要向我們伸出援手,要開口教訓我們,引導我們並餵養我們。我們有像衆人一樣積極尋求耶穌,渴望聽到祂的聖言嗎?耶穌已經派遣了很多門徒用聖言、用愛的繩索、用熱情的服務接待了我們。我們是否接受到祂的憐憫,並願意聆聽、消化並活出祂的聖言及教訓?但不只是接受憐憫,耶穌也邀請我們分享這份憐憫,也就是祂在福音中所感謝、祝福、擘開並分享給別人的五餅二魚。也許我們與耶穌間的經驗看似不大,但耶穌可以用它來滋養很多人。讓我們像福音中的門徒一樣,領受耶穌的憐憫後,成為耶穌的手脚,從耶穌手中接過餅和魚,然後走出去分享給群衆,把耶穌的憐憫傳遍天下。

4/2/22

荒唐的請求

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黑落德不拒絕這樣荒唐的請求?他固然可以將王國的一半送給別人,但是卻不可以將人的生命隨意送給別人!然而,這就是古往今來很多領導的想法,人命賤如畜牲,而且任憑他們處置。我們看新聞和電視劇時,也會感慨人命已失去其價值:國家與國家開戰、先進國家殘民自肥且製造經濟危機、社會鼓吹仇恨多於團結友愛、人人為求己益不惜殺害別人。盼望我們的時代也有「若翰」,敢於向這社會和領導宣講:不可輕視百姓的生命!

2/2/22

安慰的保證

世界現今紛亂不堪,各處各地都充滿著每人按自己認為合理的權益來發聲和行動,務求對方一定要接納自己的要求,並以此作為判斷的標準。黒與白、錯與對的界線已變得模糊不清,真理以乎已被埋藏在這無日無之的紛爭之下。我們都像西黙盎般期待著主耶穌的安慰!西黙盎給我們作了很好的見證:原來只有正義虔誠,對主抱有絕對的希望,才是我們將來可獲得安慰的保證,沒有任何人和制度可帶來這真實的保證!

1/2/22

行動促成心願

那個患血漏病已經十二年的婦女的信德真大,正如她說的:「只要我一摸耶穌的衣服,我就會好。」事情果然如她心想的實現了。幾時人心中擁有強烈的渴望,它可以化成推動力,不計千辛萬苦,誓要達到目標,最終有志者、事竟成。心中的熱願能化成「動力、毅力、勇力、努力」,藉行動促成心願。所以耶穌欣賞血漏婦女的驚人信德,她的勇氣和毅力使她排除萬難,戰勝內心的猶豫,激活十二年來屢敗屢試的治病心願。就讓我們也將心中成聖的熱願發顯無遺吧!

31/01/22

關心的是什麼

在今日的福音中,出現了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那就是城裏和鄉間的人們一看到耶穌所做的奇蹟,便「請求耶穌離開他們」。 耶穌治好了那住在墳墓裏、連腳鐐和鎖鏈都捆縛不了的附邪魔之人,不是一件好事嗎? 人們不該高興邪魔離開那人,離開他們的周圍嗎? 為何他們寧願與邪魔共存,也不希望耶穌留在他們當中呢? 城裏和鄉間的人們到底關心的是什麼呢?很可能答案是自己的利益。 為了讓附魔的人健康起來,他們卻要承受經濟上的損失。 若耶穌繼續留下來,很可也會影響他們所習慣的生活方式,造成更多的不便。 因此,「請求耶穌離開他們的境界」。 很明顯的,城裏和鄉間的人都不把那附魔的人當成是自己人,所以冷漠地對待他的痛苦。 這一群漠不關心他人死活的人,一直不停地重複地出現我們當中。 今日的我們屬於這一群嗎?為了讓自己或家人過的舒服、平安的生活,是否壓迫了他人生存的權力呢? 就看看自己吃飯、穿著、花費、用電量的習慣就好了。 最近英國的一個研究報告指出有一半的食物最終歸宿於垃圾桶。 你我也成為了製造社會不公平的現象嗎? 但願今日的福音能教導我們關心那住在偏遠的弟兄姊妹,而當耶穌一來到我們生活中,指引正路時候,但願我們不會像福音中的群眾一樣,求祂離開。

29/01/22

愛的國度

耶穌派遣門徒兩個兩個出去,是要他們先學習如何做和平的使者,而後才傳播和平的福音。學習放下心中的獨斷,謙虛地聆聽他的夥伴,彼此溝通,創出一條新路─不是我的路,也不是他的路,而是我們的路。所以,今天無論我們是做教會的工作,或在上班,我們都要學習好好地與他人合作,來建設天主愛的國度;這就是天主教的現代精神。讓我們多注意工作中的團體幅度,雖然做事可能會比較慢,但路上的協調和最後的團結,卻能反映出「天主的愛使我們合而為一」。

28/01/22

常存的果實

無論大人和小孩,總是愛聽故事,且容易被故事的內容和主角所吸引。耶穌也不例外,喜歡用活生生的例子,給跟隨祂的信眾說比喻。這應驗了先知所說的話:『我要開口說比喻,要說出由創世以來的隱密的事。』

今天,耶穌用撒種來比喻天國,正好告訴我們,天主的救恩是為每個人,祂會用不同的方式,去觸動人的內心,使人在生活裏經驗祂的臨在,與祂相遇。還記得,每次慕道班開始之初,慕道者的心都是一塊給天主撒種的好地,只要他們時刻打開心扉,讓天主的話進入,就能先發苗,後吐穗,最後結成美好的果實。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天國的園丁,悉心栽種,結出常存的果實。

27/01/22

公平正義

這段經文提到天主的公平正義,使人想到現在我們的生活窘迫,社會被殘酷的資本主義和資本家所統治;國際公司利潤大,百姓的工資少;現在美國很多人沒有工作或房子,而某些公司比美國政府更富裕;貧富懸殊越來越大,人類社會急速發展,但基本的狀況從沒改善。公平在哪裡?我們可以這樣抱怨,也可以對天主懷著信心和希望,盡自己微薄的力量實踐公平正義,關懷弱小。因為我們都是一盞燈,要在重視物質的無情世界裡,照出更寶貴的生命價值。

26/01/22

以愛還愛

今天,耶穌看著我們的社會,發現在當中也有痛苦流離的群眾。主耶穌因為看到社會、家庭、人們的急需,而對你我,即祂今日的基督徒說︰「莊稼固多,工人卻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衪的莊稼。」。雖然祂有能力以更強大的方法來建立祂的教會,但卻選擇祂的門徒為祂傳揚得救的喜訊,因祂要使我們做莊稼主人的工人,運用天主在每個人的身上不同的能力和生命為祂工作。此生的我們,既是莊稼也是工人;我們受聖神藉由教會的滋養恩澤,也將所接受到的一切恩典和真理福傳於這個世界及我們的近人。這之中互相流動往來的愛,就如同福音中耶穌為眾人動了慈心而做的一切,宗徒從耶穌所領受了權柄去為世人福傳一樣,無非是以愛還愛,光榮天主,「你們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今天讓我們感謝主耶穌和宗徒們一起建立的教會,也讓我們多多為每一位基督徒祈禱,讓我們可以積極地、充滿聖神地,在我們所在的地方貢獻予天主的家。

25/01/22

每天的使命

今天福音記載了耶穌升天前對門徒說的最後一句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話。這句話第一部份,要我們都去傳福音,不是只在自己的國土去傳,而是往普天下去傳。第二部份是說,人若要得救就要信而受洗,信了耶穌基督的,可以行奇蹟。

耶穌的說話看似是與門徒說,其實也是向我們說。我們也要傳福音的使命,傳福音不限於受派遣為傳教士的人,傳福音是每人每天的使命。我們若信,我們到處宣講,天主必與我們合作,賜給我們奇蹟,以助人相信我們所傳的道理。讓我們都充滿信德,去實行天主交托給我們的工作。

24/01/22

被人誤會

有時候,人沒有搞清楚狀況就下了判斷,從口中說出各種難聽的話。你是否也有這樣被對待過?其實,耶穌自己也有被人誤會,被人侮辱。在今日的福音中,人看到耶穌驅魔後,他們都驚訝不已,但有些人思想比較負面,就立刻說耶穌仗賴魔王貝耳則步驅魔。這些人根本就不認識耶穌,竟敢下這樣的評論。對我們基督徒而言,耶穌為何要驅魔呢?簡單來說,這指出耶穌的力量比魔鬼的大,若不是這樣,耶穌怎能使魔鬼屈服在祂權下呢?所以,耶穌說了壯士被打敗的比喻。對耶穌來說,魔鬼就像一位「壯士佩帶武器,看守自己的宅舍,他的財產」;魔鬼的財產是誰呢?不就是被附魔的人嗎?魔鬼守著他的身心靈,使他活在黑暗、罪惡、謊言、憤怒、不安中。但耶穌一來到,祂就像那「比他(魔鬼)強壯的來戰勝他,必會把他所依仗的一切器械都奪去,而瓜分他的贓物。」耶穌驅魔的奇蹟就是指出天主的力量比一切的黑暗勢力還要強得多。你相信嗎?雖然當今的社會和家庭仍然很不安,但基督徒的盼望就是在於耶穌。祂在人間時已給了這記號,就是祂能戰勝魔鬼、甚至不會被死亡束縛,我們若信賴這更強的一位,我們實在是有福的人,而且能在動盪不安的時代,仍然保持信心和希望。但若是有人輕視信仰,懷疑主的力量,且用一種坐以待斃的心態過生活,那猜一猜,我們是站在哪一邊—耶穌的,還是祂敵人的呢?

22/01/22

瘋了嗎

耶穌被人斥責「他瘋了」,讓我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時候會被人說瘋了?對了,就是當我們不被他人所理解的時候。高中的時候,曾經日以繼夜的摺紙鴆,我要摺最少一千隻,越多越好,為一個病人送上一串串的祝福,家人都說我瘋了,是因為他們不明白我那份堅持和信念。耶穌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有需要的人,任何人來尋找祂,祂都願意醫治,換來被斥責瘋了。每當我們想破口而出說人家瘋了之時,停一停,嘗試去了解對方。最重要的是,問問自己,我們是否又很了解耶穌為人犧牲的苦心?是衪瘋了嗎?

21/01/22

受派遣

耶穌派遣門徒們宣講福音、驅逐惡魔,也邀請我們同樣受祂派遣。基督徒如何能夠完成這項任務呢?首先要跟耶穌有深厚親密的關係,邀請祂時時臨在我們中間;第二,我們不只以唇舌,更要用生活來宣講天國,彰顯天國的價值,特別是天主的愛;最後,我們應該意識到:哪裡有戰爭、仇恨、殘酷或冷漠,哪裡就有魔鬼,而驅逐魔鬼便意味著我們要使世界和社會變得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符合耶穌的福音精神。讓我們懷著信德,在天主的助佑下完成這項任務。

20/01/22

痛苦的主

馬爾谷福音一開始就提到「天主子耶穌基督的福音」,如果你把這福音從頭讀到尾,便會發現其中除了魔鬼以外,在耶穌活著時無人知道祂是「天主子」。第一次聽到人稱呼耶穌是「天主子」,是那個看著耶穌在十字架上斷氣的百夫長。馬爾谷好像要告訴我們,人不是在成功中得知耶穌是天主子,而是在痛苦中才能領悟得到。

馬爾谷描述的耶穌是痛苦的主,祂不會時時替我們解除痛苦,卻永遠與我們一起經驗痛苦,同時帶給我們復活的希望。

19/01/22

勇氣和堅定

耶穌擲地有聲的一句說話:「安息日許行善呢,或作惡呢?許救命呢,或害命呢?」反省今日的生活,當我們的心沒有真正理解法律的意義,會變得無知地以法律條文規範了自己,以致自己缺乏自由地去愛的能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昨日福音提到安息日的主就是耶穌自己,安息日去治病就代表著為兄弟中最小的一個而做,也就是為耶穌而做。耶穌亦親自示範給我們,衪的勇氣和堅定,衪無懼怕其他人的不滿,都堅持在眾人面前治病。我們又能否如耶穌一樣,不介意別人的眼光,勇於站出來伸張正義?

18/01/22

安息日的主

耶穌的門徒在走過麥田時因為餓了,便掐了麥穗吃。他們這樣做是出於實際需要。法利塞人指責門徒不守安息日的規條。但耶穌向他們提出達味在古時也吃了只許司祭吃的供餅的事跡。

人的健康和生命比起守安息日的律法更為重要。因此,如果人有事必需在安息日那天做,他沒有犯罪。那時在安息日是可以行割損禮的,因為割損為那時的人是必要的。而瑪加伯書也記載了猶太人在安息日遭希臘人攻擊後,必須在那天還擊。因此,耶穌的門徒因飢餓而在安息日進食是沒有違反法律的,正如一個病人因病而沒守齋沒有犯罪一樣。

耶穌說:「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祂的意思是:「如果達味王可以吃司祭的供餅,那麼人子身為真正的君王、司祭以及安息日的主,又豈會因掐麥穗而犯錯呢?」

17/01/22

改變創新

俗語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耶穌也說「新酒不能裝入舊皮囊」。有些老教友說拉丁彌撒很神聖,而中文彌撒沒有那樣的深度;也有年輕教友抱怨教會無聊:「為什麼我們不能像基督教的兄弟姐妹那樣充滿活力地服務和祈禱呢?」

人改變自己的態度和習慣很難,教會也一樣。好的傳統,總有些部份跟不上時代需要;好的制度,若過分注重便走向極端,忽略了更重要的愛德。好在福音總是新的,有改變的力量,任憑時代變遷,福音訊息永遠為我們指出正確的方向。

15/01/22

以愛化礙

耶穌召叫了一個公認的罪人成為入室弟子,法利塞人就簡接地向祂提問。他們究竟是怕耶穌引狼入室,還是懷疑祂同流合污、誤入歧途呢?耶穌馬上給他們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正面答案:「我來拯救罪人」。耶穌本著救苦救難、消災解困、憐憫罪人的心降生世上,好能深入虎穴馴服兇悍。教會延續耶穌的使命,除了「選擇與窮人為伍」,從事扶弱濟貧,教化培育、倡導公義,還有最大的使命就是接納罪人,推動和平,以愛化礙。皈依後的瑪竇就是最好的「愛心再造人」。

14/01/22

重新站起來

經過了一段日子,耶穌再次來到葛法翁,繼續祂的宣講、治病和驅魔。但這次比之前的記述有明顯的分別。耶穌再沒有警告被祂醫治的人不要宣揚,反而以更權威的說話,當眾對求醫的癱子說:「孩子! 你的罪赦了。」因為,耶穌要表明祂天主子的身分,有赦罪的權柄。耶穌來,不單是要醫治我們肉體的疾病,更要醫治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擺脫罪惡的約束。祂要我們像這個癱子一樣,重新站起來,自由地走我們的路。

13/01/22

生命的主

在信仰生活中,有時候在憑信德祈求醫治之後,最終卻未得痊愈。這究竟是天主不願意成就? 或只是未能按所求的時間或方式成就?也許我們假設了天主就是一位凡求告就必施行醫治的主!但事實上,從聖經和生活的體驗中,我們未能證實這是必然的規律。還記得聖保祿宗徒身體上的一根刺嗎?我們相信或許他有一種疾病長久未得治愈,他也曾多次祈求天主,卻始終得不著醫治。

問題是:疾病得蒙醫治與否, 是取決於我們的意願或是天主的旨意?從耶穌山園祈禱的內容顯示出,在天父來說,一切都有可能; 但耶穌卻願意選擇按照天父所願意的。最後,耶穌吩咐癩病人甚麼也不可告訴人。癩病人雖然已經得到醫治,但耶穌不希望人對天主的認識只是為得醫治,而忘卻了耶穌基督才是生命的主。

12/01/22

需要治癒

今日福音中,有許多人從不同的地方找尋耶穌,求祂治病,而「耶穌治好了許多患各種病症的人」。福音強調的是「主動」:這些人知道自己的需要而主動找到耶穌。他們打聽、詢問、克服了許多障礙,為了讓自己與耶穌相遇。他們帶著各種身心靈的負擔和痛苦,但是耶穌一一治好他們。很多時候,我們害怕讓別人知道自己生病了—如自己的背景有醜事—所以故意躲避、不談、不管它。但是那令人心酸的痛仍然在呢!在我們當中,有誰沒有心靈疾病?誰經過人生坎坷的路之後,仍然像小孩一樣的純潔?我們都需要被耶穌治癒。對自己承認這一點就是治愈和釋放的開始,也就是自由和幸福的開始。

11/01/22

真誠的愛心

馬爾谷兩次以「有權威」來形容耶穌的教訓,並直指不像經師們一樣。為何當時的群眾會覺得連經師都不及這個寂寂無名的小子有權威?為何連邪魔聽到耶穌的教訓都害怕起來?這裏沒有描述耶穌教訓人的內容,而耶穌也不是一開始便用神蹟或驅魔來顯示祂的權威。相信耶穌的權威是來自祂真誠的教訓,是發自祂對天主完全的信服及了解,及對世人的真愛。

讓我們也反省自己在傳福音時,是像經師一樣只懂得引經據典,空談理論,還是像耶穌以真誠的愛心和行動去感化他人呢?

10/01/22

跟隨基督

耶穌召叫這幾位大宗徒的過程很簡單,也很快速。耶穌挑選門徒有祂的獨特眼光,所以祂一看見就召叫了他們,不需要猶疑或觀察一段時間。耶穌也很明白我們每一個,祂也以堅定的語氣向我們說:「來,跟隨我!」我們的回應是:「你是誰?讓我先了解多一些再說吧!」

「現在太忙了,沒時間想這些,等我退休之後吧!」

「我自己做好人好了,不需要任何宗教或儀式。」

「我現在要努力工作,賺錢養家呢!日後再算吧!」……

可是,等到我們認為有時間有需要時,我們未必有機會去尋找天主了!今天是將臨期的開始,就是提醒我們要時刻準備就緒,迎接耶穌再來。讓我們學習幾位宗徒的回應,就是立刻、捨下自己的一切,不要因為依戀世俗的事而阻礙我們跟隨基督。

8/01/22

懂得謙遜

現今社會上流傳一句說話:贏在起跑線。這個思想是,無論做甚麼事,都要成為領袖,站在眾人之前,為的是要與人不同,展現自己的成就,得到別人的欣賞。看來,這種思潮,已成為人們所追捧的。
不過,今日福音,若翰洗者在回應他的跟隨者,問及耶穌也給人施洗的事時,他卻表明自己的身分,「我不是默西亞,我只是被派遣作他前軀的。」這番話清楚地說明耶穌基督才是要來救贖人類的那一位。更指出一切都是原於天主的旨意,「人不能領受什麼,除非有天上的賞賜。」
不妨撫心自問,有時當我們完成一些服務工作時,或許心中總會有這樣的想法,希望獲得別人的讚賞,為的是要證實自己的能力和滿足感。然而,卻忘記了這一切都是來自天主白白的恩賜,這實在是需要我們時刻警剔。
若翰的行徑,正好提醒我們,要學習懂得謙遜,且要以耶穌基督為我們生活的中心,讓別人在我們身上看到基督的臨現。

7/01/22

憐憫和勇氣

耶穌憐憫我們,也照顧我們的身體。憐憫之心促使祂做了一個危險的行動:伸手撫摸傳染病者。這行動的危險不在於接觸傳染病患,而在於觸犯法律。猶太法律稱這種病人是不潔淨的,不能與他們有任何接觸,耶穌卻為了使病人「潔淨」而甘願自己變成「不潔」。祂教我們明白到人比法律更重要,同時讓我們懂得勇氣是什麼。

現代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是愛滋病,如今法律沒有禁止我們撫摸這樣的人,但問題是我們敢去接觸他們嗎?怎樣使他們感受到耶穌的照顧呢?

6/01/22

新的生活

天主通過先知給了我們很多許諾,叫我們相信上主要來拯救我們。今天耶穌也誦讀了依撒意亞先知書中的許諾,並肯定地說這許諾「今天應驗了」。

在天主內沒有過去未來,而只有今天。依撒意亞先知的許諾在你的生活中也能應驗,只要你真的相信耶穌,今天就能進入「上主所悅納的禧年」,即在耶穌內接受喜訊,獲得釋放、復明和自由,並能開始新的生活。

5/01/22

困難中的信心

在過去兩年,世界經歷一場嚴峻的疫症,蔓延全球,到今天還沒有停止結束。一位五歲的小朋友問神父:「神父,現在疫情那麼嚴重,天父是全能的,祂可以消滅病毒。但祂好像沒有做什麼幫助我們,祂去了哪裡?」神父被小孩這樣問,一時之間也不知如何回答。不過,神父想起今天的福音,便對他說:「放心!天父在看顧我們。看,有很多科學家們和醫生們在努力研究如何醫治和控制疫情,天父正在幫助他們,給他們智慧去解決這個難題。我們要為那些努力硏究的哥哥姐姐們祈禱啊!」小孩子聽了,心裏雖然不完全明白,但也認真的説:「神父,我們一起去為他們祈禱吧。」

不只是五歳小孩在問以上的問題,很多成年人也在問:「主,祢在哪?」在困難重重的日子,我們多麼渴望天主全能的聖手,可以為我們顯示祂的威能。然而,祂是默默的在扶助我們,「放心!是我,不要怕!」正是祂今天在我們仍然惶恐的心中,說了安定心神的話。

上主,我們的世界仍然在疫症蔓延的恐懼中,很多人都失去至親,失掉信心,誠惶誠恐的渡過每一天。上主,求祢幫助我們以信德和望德,面對目前的困境,安定我們害怕的情緒,並以愛德安慰在疫情中,遭遇痛苦困難中兄弟姊妹。求主垂憐我們的祈禱。

4/01/22

信靠祂

五餅二魚這神蹟,每次重讀都會有一種震撼又讚嘆的感覺:在天主面前,的確沒有不可能的事。當門徒提議打發群眾各自買自己的食物時,耶穌吩咐門徒去給他們一點東西吃。耶穌認為群眾無論是誰,祂都願意滿足他們生活上和靈性上的需要;可是門徒或許感到有點難為了,難道要花上二百塊真金白銀買很多很多的餅給他們?相信二百塊銀錢為他們來說是不少的錢了。耶穌於是向天舉目,祝福了五塊餅兩條魚,擘開餅和魚分給眾人吃,就這樣滿足了幾千人,沒有一人吃不飽,且還有十二筐剩。

這篇福音提醒了我,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有很多。耶穌揭示給我們知道,相信祂、信靠祂作為我們的主,一定能夠圓滿成功地把問題解決得妥當;而且所得的,亦一定比我們需要的還要多。在生活上碰到難題的時候,你會向天主傾訴嗎?天主一定有衪的方法,是我們意想不到的辦法,我信。

24/12/21

認識救恩

匝加利亞這段讚美天主的頌詞,可算是在眾人前為他兒子若翰的身份和救主的來臨揭開了序幕。他論及天主如何眷顧和拯救了以色列民族,也曾向他們的祖先亞巴郎許下救恩;這被期待已久的默西亞,將要在他兒子這一代人中出現,而他預言若翰「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並「走在上主前面,為祂預備道路,為使祂的百姓認識救恩,以獲得他們罪惡的寬宥」。

這「至高者」正是天主;出於祂的仁慈,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光照那坐在黑暗和死影中的人,並引我們的腳步,走向和平的道路」。我們在過去一年當中,有一直跟著祂走嗎?

在記念耶穌基督降生成人的日子,讓我們用心反省,祂的來臨對我們來說有甚麼意義和訊息?為身邊未信主的人,我們又有沒有盡基督徒的責任,讓他們明白聖誕的真正意義?

23/12/21

信賴並接受

匝加利亞因為不相信天使的說話而成了啞巴,但當他承認並按天使的話,給他的兒子起名叫若翰時,他的口和舌頭立時開了,遂開口讚美天主。

當我們不相信天主的慈悲,否定祂的臨在時,我們或許也是啞口無言,不能接受和讚美天主的仁慈,更不能向其他人宣講天國的福音。然而,當我們明認天主的慈愛,全心信賴並接受祂美善的安排時,一切就會變得佳美可愛。屆時我們的口和舌頭要打開,必要高聲讚頌,因為天主與我們同在!

22/12/21

感恩讚頌

瑪利亞聽到依撒伯爾的讚美和祝福後,自己也深深感受到天主在她身上行了大事,她體會到自己身分卑微,竟然被天主所揀選,奇蹟地童貞懷孕,且懷有的是天主子。當她感受到天主與她同在時,她的心神歡躍,由心底裡自然流露出讚美的禱詞。

其實,人在宇宙萬物中,本來也是很卑微的,若不是天父慈悲,派遣祂的獨生子到世界上來,且取了人的形體,為救贖人類而死在十字架上,人還只是活在罪惡和死亡的控制下呢!讓我們學習瑪利亞,認知自己的卑微和感受天主的仁慈,深刻體會天主與我們同在,由衷地向天主獻上感恩讚頌。

21/12/21

真是有福

瑪利亞真是有福!其實不只在女人中,在整個人類歷史上,她是唯一得到天主這莫大的恩賜的人!瑪利亞雖是人,但卻終身沒有犯罪,一切以天主的旨意為依歸,並以她的肉身孕育撫養了我們的救主耶穌。所以她得到了這崇高的榮耀,超越一切聖人之上。

我們雖沒有像瑪利亞一樣接受了作為主的母親這天大任務,但我們仍是有福的,能夠認識天主,接受祂,跟隨祂,就是我們的福。讓我們好好珍惜作為天主子女的福氣,效法聖母,全心信靠天主。

20/12/21

開啓救恩之門

人生的不同階段總會遇上不同的挑戰,你會以什麼的態度去面對?聖母對天使給予的報喜,心中也肯定有疑惑,她即時向天使發問,雖然所得的答覆未必可以即時完全明白,但她願按天主的旨意在她身上去成就,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旨意,或向天主講條件,那份完全的謙卑和信賴,幫助她完成了使命,成為天主救恩計劃的協同救贖者。她的行動也引證了「在天主前沒有不可能的事」。在聖經裏可以找到很多的例子。聖祖亞巴郎順從天主的話,離開自己的故鄉,成為信德之父。而梅瑟則照上主的吩咐,救了以色列子民離開了埃及。他們都是服從了天主的話,為人開啓了救恩之門。

18/12/21

天主與我們同在

在福音中,若瑟接納到天使的訊息,顯示瑪利亞的兒子是天主子。耶穌受孕及出生的經過超凡神妙,正好為衪的身份及傳教工作做了詳盡的註解。保祿也論及耶穌的人性和事工:耶穌既是天主又是人,衪的降生和在世的生活顯示衪的人性;衪藉聖神的力量復活則顯示衪的天主性。總括來說,今天的讀經都指出耶穌的身份:衪是天主臨在子民中間的標記、是真天主又是真人、是來到世上救贖我們的天主子。

這些記載以雙重的方式講解這個嬰孩在世上誕生的意義。首先,天使指示若瑟給嬰孩取名為「耶穌」,並且解釋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上主救援」,意味著這嬰孩將會是普世「萬民的拯救者」。其次,耶穌的誕生應驗了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看,一位貞女將懷孕生子,人將稱他的名字為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

這個嬰孩的別名「厄瑪奴耳」尤其重要,因為整部福音的主旨就是:天主在耶穌內無時無刻地陪伴著祂的子民,拯救、幫助、和保護他們。福音的結尾更清楚地預言耶穌將會與他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世界的終結。」

17/12/21

有限的信德

耶穌基督的族譜,和我們有甚麼關係? 一直以來,每次讀到這段福音,一大串由外文譯過來的人名,讀得人舌頭也打了結,不禁令我們想起以上的問題。其實,這段福音之所以由開始保留到現在,一定有它的存在理由。理由是甚麼? 就是說明耶穌基督真是人,而且是達味的後裔,正如依撒以亞先知書所預言的一樣。

誠如多默宗徒所說,我要親眼看見才相信。我們一般人,信德有限,始終都要有一些理智上可以成立的東西給我們接觸到,我們才可相信。天主聖言以文字留傳到今天,是我們的福氣,是我們的先祖留下來的寶貴遺産。讓我們祈求天主,透過祂的聖言,以及各聖人的德表,令更多未信主的人早日信主。

16/12/21

尋找什麼

將臨期告訴我們:主耶穌要來!因此,為迎接主的來臨,我們要準備,如何準備?福音提醒我們先要醒寤、要悔改,因主即將來臨,我們要喜樂!喜樂什麼?為何喜樂?瞎子能看、瘸子能行、死人復活,這就是主耶穌給我們的喜樂!主就是喜訊!

今天的福音讓我想起年輕時的信仰生活是何等的薄弱,很多時,在聖誕期只喜樂於外在的慶祝,交換禮物、聖誕大餐、聖誕聯歡會,甚至在參與彌撒時,只忙碌於詠唱和禮儀!但有否用心來迎接主耶穌基督的來臨!

原來我就像耶穌所說的:「…….你們出去究竟是為看什麼?」我只在外邊尋找,未有用心看! 直至有一個聖誕夜,我失聲了,不能再唱詩歌,我才醒悟!那晚開始,我才讓耶穌進入我心!

15/12/21

敞開心扉

當若翰派他的兩個門徒去問耶穌這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你就是要來的那位,或者我們還要等候另一位?」時,耶穌沒有以簡單的「是」或「否」作答,而是叫他們反省自身的經驗︰「你們去!把你們所見所聞的報告給若翰」。藉此,耶穌給他們暗示︰憑你們從我所做所教而得的經驗,你們應該可以斷定我是誰;而這個決定應該使你們負起責任去給若翰一個答覆。

「是」或「否」都不是正確的答覆,至少是不恰當的。耶穌不可能回答「否」,因為祂確實是那位要來的,祂是應許的默西亞。但如果耶穌答說「是」,就冒上了令他們留在一個政治性的默西亞、這個錯誤觀念的危險,並錯失了敞開心扉,接受祂要帶給他們的嶄新偉大啟示的機會。

14/12/21

悔改自新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卻將司祭長與民間長老比喻為說 :『主,我去;卻沒有去』的那位陽奉陰違的兒子。把稅吏和娼妓比喻成答應  : 『我不去;後來,悔悟,他又去了』的兒子。原因是,稅吏和娼妓相信了若翰的宣講;司祭長與民間長老卻沒有信。

稅吏和娼妓自知有罪,不是好人,更容易悔悟、認錯,求主寬恕。司祭長與民間長老自認奉公守法,自視很高,覺得自己甚麼都對,就很不容易承認自己的不對,更難於悔悟、認錯、或求    天主寬恕了。在信友中,不乏司祭長與民間長老型的人士,他們遵守主的誡命、熱心祈禱、為人服務,覺得自己毫無可以指責之處,常常理直氣壯,看不起那些冷淡教友和那些不求上進的人們,只覺得他們是人間渣滓、垃圾、廢物,應該從人間消失。殊不知,這些人間廢物,在    天主前,有時候,比我們還能悔改、自新。

人,真是不可以貌相。信主的人,不該是一位律法主義者或形式主義者;應該是一位謙虛自下,知道自己絕非聖賢的人;他不輕視生活低賤的可憐人,更能對    天父的旨意敏於聽從,不落人後。

13/12/21

陷阱的問題

耶穌憑神聖的權力與權柄行一切事,洗者若翰也據此為民眾施洗。司祭長與長老如因真心想領受真理而發問,那麼這本當是給他們的答案,好讓他們可以更深入地認識天主,從自己屬靈的牢獄中解脫出來。

但是向耶穌發問的經師與長老並不願意知曉真理,從他們的反應中我們就能知曉這一點。他們想要的答案不是真理,他們考量的只是耶穌的答案將會帶給他們的壞處。

這種不真誠的態度導致耶穌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以反問讓他們自尋正確答案,如果他們承認——眾所周知——洗者若翰是由天主所派遣,那麼就會得出正確的結論,耶穌的權柄也必定來自天主,祂所行的比若翰更大,若翰亦為耶穌作證,承認耶穌是主。

這些人並沒有準備好承認洗者若翰的所行及耶穌的宣講所顯示出的權柄,在這種情況下,耶穌沒有給他們答案。不真誠,甚至包含陷阱的問題,需要被糾正。從此類虛偽背景中抽提出的問題,無論怎樣作答,都存在被濫用的危險。

11/12/21

充滿荊棘的路

在今天的福音中,門徒在問耶穌為什麼厄里亞應該先來。在這之前,耶穌帶了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上山,在山上他們看到梅瑟和厄里亞,以及耶穌的聖容。梅瑟代表法律,而厄里亞代表先知。

在耶穌的時代,人們都期待默西亞來臨,而在默西亞出現以前,厄里亞要先來。耶穌沒有直接回答門徒的提問,但他確認厄里亞不單要先來,而且已經來到,那就是若翰洗者。人們沒有認出若翰洗者就是厄里亞,更認不出耶穌就是一早預許的默西亞。耶穌說若翰洗者遭到的磨難,人子也要承受。

為了給基督預備道路,若翰洗者受了很多苦,最後更被斬首。我們跟隨基督的路同樣是一條充滿荊棘的路,求聖神賜予勇氣和智慧,繼續走當走的路。

10/12/21

不信的藉口

耶穌問猶太人:「我可把這一代比作什麽呢?」因祂知道為這些人的救恩,可以做的天主已經做了,正如依撒意亞先知說:「我為我的葡萄園所能做的,還有什麼沒有做到?」

耶穌形容這情況為:「它像坐在大街上的兒童,向其他的孩子喊叫,說:我們給你們吹了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了哀歌,你們卻不捶胸。」意思是:祂和洗者若翰以不同的方式在召叫猶太人和所有人;認為守齌和刻苦生活是件好事的人,可依循洗者若翰和接納他的教導,因他會導人走向耶穌;覺得守齌和刻苦生活是件痛苦的負擔的人,可聽從並相信耶穌,學習祂以愛德自由地生活。無論哪種方式,都能使人找到走向天國的路。

因此,人的不信,是選擇也是藉口,因天主為我們的救恩能做的已經做了。

9/12/21

歸化的火焰

身為稅吏的匝凱,因為與羅馬的統治階層打交道,並曾搾取人們的金錢,所以被人公然瞧不起,但他與耶穌基督的相遇引導他踏上歸化和悔改的道路,正如他以行動證明他的轉化,例如他與窮人分享他的財富,也願意四倍賠償他欺騙過人。在耶穌和眾人眼中,匝凱是一個罪人,可是耶穌沒有因而卻步;祂的眼光超越那些罪過和缺點,看進匝凱的心靈,視他為天主的兒子。耶穌透過住進他的家,進入了他的內心,燃點起只有祂能燃起的歸化火焰。

無論我們有多渺小、犯了多少罪,天主總會看到我們。祂不但看到我們,祂還用祂那充滿愛和憐憫的眼睛看我們。既有這認知,每當我們跌倒時,該有勇氣無條件地與祂和好。諺語有云:「我們最大的榮耀不在永不跌倒,而在每次跌倒時都能站得起來。」就讓我們一起回歸是「道路、真理、生命」的主耶穌(若14:6),並緊握祂朝我們伸出來的手。

7/12/21

最頑固的那根刺

主耶穌所指的這隻迷失在羊棧外的公羊,正是自己最頑固、也是最難馴服的那個欲望,很像聖保錄宗徒稱之為使其日夜難安、求主拔除的那根刺。

因為,即使那所有欲望都在主內得到整治潔淨,可是還有一個在心裡為王的欲望不願意歸順的話,那麼這個小子也要因為不成全而喪亡了。

所以耶穌才諄諄教誨我們,當神修人發現還有一個欲望尚未止息時,那個分心走意仍是阻礙轉化結合的絆腳石,因此祂要默觀者全心全力棄絕那個欲望,那才是祂衷心所企盼的事。

6/12/21

倚靠近人

這段福音,令我反思我們與天主的關係,會不會也類似那位癱瘓症的人,倚賴其他人的幫助來恢復呢?

我們可能都曾經試過無助到一個地步,好像患了癱瘓症的人,體能上做甚麼事也不能,心靈上也不能走近耶穌,因為已經失去了信德。現在我們看到,那位癱瘓症的人,就是全憑他周圍那些憐憫他的人,設法把他抬進去,放在耶穌跟前。為了幫助他,甚至上了房頂,從瓦中間,把他連那小床繫到中間,正放在耶穌面前,過程可謂幾經艱苦。

當我們感覺癱瘓時,無助時,讓我們都倚靠我們的近人,信賴他們,能將我們送到耶穌跟前,讓祂治好我們的病。

4/12/21

以愛還愛

今天,耶穌看著我們的社會,發現在當中也有痛苦流離的群眾。主耶穌因為看到社會、家庭、人們的急需,而對你我,即祂今日的基督徒說︰「莊稼固多,工人卻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衪的莊稼。」。雖然祂有能力以更強大的方法來建立祂的教會,但卻選擇祂的門徒為祂傳揚得救的喜訊,因祂要使我們做莊稼主人的工人,運用天主在每個人的身上不同的能力和生命為祂工作。此生的我們,既是莊稼也是工人;我們受聖神藉由教會的滋養恩澤,也將所接受到的一切恩典和真理福傳於這個世界及我們的近人。這之中互相流動往來的愛,就如同福音中耶穌為眾人動了慈心而做的一切,宗徒從耶穌所領受了權柄去為世人福傳一樣,無非是以愛還愛,光榮天主,「你們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今天讓我們感謝主耶穌和宗徒們一起建立的教會,也讓我們多多為每一位基督徒祈禱,讓我們可以積極地、充滿聖神地,在我們所在的地方貢獻予天主的家。

3/12/21

在世的任務

耶穌在升天前,派遣門徒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耶穌完成了祂在世的任務,快要被接升天了,這時候,就是祂的門徒要發揮作用的時候。門徒們跟隨耶穌三年,聽過也見過祂無數的教誨,然後經歷祂的死亡和復活,原來這一切,就是要為他們作好準備,以身體力行去宣傳耶穌的褔音,讓所有人悔改。

我們領洗歸依基督,就是祂的門徒,耶穌這個派遣,也是對你和我說的。其實在每次彌撒禮成前,執事都會說:讓我們平安回去,為主作證。這也是再一次的派遣,提醒我們要身體力行,向所有人宣傳福音。

2/12/21

人生終極目標

身為教友,相信每人都希望死後能夠在天堂享永福。我們也知道往天堂的途徑就是跟著耶穌,將我們一生的終極目標放在耶穌身上。不過,現代人生活繁忙,往往每天的目標就是如何完成手上的工作,或如何做得更好而能升職加薪;或如何令子女趕快完成功課、準備好考試測驗、練習好琴棋書畫及各項運動…等等。這樣的目標日復日,年復年,竟成了我們的人生目標,就是完成這一切事務。然而,耶穌在那?在每主日那一小時的彌撒中吧!

如果我們的人生,就只是由這一切事務所組成,恐怕我們便是將房屋建在沙土上。沙土也是有作用的,只是,我們得先找到那堅固的磐石-耶穌,將我們的人生終極目標建在祂上,否則,這一生可能只是白走一趟!

1/12/21

耶穌的慈悲

天主不是法律,是愛!許多人一輩子問別人問自己這個問題:甚麼是愛?在看過千千萬萬的定義之後,最感人的是今天福音所描寫耶穌的慈悲,祂把被遺棄、受歧視、遭厭惡的病人都治好,更重要的是祂以愛恢復人的尊嚴。耶穌增餅增魚證明祂關心人們的需要,但祂不只是供應物質,也啟示了天國的圓滿;眾人的飽足就表示他們已體會到了。我們以愛來建設天國,也要雙管齊下,滿足人們對靈性和基本物質的缺乏。否則,未體會過天主美善的人們,怎會期待天國圓滿地來臨呢?

30/11/21

耶穌召叫這幾位大宗徒的過程很簡單,也很快速。耶穌挑選門徒有祂的獨特眼光,所以祂一看見就召叫了他們,不需要猶疑或觀察一段時間。耶穌也很明白我們每一個,祂也以堅定的語氣向我們說:「來,跟隨我!」我們的回應是:「你是誰?讓我先了解多一些再說吧!」

「現在太忙了,沒時間想這些,等我退休之後吧!」

「我自己做好人好了,不需要任何宗教或儀式。」

「我現在要努力工作,賺錢養家呢!日後再算吧!」……

可是,等到我們認為有時間有需要時,我們未必有機會去尋找天主了!今天是將臨期的開始,就是提醒我們要時刻準備就緒,迎接耶穌再來。讓我們學習幾位宗徒的回應,就是立刻、捨下自己的一切,不要因為依戀世俗的事而阻礙我們跟隨基督。

29/11/21

百份百的信賴

從昨天的褔音,我們看到天主對人的俯就,願意人能藉救恩進入天國。今天福音則告訴我們,百夫長對耶穌的治病權能,有著百份之一百的信賴。這屬天的權能使所有人類,縱然是非選民也可進入天國與活人的天主一起坐席,共享盛宴,但前提是要對主耶穌有信心,這樣就必照你所信的去成就。得到主耶穌治療的最好見證就是如伯多祿的外母一樣:在獲得治癒後馬上起來伺候耶穌。

我們在求得主耶穌幫助後,有否願意為祂獻出自己的時間、才華去伺候祂,去服務祂的教會?

27/11/21

醒悟

「天地要過去,但是,我的話決不會過去。」有天主這句話,真是好!面對著各種的難題、痛苦、焦慮和不安,而自己什麼也幫助不上時,這句說話真是一個希望和生命吧!人生就是要面對各種事情;喜事時要歡樂、悲傷時要希望、困難時要勇敢面對。生命是主給我們的禮物,要珍惜。有生也有死,面對死亡,是痛苦和悲傷!但也是經過死亡,才可進入永生吧!

就讓我們醒悟、謹慎、不沉醉、不過於掛慮、勇敢地面對我們的人生。

26/11/21

救恩的日子

如果生命是滿懷恐懼等待末日,那麼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其實,那在生活中實踐耶穌教導的人,決不會懼怕末日來臨,因爲他已享受著主的愛,不會恐懼。耶穌談及末日,不是要恐嚇人,卻要我們記著祂的慈愛終會得勝。既然今世充滿了危難與迫害,我們更需要一種獲救的希望來支持對永生的信仰。高樓大廈繁榮都市,各種消費享樂都會消逝,不能拯救,難怪依靠這些的人那麼害怕末日;唯有信賴耶穌的話,我們將來的末日正是救恩的日子。

25/11/21

遇見奇蹟

你有沒有經驗過奇蹟?人生裏不一定會有機會遇上奇蹟,若能遇見上主安排的奇蹟,那是一件多麼大的祝福呢。為什麼會提及奇蹟呢?今天的福音不是告訴我們:世界會遇到很多紛擾嗎?的確,每天看著新聞報道,都感覺到無奈;國家與國家的不和,人與人之間的爭鬥,最寶貴的普世價值之一的和平,似乎也被置諸不理了。有很多渴望和平的人,都希望天主會顯一個奇蹟,讓世界的秩序能夠回復。

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尤其是默想今天的福音中耶穌的說話,那裏有困難、紛爭、動盪不安的可怕情況,那裏就有救恩。在生活中人際間的磨擦、社會上的爭拗,都是救恩的時刻。你或許會問:這怎可能呢?不要忘記的是,我們所擁有的信仰,聖言的教誨,聖事的滋養,祈禱和教會團體的共融⋯⋯這一切都是聖化世界的工具。而我們每位信友, 透過忠誠的信德,堅忍的望德,和力行恆久忍耐的愛德,在這些黑暗和失落的境地中,發放希望的光明。就是耶穌邀請我們挺起胸,抬起頭來,並不是要我們出於驕傲地相信,而是作為祂的證人,祂要藉着我們光明之子的身份向世界展示天主救恩的偉大,讓我們堅持行主的道路,那為世界來說,的確帶來聖化的奇蹟。

24/11/21

需要見證人

現今的教育方式大多數都是盲目地培養大學生、碩博士生, 導致許多人除了會讀書,什麼事都不會做;不會作人、 不懂如何與人溝通,缺乏熱情和責任感。然而許多生活的重要條件, 例如︰溝通能力、有堅定的判斷能力、有寬廣視野等, 都不是用考試考出來的,而是親身體驗,實際參與才能得到。 在信仰生活也是如此,若是缺乏實際的參與,那只是紙上談兵, 沒什麼意義。耶穌不需要信仰的碩博士, 不需要人長篇大論地講祂的道理;耶穌需要的是見證人, 在我們所處的地方,為祂說話,把祂愛實踐出來。 雖然會面臨困境,但這卻是「給我們一個作見證的機會」。 為主做見證的方法許多-有時候要說話,有時要安靜, 有時要做事,有時則要放手。其實,若是你我願意靜下來聆聽, 如何為主做見證的答案就在心頭, 因為耶穌要給我們「口才和明智」,只怕我們選擇逃避。 你我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會用不同的方式活出耶穌的價值觀。 我無法代替你為主作的見證,你也無法取代我。 耶穌就是讓我們處在不同的環境中, 為使那裡的人不會缺乏愛的光照。 信仰始終不是給於個人一個避難所而已,而更是給人一個火把, 使他能積極地點燃周遭的黑暗。 讓我們祈求主賜予「鎮定和堅忍」的心, 讓我們勝過自身的害怕和自私,勇敢地把最有價值的禮物傳出去, 也在過程中增加自身的信德和自信。

23/11/21

居安思危

從宏觀來看,耶穌提到的末日戰事和天災似乎在各地天天發生,我們記著祂這番預言,便不用杞人憂天,使身心不寧,生活質素下降。然而,如果以為天主不會那麼快結束這個世界,只怕被飛來橫禍殺個措手不及,末日還未來,自己已經要向天主報到和交帳。古人有云:居安思危。除此之外,基督徒更穩固的生命保障,就是我們所盼望的主耶穌,祂與我們同在,讓我們盡管在危難中仍然安枕無憂。

22/11/21

靠近天主

耶穌在今日的福音中,欣賞的是什麼呢?寡婦的慷慨嗎?因為她把兩文錢投進去奉獻箱?因為她毫不猶豫、直率的態度?還是她不怕在有錢人面前做這麼微不足道的奉獻?很可能,這些都使耶穌心悅誠服,但更是讓耶穌注意到的是,是寡婦對信仰的具體行動。人人都到聖殿去祈禱;求天主保佑,求天主寬恕,對天主說自己很信靠祂,說祂是在萬有之上,但有幾個人是真正有用行動對主表達這信賴呢?值得注意的是,在耶穌時代的聖殿,銀庫就位於女院,就是耶路撒冷聖殿裡的其中一個院子,而女人只能進到這裡來,其他院子──以色列人院,只准以色列的男人進去,還有祭司院,只允許司祭進去。這樣看來,為了要靠近天主,雖然寡婦面臨的許多局限,但她能做的,她便做了。她不抱怨,反而全部都獻上了。也不在乎這些錢是為了供應在聖殿裡工作的肋未人和祭司們,沒有說:「反而他們每天都大吃大喝,我為什麼要給他們?」很多時候,我們把自己的付出侷限在我們認為是別人的好或壞裡,但寡婦今天教導我們,一切主都看到,而耶穌確實看見了。寡婦對天主一絲不苟的信仰,一點也不馬虎的信德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其實,這樣的人是喜樂的,是平安的;當寡婦離開聖殿時,應該是帶著極大的安慰回去,也感受到自己與天主修復好的關係,因為她活出了她的祈禱文。其實,這就是種生活的選擇,用實際的行動把天主放在萬有之上,也是唯一能在真幸福的道路上前進的方式。

18/11/21

明智的抉擇

耶路撒冷的命運,是掌握在耶路撒冷的居民手中。同理,我們的命運,是我們自己決定的!因此,我們應該聽從天主子的忠告,「認識眷顧妳的時期」。

首先,不要心盲,認清真相。是就說是,非就說非;不要心硬,謙遜地承認自己的不足。跟隨天主子,哀慟世人的,包括自己的罪過!

其次,應該學習稅吏長匝凱,謀算衡量永生的效益與放棄現世財權的代價,作出明智的抉擇。

第三,把自己的才幹,放在正確的地方,便可以履行天父的旨意,愛人如己。看到每一天和每一個與人的接觸,都是天主給我們履行仁愛,上愛天主,下愛近人的機會。這樣做,便「能獲得永生」。耶路撒冷在公元七十年被毀的命運,是一個標記,警告我們不可重蹈覆轍 。

17/11/21

不作為

最近看見有些國家選擇 抗疫的方式,被稱為抗疫「不作為」,又有些經理被老闆認為管治不力,被稱政治「不作為」。十個僕人的比喻又會否 被稱為建國「不作為」? 十個僕人有十錠銀子,即每人 有一錠,代表天主給我們的恩 賜,包括才幹和機會去褔傳、 去拓建天主的國。恩賜要用, 機不可失。肯用的更有恩賜和 機會,越做越有。 耶穌的意思不是叫我們努力賺銀子經營或是以物業牟利,而是為天主的國賺取更多人類的靈魂,而 教會正是要把人的靈魂召喚,讓他們都走向天主。戰勝「不作為」不是口號,是盼望透過委身宣講 天主的國,努力建造及擴張主的國度。

16/11/21

正義之光

讀今天的福音時,我們留意到耶穌的仁慈。祂沒有犯過罪,卻跟公認的罪人為伍。公義的泉源跟貪婪——不公義的根源走在一起。祂進入稅吏的家裡,不但不被貪慾玷污,從祂身上發出的正義之光更把貪慾驅散。但有人卻因祂做的事詆毀祂:「眾人見了,都竊竊私議說:『他竟到有罪的人那裏投宿。』」

縱使耶穌因喝酒和跟稅吏交往而遭控告,祂只一心完成祂要做的事,對指責祂的人毫不理會。耶穌就像一位為了治療病人而要無可避免要接觸血液的醫生一樣。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稅吏被「醫好」了,他的生命從此改寫。匝凱站著,跟耶穌說:「主,你看,我把我財物的一半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這是一個奇蹟:他沒聽過耶穌說什麼道理,卻遵循了天主的誡命。匝凱沒有等法律去判決他,卻自己做裁判,他對自己的罪的憎惡顯示了他對天主的愛。正如太陽利用發出的光去照亮一所房子,耶穌發出的正義之光把罪惡的黑暗驅散。

15/11/21

看見天主

在今天的福音中,一個坐在路旁討飯的瞎子得知耶穌經過時,便大聲喊叫「達味之子,可憐我吧!」有人斥責他,叫他不要出聲,他反而越發喊叫。最後他得以走到耶穌跟前,耶穌應允了他。

「達味之子」這個稱號是以色列民對默西亞的稱呼。這瞎子雖然看不見,但他的心目卻比很多人都要清晰。即使其他人叫他不要出聲,他卻叫得更大聲,因為他清楚知道耶穌真的是天主派來的救世主,是真正能幫助他的那位。

當他如願走到耶穌跟前,耶穌問他說:「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我們經常祈禱,向耶穌訴說很多需要,希望祂能俯允。當耶穌這樣問,我們又會如何回答呢?那瞎子答說:「主,叫我看見。」我們的肉眼雖然看得見,但更重要的是在我們生命的各種經歷中,看得見天主想我們學習、領悟的事,以及天主要我們往哪裡去。

12/11/21

每天都是寶貴的

今天,主耶穌提醒說︰「在這一夜,兩人同在一張床上,一個要被提去,而一個要被遺棄…」。既然死亡是逃避不了,那為何不好好準備自己呢?為何要等到你的最後一秒才遺憾地離去呢?生命的重要,部分是在於準備離去的那時候。或許以下的建議可以幫助人好好準備。一、尋找生活的目標和存在的價值。若人生的目標是名利權勢,那人可能離世時會很艱難。但若你的人生目標是執行天主的旨意,那死亡只不過會讓你更接近你一生所尋求的主。二、寬恕和感謝︰若你每天都能原諒自己,且寬恕有意或無意傷害你的人;感謝自己和所有在你生命擦身而過的人,那你每天都會很安心地過日子。三、整理好你將會留下的東西,讓你的親友找到的是安慰和美好的記憶,而不是負擔和債務。這樣生活,每天都是寶貴的禮物,每晚都是謙虛地回歸。

11/11/21

天國的記號

從耶穌的話,我們知道天國不是一個具體的地方,我們無法得知確切的地方在哪裡,因為這象徵著我們和祂的關係。當我們和祂建立很親密的關係時,我們會發現天國在我們內,因為我們清楚感受到平安、喜樂、滿足…等,跟我們在世俗所得到的完全不一樣。在生活中,我是否能認出天國的記號,對事物懷抱希望?天國就是建立在信仰耶穌基督的人中間,是奉行天主的旨意。我是否隨從聖神的引導奉行天主的話?

天主,讓我們一同放下對未來的恐懼,同心祈禱,求主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而要以信德挺起身來,全力運用今天擁有的機會,為將來鋪路。

10/11/21

天主的邀請

在《肋未紀》書上,作者用了兩篇冗長的文章來闡述癩病,以說明潔與不潔之別。但其診斷學的根據是非常膚淺潦草的,絕不是醫學及科學的方法。更有甚者,是負責檢查這種病症的人,竟不是醫生,而是司祭。這證明癩病在古以民的觀念中,不是直接與醫學有關,而是與宗教禮儀發生著直接重大關係的。癩病只有天主顯聖蹟才能獲得痊癒。

在猶太團體中,人若患此病的不能再參與任何宗教禮儀,而應遠離人群,獨居於曠野中。這種與團體相隔絕,讓我們想想,那九個被耶穌治療的癩病人,沒有回來感謝耶穌,是因為他們不相信耶穌是醫治他們的人?他們認為耶穌早就應該治癒他們?我們不得而知,唯一看到的是這個撒瑪黎雅癩病人痊癒的幅度比其他人更徹底,他額外得到的是相信耶穌是救主,不僅僅是身體上復活和諧,靈性上也恢復了與天主的和諧,這是他受耶穌邀請(奇蹟受醫治),然後給予正面的回應(回來感謝),我們有留意天主的邀請嗎?我們祈禱希望耶穌拿走困難痛苦,偏偏有時我們在等待祂回應時,要在這不舒適的境遇中再待一會,我們要相信天主的愛是永不落空,這也加深我們的信德。

09/11/21

真正的聖殿

聖殿是天主守盟約的記號 – 祂會永遠忠實對待祂所揀選的人。在福音中,主耶穌很激烈地驅逐了在聖殿中擺攤的商人。雖然他們是為了聖殿的獻祭而擺攤,但耶穌卻指出了他們真正的心態,就是他們「使我父的殿宇成為商場」,只關心己利,而完全不把天父放在眼裡。很多時候,我們在教堂裡也沒有天父的位子;我們忙著為教堂募捐、教主日學、打掃等等,但心中卻離天主很遠,而自己也覺得教會只是靠人的努力所建立起來的。主耶穌提醒我們︰「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我要把它重建起來」,呼籲我們相信︰主所能做的比凡人的勞苦所能成就的還要多。而且真正的聖殿並不是建築物,而是主基督自身,而朝拜祂的人要以真理和心神朝拜祂。

08/11/21

除掉絆石

今天,主耶穌希望我們不要令別人絆倒,也不要讓自己跌倒,因為「引人跌倒的人是有禍的。」耶穌說,當我們讓弟兄姊妹們跌倒的時候,連那原本對我們好的,也會傷害我們︰磨石會把人拉進海底。在耶穌的例子中,做錯事的是別人,但耶穌要我們寬恕那位得罪我們的弟兄。寬恕不代表我們就輕易忘記,或許我們還在數算他做錯了多少次。雖然不能忘記,耶穌卻邀請我們,不要懷恨在心。若我們心中有怨恨、抱怨、憤怒,那很可能,一有機會就會絆倒那得罪過我們的弟兄,會傷害他。所以原本對我們有利的-寬恕的機會-就成為了導致我們犯罪的絆腳石。我們要學習放手,不要抓住怨恨,而要靠祈禱和聖神來除掉使自己和他人絆倒的大小石頭。

06/11/21

許諾和堅持

今天天主要提醒我們,身爲基督徒,我們不能忘記忠信的意義和重要。「忠信」就是為承諾保持堅定的態度。我們多數都有對工作、理想、關係、感情忠信的經驗。這些經驗告訴我們天主創造人類時有賜給我們「忠信」的能力。但我們經常因爲無意識、不在意或軟弱而放棄對自己、家庭、原則的許諾和堅持。回憶這些經驗,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軟弱,靠自己的毅力要忠信的活出天主在我們内心中所啓發的真理並不容易。但是如果我們輕易放棄,違背了這些真理,會導致我們內在分裂,失去平安。這是爲什麽耶穌今天說:「沒有一個家僕能事奉兩個主人的:他或是要恨這一個而愛那一個,或是要依附這一個而輕忽那一個。」天主要我們活得正直有意義,因此祂邀請我們要忠於祂放在我們心中的愛與真理。今日的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看到這種忠信的見證者。讓我們請求仁慈的耶穌教導我們如何過忠信的生活,成爲可信的人,為祂作證。 品嚐聖言 默想耶穌的憐憫。即便我們不忠信,祂也不會放棄我們。這是祂的本質。 活出聖言 耶穌已經選擇了我們,今天你在什麽事情上可以選擇愛祂、忠實於祂? 全心祈禱 主,我承認我的不忠信讓我生活散亂,讓我分心。請幫助我改過。

05/11/21

耶穌的意思

耶穌以「不忠信的管家」的比喻教導我們該如何看待天主給我們的管家職份。

首先,人必需認清自己作為管家的身份。管家的職責是按照主人的意願去看管財物。一切都是屬於主人的,因此管家無權自作主張任意妄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忘記了自己不過是一位管家;我們所得到的一切,包括生命,都是屬於天主的。我們該跟從天主旨意,好好運用各種恩賜。

在福音中,主人跟管家說:「把你管理家務的賬目交出來,因為你不能再作管家了。」耶穌提醒我們終有一天,我們要向天主交出賬目。我們生命完結時,就是管家職份完結的時候。

耶穌給了我們一些忠告。那位不義的管家為將來打算籌謀,竟然得到稱讚。耶穌的意思是人往往為世俗的事認真安排,很多人在事業上成功,但在屬靈的事上卻仍停留在小學生的層次。耶穌希望人能把同樣的心思、時間花在屬靈的事上。

耶穌最後說:「沒有一個家僕能事奉兩個主人的。你們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錢財。」金錢和世俗的事物為人的確是很大的誘惑,願我們仰賴天主的幫助,全心事奉天主。

04/11/21

迷失的羊

憐憫源自真正的正義,輕視卻出於虛假的正義。為正義的人,雖然在表面上他們不留情地責斥罪人,但他們這樣做是出於仁愛。自以為義的人卻是驕傲的,他們輕視其他人,且從不憐憫軟弱的人;他們不覺得自己是罪人,實際上卻是更壞的罪人。法利塞人就是這樣。他們因為耶穌接待罪人而譴責祂。耶穌用了一個比喻去回應他們。

擁有一百隻羊的就是耶穌自己。為了遺失的那一隻,祂甘願把九十九隻留在荒野,也要去尋找那隻迷失的羊。

耶穌告訴我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歡樂,甚於對那些無須悔改的義人;這是由於義人不覺得被罪惡的累贅壓迫著,自覺行為正直,由於他們自信沒有犯大罪,因此不會太熱衷做些什麼。相反,那些記得自己曾犯過的罪的人,心被刺痛,悲痛使他們被天主的愛燃燒著;亦因為他們認為曾離開天主,會做更多去彌補自己過去的錯失。如果罪人的悔改能令天主有這麼多歡樂,可想而知義人謙遜的哀慟能為天主帶來何等的喜樂。

03/11/21

回應聖召

做天主的門徒,真是不容易。要捨棄所有的一切,包括:所有的財富、親戚朋友、成就、名譽和地位,一一都要放下。真的要憑着祂的恩寵才能做到吧!

除了天主的恩寵外,身為基督徒,又如何面對聖召呢?我們相信培育亦是很重要。對基督的教導,我們知多少呢?我們有沒有閱讀福音的習慣?和朋友一起研讀福音?或甚至去修讀神學?很開心看見神學普及化,只要有興趣,基督徒個個都可以修讀神學,或是去聽講座。這樣我們會更瞭解天主,加上了靈修,與主相遇;更加與主親密接觸及了解祂。我相信將來,年青人會更加踴躍回應聖召,而家長們也能接受或鼓勵子女去回應聖召。

02/11/21

你信嗎

今天耶穌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你相信基督就是復活、生命嗎?隨著疫情的發展,世界各國和台灣死亡、染疫的人數大幅增加,許多人感到憂慮、茫然、害怕。在這危機存亡之際,可以看出我們信靠的是什麼──自己的財富、累積的存糧、日用品、還是復活的主基督。今天耶穌向我們保證,相信祂的人,不管是生、是死都會活著,因為祂是我們永恆的希望。正如保祿說的:「我們或生或死,都是屬於主。因為基督死而復生了,正是為作生者和死者的主」(羅十四8-9)。也就是說,無論我們在什麼狀況,都屬於復活的基督,因此我們不需要擔憂、害怕。然而,要打從心底相信這個真理需要有跳躍式的信德,因為我們無法單憑自己去相信、去擁有信德。那麼我們如何更加信賴基督呢?耶穌教我們要「活著而信從祂」,意思是活在祂內,每天與祂有心連心的祈禱,在聖言祈禱、片刻生活中默想祂的臨在。我們可以每天找些空檔靜默,懷著信德對主說:「主,我知道祢在我身旁。謝謝祢賜給我生命。」當我們習慣與主對話、相處、一同生活時,我們自然而然會更加信靠這位救主、這位朋友,更加相信祂對我們的計畫,相信祂的愛與憐憫。有這份信靠,我們會懷著與瑪爾大同樣的信心與信德:「主,我信你是默西亞,天主子,要來到世界上的那一位。

01/11/21

如何作人

今天的慶日則再三提醒我們,做事固然重要,但學會作人更重要, 因為這是我們生下來的原因。這堂課沒有文憑,要等到我們離世的那一天才畢業, 而聖十字若望說︰「在人生的垂暮時,我們將按愛德受審」。 諸聖節就是歡慶按照愛德受審而通過的人們,他們就是所謂的聖人-他們成功學會作人, 就是堅持在挑戰中,活出愛德,陶成了真實、自由的自己, 而不屈服於時代的死亡和仇恨之世俗文化。有些聖人可能做了偉大的事業, 但今天特別關注於那既平凡又成聖的人們-例如:為家庭奉獻一生的媽媽和爸爸、 選擇誠實辦事的工人、為弱勢團體服務的人們等。換言之,就是所有以愛德為標準的人們。 他們的愛德已經在人間使他們接近天主、相似天主,而在跨越死亡的門檻後, 也仍然是天主的朋友們。教宗本篤十六世說︰「當教會慶祝諸聖節, 她就是在欣賞花園中的豐富,並且眾多花草類一樣,就是欣賞聖人們的多樣性-多種文化、 社會階級等,但都是被同一聖神所引導,被屬於同一個愛…今天, 讓我們也燃起對天堂的愛慕和渴望,使這股熱誠助於我們好好地走完今世的朝聖之旅。 讓我們渴望與聖人們團聚合一,其實透過耶穌的恩寵, 我們已經是聖人團的一份子了。」 種下種子 你今天要如何作人呢?